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461章 反賊們的最好用途
楊都督的河馬……

 楊都督的河馬已經到達。

 通州,援朝軍大營。

 “李錦。”

 楊信捧著花名冊,站在一個二十出頭的男子面前說道。

 “到!”

 後者像之前他檢閱過的那些一樣,擺出昂首挺胸的架勢喊道。

 一張雖然年紀不大但也飽經滄桑的臉,在長年陽光曝曬中黑黢黢的,嘴上亂糟糟的小胡子,略微露出一點大黃牙,噴著滿口的臭氣,不過身子骨可以,也就是瘦一點,如果多吃些再勤於鍛煉,還是能稱得上一條壯漢的。而且明顯也練過武,這倒是很正常,陝北那地方多多少少都能打幾下,要不然怎麽一下子出了那麽多能打的。

 “你的胸膛可以挺得再高一些。”

 楊信滿意地說道。

 李錦趕緊繼續挺胸收腹。

 楊信的援朝軍主力開始陸續到達。

 這些人都是他在陝西的各處商號就地招募,總共招募一萬人,其中倒是足有四千強行攤派給了延安府的商號,目前陝西布政使司下屬總共八個府,剩下就是一堆衛了。至於從蘭州向西到嘉峪關這一塊,都屬於陝西行都司,情況類似於遼東,不過遼東終究還是有幾個府州,但陝西行都司全是衛所,甘肅總兵駐甘州也就是張掖,光甘州就五個衛,整個河西走廊十幾個衛。

 包括西寧衛。

 祁秉忠就是那裡的小土司。

 而大明在青藏高原的實際控制區邊界,在青海湖南邊,屬於臨洮府,距離星宿海直線五百裡,不過人口就不提也罷了,基本上就是幾個軍屯。

 陝西的人口核心區就是西安府。

 以這時候關中的農業水平,西安府仍舊能夠一直穩居賦稅第三,僅次於蘇州府和松江府,北方第一,第四是濟南府,而第五是常州府,這就是為什麽蘇松常至關重要。

 大明賦稅前五的府三個擠在那一小片地方。

 不過楊信暫時不會從西安府招太多人,饑荒蔓延到那裡終究需要些時間,而且從西安府向南移民路途更近,同樣賑濟災民也更容易,雖然黃河的確很難過三門峽,但終究還是能依賴一部分水運的。

 陝北可是純粹陸路。

 賑災難度不是一個級別。

 他的招募范圍主要就是延安,慶陽,平涼三府,另外再加上榆林衛,至於臨近的寧夏各衛就算了,南邊的臨洮等府也算了,他的目標就是先撐過第一波,也就是陝北的毀滅性旱災,然後再研究其他的,最終這些陸續到達的新兵裡面,超過三分之一是延安府的,而這裡面最讓他意外的就是李錦。

 不過還得確認一下。

 “家裡還有什麽親人嗎?”

 楊信問道。

 “回侯爺,光棍一條,父母都沒了,家裡就還有個叔叔,當驛卒。”

 李錦回答。

 這就可以了,這就可以確認了。

 “回頭到朝鮮,給你發個朝鮮娘們!”

 楊都督說道。

 他前面立刻一片歡樂的笑聲。

 “不光是他,你們人人都有份,你們都是陝西人,唐朝時候新羅婢可是最受大戶人家喜歡的,那朝鮮人就是新羅遺種,你們也跟老祖宗一樣,一人帶個新羅婢回去。”

 楊都督說道。

 不得不說楊都督說話超好聽,這些西北大漢們長途跋涉的疲憊一掃而光。

 “你們誰會騎馬?”

 他緊接著喊道。

 然後包括李錦在內不少人走出。

 這其實還沒到齊,只不過到了兩千人,其他都在路上,不過很顯然他們會騎馬的比例很高,倒是近千人會騎,不過用不了這麽多,朝鮮的山區地形不適合大隊騎兵。碧蹄館之戰,李如松四千騎兵就已經被迫分割成了一個個小戰場,要不然也不至於被倭軍困住,就是山區地形破碎,他根本無法玩真正騎兵碾壓,最後不得不變成一個個騎兵小隊與倭軍在山間廝殺。

 所以這支援朝軍還是步兵為主。

 楊信在人群中迅速走了一圈,只是從中挑出個頭不算太高的。

 這些普遍身子骨架稍大,再營養跟上一個個都是彪形大漢,這作為騎兵並不是什麽優勢,畢竟蒙古馬本身負重有限,來個一百六七十斤的,再加上盔甲武器就奔著二百了,對於這些戰馬有點殘忍,不過這兩年楊都督也得到了不少馬瓦裡馬,正在河間的馬場,但數量上遠遠不夠。

 這支援朝軍騎兵還得騎蒙古馬。

 這也沒辦法。

 楊信最終保留五百人,包括張獻忠三人。

 這就是他的第一個騎兵營了。

 這一萬援朝軍是要編四個旅的,每個旅一個騎兵營,至於騎兵營的軍官已經在旁邊等著了,這是從曹文詔那裡調來的,為首的也是一個讓楊信意外的名字。

 “孫守備,交給你了。”

 楊信對他的第一個騎兵營長說道。

 “末將尊令!”

