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伊始――帝國末路,英雄逐鹿》第7節 小霸王義收太史慈 袁公路再坑孫伯符(2)
  夜幕很快降臨,躲藏在密林中的太史慈遙望著對面被松油火把照得通亮的打谷場感慨萬千,他本以為來到江東在劉繇麾下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可折騰到現在等同於落草為寇,何時才能東山再起?太史慈心中也沒底,劉繇雖非明王,可終究對自己有知遇之思。一時間心亂如麻,太史慈竟忘了當前要做之事。

  “將軍,我們何時行動?”一位楊姓小校的詢問,將太史慈拉回到現實當中。

  “啊!”太史慈驚慌失措地應了一句。

  “將軍,我們何時行動?”那位楊姓小校再次重複了一遍。

  “敵軍目前有何動向?”太史慈發問道。

  “回將軍,從下午到現在還一切照舊。

  “好。”太史慈終於下定決心說道“命令佯攻的弟兄現在發起進攻,其余之人隨我上山搶奪糧草。”

  “諾!”楊姓小校接到將令後,立即打了一聲如鳥鳴般的口哨,搶奪糧草的軍事行動隨即展開。

  不遠處城外的喊殺聲,很快吸引到了這邊守軍的注意力,當一隊隊的士兵從半山腰趕往城池方向的時候,太史慈心中一定:“事濟矣!”隨後帶人借著夜幕的掩護,悄無聲息沿另一條路來到了半山腰的打谷場內。幾名負責看守的士兵很快被撂倒,太史慈下令道:“趕緊將糧食運回山中,帶不走的給我放一把火燒掉,不能給孫策留下一粒糧食!”

  士卒皆領命而去,突然間楊姓小校驚慌失措的來到太史慈面前報告道:“將軍,我們中計了,剛才弟兄們打開裝糧食的口袋,發現裡面裝的全都是枯葉雜草。”

  “什麽?”太史慈心中一凜,他急忙來到一座糧垛前,抽出佩劍割開了幾個口袋,果然如小校所說那樣,裡面裝的都是雜草枯葉,太史慈心道不好,急忙喊道:“撤……快撤……我們中計了!”

  說話間,只聽山下一聲鑼響,殺聲瞬間傳了過去,太史慈提劍上馬,大喝一聲:“所有人跟在我身後,切不可戀戰。”緊援著太史慈帶著人從半山腰衝了下來。一路之上,不斷有士兵從左右殺出,太史慈不敢戀戰,揮矛疾刺,他想盡快殺出一條血路衝出去,能快一秒是一秒,等到敵人合圍完成,那再想出去可就難了。

  太史慈將手中長矛舞得是虎虎生威,本來還在路上想要阻擋他的士兵轉眼就被挑在一旁。說話間太史慈已從山上殺到了山腳下,不少敵人已被遠遠的拋在了半路上。

  太史慈心中稍安,再看身後大部人還在,他對眾人下令道:“再加把勁,穿過這片稻田,就能回到山上了。”

  大史慈再催戰馬疾行,大約行進三十余步,跨下戰馬忽失前蹄,將太史慈整個人拋在了馬下,緊接著稻田中閃出許多人影,太史慈還未及起身,就被人按在地上捆了個結結實實。身後的士兵一見主帥被擒,全部高舉雙手繳械投降。太史慈長歎一聲不再言語。一番努力全然付之東流,建功立業也已成了浮雲幻夢。

  時已深秋,江東也已變得陰冷無比。大帳之外寒風陣陣,帳內卻是溫暖如春。五花大綁的太史慈在被幾名士兵押進帳後就這麽一直待在這裡。不斷有士兵進入,也不斷有士兵走出,轉眼之間,營帳內的桌案上就擺滿了美味佳肴,看來這裡很快要舉行一場盛大的慶功宴。至於自己為何被押在此處,看來是要在酒宴上拿自己的人頭慶功。太史慈心中雖有不舍,但想到這也算對劉繇盡了忠,心中又釋然了。不多時,從帳外走進來一人,

隨後帳內的士兵便紛紛退了出去。太史慈扭頭一看,來人正是不久前與他單打獨鬥、不分勝負的孫策。  笑意盈盈的孫策走到太史慈身邊,親手解開了捆在太史慈身上的繩索後說道:“軍中諸事繁雜,以致太史將軍受苦,孫策給將軍賠罪了。”

  “這是?”太史慈被孫策的舉動搞糊塗了,看來他並沒有要殺自己的意向,太史慈無比疑惑地問道:“孫將軍,這是何意?”

