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伊始――帝國末路,英雄逐鹿》第7節 郭奉孝10勝論袁紹 賈文和獻計謀曹操(2)
  “哪十處?”曹操雙眼放光地問道。

  郭嘉緩緩說道:“其一袁紹繁瑣的禮節太多;您順應自然,不拘泥於繁文縟節,這是道勝於他。其二、袁紹以反叛漢室的動機出兵;而您則以複興漢室的名義征戰,這是義勝於他。其三、前漢的滅亡,主要就在於對下級管理的寬松。袁紹的管理制度就過於寬松,不能產生震懾力;而您以嚴治政,全軍上下都依法行事,這是管理上勝於他。其四、袁紹表面上寬宏大量而內心則多疑,對所用之人也多有懷疑,重用的只有親戚朋友;而您用人表面看來平易簡單,而內心明察秋毫,用人從不懷疑,不管親疏遠近,只要有才就大膽使用他,這是度量上勝過他。其五、袁紹善於思考卻很難做決定,優柔寡斷貽誤戰機;而您決策果斷,執行高效,應變能力強,這是謀略勝過他。其六、袁紹世代公卿,喜歡用高談闊論顯示自己的高貴,因此投靠他的多為會吹捧裝裱自己的人;而您誠心對待別人,不貪圖虛榮,自己厲行節儉為下屬做出表率,對待有功之人卻從不吝嗇,因此忠誠、正直、有遠見、有真才實乾的人都願意投奔您,這是道德選擇上勝過他。其七、袁紹對見到的饑寒之人非常憐憫,對看不到的卻考慮不到;而您對於眼前的小事不拘小節,而在大事上卻毫不疏忽,憂國憂民,對天下的饑寒貧民都施以恩惠,沒有疏漏,因此聲望遠遠超過袁紹,這是仁德上勝過他。其八、袁紹的大臣爭權奪勢,讒言四起惑亂視聽;而您用道義教導下級,不讓這種勾心鬥角互相奪勢的事情發生,這是您明智上勝過他。其九、袁紹是非不分賞罰不明,而您認為是對的事就以賞賜來推行它,錯誤的事就依法處罰來糾正它,這是管理文化上勝於他。其十、袁紹喜歡虛張聲勢,並不懂得兵法的要領;而您打仗可以以少勝多,用兵如神,我軍士兵都信任您,敵人都懼怕您,這是武略上勝於他。”

  郭嘉一番長篇大論說得頭頭是道,十勝十敗條條在理,一方霸主竟被說得如此不堪,曹操不好意思地笑道:“奉孝讚譽,孤可沒你說得那麽好啊!”

  大道理講完了,關鍵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在曹操期待的目光下,郭嘉繼續說道:“公孫瓚未滅,袁紹必不會對司空用兵,我們可趁袁紹北圖公孫瓚時,向東對呂布用兵。若等到袁紹圖兗州之時,他定引呂布為外援,那樣麻煩就大了。”

  荀彧也跟著說道:“不先破呂布,河北恐難圖也。”

  曹操答道:“奉孝、文若所說皆是至理名言,但是我現在擔心的是關中啊!自陛下離開長安後,西北羌胡為亂關中,再加之蜀、漢氐人多有作亂,壓力幾乎全在我方,若一旦出擊呂布,他們若來豫州、兗州,為之奈何啊?”

  荀彧說道:“關中羌帥數十股,向來都打著各自的算盤,在他們當中,唯韓遂、馬騰最強,一旦見山東發生戰事,必會擁眾自保。現在若對他們施加恩德,再派精明幹練之人居中調和,雖不是長治久安之計,但已足以讓司空安定山東了。”

  曹操點頭問道:“文若,你覺得派誰去合適呢?”

  荀彧答道:“侍中、尚書仆射鍾繇智勇雙全,熟悉胡羌,若派他前往,司空當無憂也。”

  “一切就依文若之言。”曹操又向郭嘉問道:“在袁本初對公孫瓚用兵之前,我們就這麽一直等著,未免太過浪費時間了吧。”

  郭嘉答道:“幾大勢力均已成形,非一時所能平定,但在中間卻有不少獨立武裝,司空何不借此空閑之時領兵討之,既能增強實力,又能免除後顧之憂。”

  “依奉孝之意,對誰用兵最為合適?”

  “宛城張繡,劉景升無遠圖之志,只會坐山觀虎鬥。張繡又是一支孤軍,他若受到攻擊,袁紹、呂布均不會有異動。”

  曹操站起身來豪情萬丈地說道:“孤即刻向宛城發兵!”

  曹操帶著少量軍隊出發了。而在出發之前,鍾繇被曹操表為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鍾繇到達長安後,寫信給馬騰、韓遂,為陳禍福。馬騰、韓遂各遣子入侍。

  曹操南下,荊州一片恐慌,不僅僅是因為能征善戰的曹操,還有他背後的袁紹。現在世間有一種說法,論地盤袁術最廣,但若論實力,則袁紹最強,也有人說曹操是袁紹用來控制天子的中間人,等到公孫瓚被消滅後,袁紹就會迎天子去鄴城,曹操也會改旗易幟歸屬袁紹。現在曹操的南下實際上是袁紹的南下。此時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層出不窮,整個荊州上上下下一片驚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