 後者用關中話說道。

 好吧,這是孫守法,他已經在曹文詔部下三年了,而且因為軍功升到守備。

 這個人還是很能打的。

 不過現在他的鐵鞭已經越來越雞肋,畢竟都已經玩火槍了,曹文詔部騎兵目前標準戰術是密集陣型直衝目標,但不是用火槍,而是用長矛撞,撞進去之後進行肉搏,乾掉最近的敵人再拔槍射其他的。

 而且效果非常好。

 明軍精銳騎兵和建奴騎兵冷兵器格鬥並不差多少,真正怕的是後者在混戰中用精準的箭法射,比如杜松就是這樣死的,但現在直接用短槍,十米距離內這東西還是很準的,而且更容易破甲。

 孫守法立刻帶著這些實際上也算鄉黨的新兵去分馬。

 至於剩下那些就是步兵了,不過這時候莫裡斯方陣都盡人皆知了,就連常勝軍都玩這個了,楊都督親自出手自然……

 自然也還是這個。

 其他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就不要玩了。

 主要是這套戰術已經都很熟練了,有的是軍官可以用,而且步兵軍官同樣也已經在一旁等待,這些是從陸戰隊抽調,他們都在遼東面對過建奴,甚至取得過一場真正的野戰勝利,既然這樣就還是他們吧,而這支援朝軍的第一個旅長同樣也已經等待在一旁了。

 “孫遊擊,剩下這些歸你了。”

 楊信說道。

 旁邊一名將領立刻上前行禮。

 這是孫應元,原本就是京營軍官,之後加入孫元化的新軍,楊信拚湊他的陸戰隊時候,他作為新軍中的軍官加入,之後就在陸戰隊混,原本就是陸戰隊的營長。楊信的蕩寇軍雖然是他自己家丁,但組建成陸戰隊以後,那就是正牌的官軍了,他當然不能用自己的家丁當軍官,這也是對天啟起碼的尊重,所以軍官只能是新軍裡面的。

 孫應元在朝鮮作為主要軍官打敗建奴向羅州的進攻,之後就以戰功躥升到了遊擊。

 現在又被楊信調來援朝軍。

 “快,排隊去領軍服!”

 得到授權的孫應元拎著鞭子吼道。

 很顯然他說話就沒有楊都督好聽了,包括李錦在內一幫新兵亂糟糟的列隊去領他們的軍服,而且他們還有新式的盔甲,這個都是楊信的兵工廠自產,反正水力鍛錘又不是什麽高科技,一人一件胸甲,頭上扣一頂笠盔還是可以的。實際上以楊信的風格,連胸甲都不用配備,不過考慮到這東西多多少少能給士兵們一些安慰,還是給他們配上吧。

 左右也沒多少重量。

 他又不是給士兵防彈的,就是抵禦弓箭而已,一點五毫米厚的胸甲足夠。

 冬天裡面再加棉襯。

 甚至棉襯裡還可以再加兩層絲綢內襯。

 這樣就可以了,建奴的弓箭就算能射穿一點五毫米滲碳鍛鐵,也很難再射穿一層棉襯,最後還有絲綢和士兵們裡面的軍服。

 總之防禦很完善了。

 至於四肢什麽的就不用管了。

 “孫遊擊,你就是步兵第一旅的旅長,這裡的訓練就交給你了,我會每天過來的,有什麽需要的再說,別的我不管,但必須每天都要讓兄弟們吃飽,而且還要吃好,雖然酒肯定不能喝,但肉每天必須有,跟著楊某,就是要大塊吃肉,讓兄弟們餓肚子這種事情絕對不能有。”

 楊信說道。

 “末將尊令!”

 孫應元趕緊說道。

 那些士兵們更是一片歡呼。

 實際上對於他們來說,吃飽飯就已經很滿足了。

 他們多數都是陝北的,榆林的募兵都經常吃不飽飯,軍隊裡能真正衣食無憂的也就將領的家丁。

 能吃飽飯的兵就很好了。

 楊信滿意地看著他們歡呼的場面,然後騎著他的馬瓦裡馬返回京城,還沒進朝陽門就看見等他的崔應元。

 “怎麽了?”

 楊信問道。

 “侯爺,新科舉子們又伏闕了。”

 崔應元小心翼翼地說道。

 “為了史可法?”

 楊信說道。

 這個早就在他預料之中。

 這些家夥除了伏闕還能幹什麽?

 “他們上書請求陛下赦免史可法,另外還有釋放王象春,不僅僅是他們,都察院那些人同樣在乾清門上書,另外那些舉子還說,要是不赦免史可法他們就集體罷考。”

 崔應元說道。

 “罷考?”

 楊信忍不住笑了。

 “去通州,讓援朝軍騎兵營過來,在城外候命。”

 他緊接著說道。

 反賊嘛。

 就適合乾這個了。

 (今天兩章,感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