  孫策並未直接回答太史慈的問題,他用手一指桌案上的酒菜,誠懇地說道:“折騰了這麽久,太史將軍應該也餓了吧,先吃點東西,我們邊吃邊談,軍中一切從簡,隻好委曲將軍了。”

  太史慈見孫策毫無惡意,加上當日對戰,孫策明明能以多取勝,他卻選擇了單打獨鬥的豪情。便未加拒絕,徑直來到了下首處。待孫策坐到主人處後,太史慈也跟著坐了下來。

  孫策向太史慈敬酒道:“這盞酒就當你我初次見面之禮,常言道,不打不相識,孫策敬太史將軍。”

  身為階下囚卻被孫策以禮相待,太史慈大受感動,他慚愧地說道:“敗軍之將,何足言勇,孫將軍太客氣了。”

  孫策並未放下舉起酒盞的雙手,他繼續說道:“太史將軍之敗在於所托非人,此乃非戰之罪。孫策不忍將軍明珠暗投,故設計請將軍來此。不瞞將軍,這桌酒菜就是為將軍而設的。”

  孫策將話說得直接明白,太史慈也犯起難來。從志向來說,比起劉繇,孫策少年英雄,勝其百倍。可從道義上來說,就這樣答應,未免太讓人輕視。太史慈此刻心亂如麻,一時語塞之下,仰脖將盞中美酒一飲而盡後,便不斷地歎起氣來。

  太史慈的難處,孫策何嘗不知,他微微一笑,向太史慈問道:“太史將軍來江東多久了?”

  “還未到半年。”

  “在來此之前,太史將軍於何處謀身啊?”

  “是這樣,早年因幫郡守犯下案子……”太史慈緊接著將他來江東之前的經歷簡單敘述了一遍。

  聽完太史慈的陳述,孫策明知故問道:“這麽說,太史將軍與劉繇並無深交?”

  太史慈一言不發,只是點了點頭, 算是認可了孫策的說法。

  孫策見太史慈有所松動,便感慨萬千地說道:“董卓之亂,群雄並起,民不聊生。先父為還朝政清明而起義師,不料死於宵小之手,為人子者應盡孝,為人臣者應盡忠。我認為男兒志向當以家國為重。如此大業非一人之力所能為之,不知太史將軍願助我一臂之力否?”

  孫策這樣一說,太史慈心裡的壓力大大減小了,跟劉繇是為了漢室江山,投孫策還是為了漢室江山。孫堅盛名在外,自己要是跟了他兒子,世間也不會有太多非議。沒了顧慮,太史慈也不用再堅持什麽了,加上他本就對孫策非常欽佩。太史慈隨即開口言道:“孫將軍如此看得起在下,太史慈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太史慈說著就拜倒在孫策面前,而孫策趕忙將他扶起來說道:“太史將軍不必拘禮,能得太史將軍相助,孫策三生有幸。太史將軍,今日你我定要一醉方休。”孫策一舉酒盞興奮地說道:“將軍,請!”

  從敵人瞬間變為戰友,壓力全無的太史慈開懷暢飲起來,二人本就脾胃相投,接連碰杯後,就像多年故友一般,聊到開心處,孫策笑問道:“當日神亭嶺一戰,如果將軍真的將我擒獲,你打算怎麽處置我呀?”

  太史慈也不玩虛的,仔細想了下,借著三分醉意說道:“不可知也。”

  孫策聽後大笑道:“今後你我並肩作戰。”

  太史慈舉杯大笑。兩個人的笑聲從這小小的軍帳中遠遠地傳了開去,夜幕之下的軍營此時卻顯得朝氣蓬勃,群山之上漫天的繁星也在預示著次日將是一個大晴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