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501章 天災雙擊
德王……

 德王還能怎樣?

 滿朝文武都在這個奸臣淫威下戰戰兢兢,他一個連巡按禦史都惹不起的小藩王還能反抗是怎麽著?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索性享受吧!

 再說楊信也不是完全欺負他,至少楊都督承諾,秋收以後他家當地租收的地瓜可以全賣給楊家,不過必須曬成地瓜乾,另外他還得從楊家購買一批專門用於鍘地瓜乾的推鍘。

 搖鍘其實也能做出來。

 但成本肯定很高,而且容易壞,因為楊信無法給它提供穩定轉軸的東西,至少不能提供廉價的,軸承肯定造不出,鋼珠也很難,簡單的就是銅套,但銅可是很貴的。而且整個都是鑄鐵本身也不便宜,普通老百姓家這時候鐵製農具都未必全套,何況一個幾十斤重的鐵坨子,所以還是除了刀以外其他幾乎全是木製的推鍘最簡單易於推廣。

 至於最後的收購價……

 德王不給他送禮就已經很不懂事了,難道還想從楊都督手中撈一把?隨隨便便由著他給吧!他給多了德王還害怕呢!

 這樣就可以了。

 緊接著楊家的地瓜種就送到濟南。

 時間稍晚了些,但也不算太晚,而且部分原本要種冬小麥的農田,可以用直接從外面運來的紅薯秧,那些本來就不種冬小麥的就無所謂了,只要冬天霜凍到來前收獲就行。實際上南方條件好的,還有直接越冬的地瓜,比如在兩廣就可以在雙季稻之後,再種一季這個越冬,但北方是不可能的,也就是麥收後種一季。

 不得不說這東西真好。

 大明朝真正意義上的地瓜盛世就此拉開序幕。

 此前雖然也已經很多種的,但主要還是楊家自己的商屯,再加上之前零零星星哄著那些士紳少量種植,還有就是一些看到了這東西好處的農民自己也少量種植。但真正意義上的大面積種植,就是從德王府開始,德王手中可是至少得兩百萬畝地,雖然官方的數量上就幾千頃,但山東這幾個王府農田的畝是大畝,五百多步而不是官方的兩百四十步。

 實際上北方很多都是大畝。

 甚至還有把六七畝合為一畝的,主要是下田產量低,就那麽幾鬥產量合起來還好算帳些。

 至於種植也是楊家來人,至於天旱無所謂,這東西就算不下雨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只要挑水在插秧時候澆上點就行,這東西只要能有點水生出根,基本上就旱不死。等緩過勁來正常生長了,那就完全是不死小強,野草乾不死它也就乾不死,藤蔓就像傘一樣為它周圍減少水分蒸發。

 剩下無非產量高低了。

 解決了德王的種植,緊接著楊信又跑去威脅魯王,順便還去他好朋友那裡讓他好朋友也出一份力,話說他有什麽好事都忘不了他好朋友,不過這一次倒是沒讓他好朋友出錢救災,主要是兗州府也被蝗蟲啃光了,他好朋友今年同樣損失慘重。至於魯王當然也很給面子,這時候沒有藩王敢不給面子,上次楚王已經做出很好的表率,寧可在楊信面前陪著笑臉滿足他的無禮要求,也不能惹得楊都督生氣……

 楚藩可是死了人的。

 不但死了人,而且還把到手的媳婦送出來。

 這樣楚王都忍了啊,他都能忍住這樣的屈辱了,那魯王,德王,包括衡王這些還有什麽不能忍呢?

 後者也爽快地答應了。

 盡管衡王在青州的土地並沒有全部遭災,但他仍然很乾脆地承諾,所有被蝗蟲毀了的地全種地瓜,地瓜種就近從萊州等地運過去,他那裡條件比其他人更加便利。主要是地瓜在登萊兩州種植的很多,就是本地百姓也有很多種上一塊,畢竟山東境內他們那裡算是窮的,這樣衡王直接從這些地裡剪枝蔓回來插就行,從萊州運到他那裡,哪怕是推著小車也用不了九天。

 這就很完美了。

 朋友們還是很給楊都督面子的,楊都督一開口,大家都毫不猶豫地支持,楊都督的臉面還是很大的。

 至於他們背後畫圈圈詛咒,這個就當不存在好了。

 “這大明,多災多難啊!”

 一直賑災到了六月的楊都督,看著手中的公文感慨道。

 這是九千歲的。

 大明又一場天災降臨。

 “六月飛雪,這得多大的冤屈啊!”

 他對高弘圖說道。

 延安府在這個炎熱的盛夏,下了整整三天的大雪。

 河北旱災,遼東旱災,山東蝗災,陝北居然盛夏季節下三天大雪,這不用說什麽莊稼也凍死了,那裡主要就是谷子,這東西正在生長中期,一場大雪基本上就是死絕。大明的天災模式還沒完全開啟,就已經開始像那些災難大片一樣頻繁地用各種方式鋪墊,用各種災害通知人們,準備好迎接一場即將降臨的浩劫,準備好承受真正毀滅性的天災。

 “這還是別公開了吧?以免影響軍心。”

 高弘圖小心翼翼地說道。

 這個消息是朝廷的加急,但民間傳播過來恐怕得倆月,那時候他們就已經到達江南了,也就不用擔心軍心不穩了。

 “為什麽呢?”

 楊信說道。

 “去,把羅汝才叫來。”

 他緊接著說道。

 外面的衛兵趕緊出去傳令。

 很快羅汝才進來。

 “你識字嗎?”

 楊信說道。

 “回都督,卑職在軍官培訓班學過一些,大概能認得千把字。”

 羅汝才趕緊說道。

 “那就看看吧!”

 楊信把那份公文遞給他。

 羅汝才一看傻眼了,緊接著哀嚎一聲抱著腦袋蹲在了地上,他當然很清楚這個季節下三天大雪意味著什麽,雖然他光棍一條,但家鄉也不可能沒有親人,父母的確都沒有了,但兄弟姐妹總會有幾個,宗族近支也有的是,這對於這些人來說就等於今年所有希望全沒了。

 “你現在下去準備一下,我會寫信給夫人,你到新城去找夫人,她會安排人跟著你一起回延安,到那裡之後讓所有兄弟的家人,先從守誠錢莊預支一年的軍餉,另外陝西境內其他幾個地方的商屯,會把囤積的部分糧食送到延安,你負責給這些兄弟一家兩石,算是我送給諸位兄弟家的。”

 楊信說道。

 羅汝才趕緊跪下磕頭感謝。

 “都督,這件事……”

 他拿著公文小心翼翼地說道。

 “出去告訴他們,也告訴他們我的決定。”

 楊信揮手說道。

 今年還不算嚴重,畢竟因為那些驢駝隊不斷往返京城和延安,那裡的民間這些年都賺了些,而且地瓜也得到一定推廣,這東西在地下凍不壞,這個季節雖然下雪但基本上落地就化了,就算有積雪因為地面溫暖,也很難凍死地下已經開始生長的地瓜。他們那裡都是春薯,一年就一季,這時候早就種上了,而只要底下的不死很快就會重新長出苗,所以延安扛過今年沒什麽壓力。

 他這就是純粹的施恩而已。

 同時這場天災也足夠讓延安百姓認識到地瓜的重要了。

 “你為何如此看著我?”

 楊信對高弘圖說道。

 “下官愚昧,實在有些猜不透河間侯了,至少到目前為止,下官在河間侯身上看到的只有大公無私,愛民如子,甚至下官可以說,大明文武如河間侯者再無第二人,可是……”

 高弘圖欲言又止。

 “可是我又貪贓枉法,栽贓陷害,迫害忠良,荼毒士紳,簡直十惡不赦,此刻的你感覺我身上的一切似乎都是自相矛盾的?我既然是壞人,那就應該有個壞人的樣子呀?”

 楊信說道。

 “呃,下官從未如此想過。”

 高弘圖言不由衷地說道。

 “貪贓枉法,我的確很能撈錢的,可我並不在乎銀子,存在地窖裡的銀子對我來說毫無價值,我甚至從來不碰那些東西,需要花出去的時候我可以把它花的一分不剩。栽贓陷害,的確,我經常栽贓陷害,迫害忠良,這個似乎我們之間的評價標準不同,他們只是你認為的忠良,但在我看來他們只是一群蛀蝕國家的蛀蟲。

 我只是在給大明清理這些蛀蟲。

 手段無所謂,是藥三分毒,只要能治病就是好藥。

 至於荼毒士紳,的確,我很喜歡折騰士紳,天下士紳無不對我恨之入骨,但這有什麽關系呢?

 陛下的江山比以前更強盛了就行。

 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更好了就行。

 陛下的軍隊能打勝仗了,遇上了饑荒能有銀子救濟了,更多人能豐衣足食了。

 這些就可以了。”

 楊信看著外面說道。

 這時候那些得到消息的士兵已經出現在外面,跪倒在門前向著他叩拜,感謝他們的統帥為他們親人所做的一切。

 “走吧,咱們也該繼續南下了!”

 看著這一幕,楊信歎了口氣說道。

 這些人還不知道,他們家鄉的浩劫才剛剛開始。

 不過他也的確該南下了,這裡的情況已經穩定,不但蝗蟲被他收購的已經不成氣候,就連三處王府的地瓜都已經茁壯生長。

 當然,楊家搭進去一百萬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