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伊始――帝國末路,英雄逐鹿》第6節 太史慈義救孔融 小霸王突遇強敵(3)
  (多更一些過個愉快的周末)

  太史慈此刻心中懊惱無比,早知如此就該多帶些士兵,若能一擊而擒獲孫策,戰事也就可以結束了。可現在若回去搬兵,只怕到時孫策早已無影無蹤了。太史慈藝高人膽大,一個瘋狂的想法在他的腦中浮現出來。他迅速派身邊的跟班回去報信,自己則在此地拖住孫策。以一敵十余人,縱使呂布在此,也未必能有太史慈的膽略。

  太史慈見孫策已至近前,便輕催戰馬,一個人慢悠悠地從樹林中溜了出來,他慢條斯理地走到路中間,一揚馬鞭,十分不屑地說道:“來者可是孫策小兒?”

  孫策對於太史慈的出現大感意外。來江東有一陣子了,大小戰陣也已經歷數十場,打到現在為止,劉繇手下眾將還無一人照過面,眼前這個體格健碩,英姿非凡的武將是何許人也?帶著疑問,孫策饒有興致地打量起太史慈來,但是其余諸將均面色大變,老將黃蓋一馬當先護衛在了孫策近前,韓當更是左顧右盼,他已下定決心,只要此處有埋伏,無論如何都要保護主帥孫策安然離開。

  雙方相距不過二十余步,看著驚慌失措的韓當,太史慈高聲嘲笑道:“無膽鼠輩,對付你們還犯不著埋伏兵馬,僅我一人足矣!”

  明明孤身一人,說話竟如此狂妄,拋開敵我雙方的身份不談,就這一身膽氣就令孫策欣賞無比。孫策終於開口道:“我就是你要找的孫策。敢問將軍尊姓大名,在此地等我有何指教?”

  太史慈心道我能拖一刻是一刻。他端坐在馬背上,先簡單行了個拱手禮,然後朗聲說道:“在下東萊太史慈。現在揚州刺史劉繇帳下供事。聽聞孫策武藝超群,能征善戰,太史慈不才,今日就想請教請教孫策你的馬上功夫,不知你敢應戰否?”

  太史慈的話傳到孫策耳中,孫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有些激動。他向來以父親孫堅為榜樣,當年父親連敗董卓是何等的威武,自己從懂事起就勤習武藝,可打仗向來都是眾人齊上陣,很少有他單打獨鬥的機會。今日不知從哪裡殺出個太史慈來,指名道姓要與自己討教。孫策少年心性大起,再也按耐不住自己那顆好戰的內心。他亦高聲回應道:“我孫策難道怕你不成?諸將聽令,沒有我的將令,誰都不許插手我跟他的決鬥。”孫策說著,便要催馬上前應戰。

  “少將軍且慢!”老將黃蓋趕忙阻止道,“少將軍,荒山野嶺間突然殺出這麽一個從未出現的對手,還指名道姓要與你比試,小心其中有詐啊!”

  經黃蓋一說,孫策也覺得有些奇怪,他剛一遲疑,不遠處的太史慈就嘲笑道:“人人都言孫策勇冠三軍,今日一見,還真是見面不如聞名。我不過一人孤身來此,竟不敢上前一戰,如此鼠輩,還是早早退回江北,免得丟人現眼,辱沒了祖宗!”

  太史慈一邊罵心裡也在一邊盤算,萬一孫策不應戰,自己該如何拖時間。就這樣貿然衝過去,恐怕瞬間就會被射成箭靶子,立斃當場。雙方就在神亭嶺這個小地方對峙起來,彼此各懷心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生怕一個小動作就會引起對方的激變。孫策想戰,可黃蓋等將生怕這是一個圈套,而苦苦阻攔。太史慈心急如焚,生怕大軍趕到之時,孫策會提前跑掉,為此他也只能從言語上多加諷刺,等待孫策的下一個舉動。

  孫策在太史慈第三次挑戰後,猛一拉韁繩,對眾人說道:“諸公勿要遲疑,若真有伏兵,此刻早已殺出,

又豈會等到現在。我這就去與他會上一會,誰要插手,休怪我無情!”孫策說完,大吼一聲“駕”,縱馬就向太史慈那裡殺了過去。主帥話已說出,眾將也只能照辦。黃蓋附到韓當耳邊小說聲說道:“快派人請程將軍帶兵前來接應,我怕其中有詐!”  韓當回道:“老將軍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我這就親自前往。”韓當說完轉身錯馬,向著來的方向疾馳而去。

  將一切看在眼中的太史慈也是猛一拉韁繩,大喝一聲,提矛就來戰孫策。成敗就在此一舉,能不能拿下孫策,就看他自己的了。

  太史慈心中對孫策既是佩服又是輕視,佩服的是孫策有其父遺風,英勇無比;而輕視的則是因為當年孫堅縱橫天下時,已是壯年,早年對手僅僅是一些山賊水匪。他這一上來就敢與自己殊死相搏,未免太過幼稚。事關兩家存亡,太史慈深知此時若有留手,再也不會有這麽好的機會來保全曲阿了。

  孫策提矛先至,衝太史慈胸口扎了下來,力道雄動,速度飛快。太史慈見孫策年紀輕輕,面目清秀,心想這樣一個美少年能有多大力氣,當即決定用手中的長矛挑開孫策扎向自己的武器,並趁孫策力竭之時,再一鼓作氣把他從馬上拽下。太史慈手隨心動,長矛後發先至,照著孫策的矛竿就挑了過去,孫策似乎早已料到太史慈會有此招,他右手輕輕一揮,矛頭向下直奔太史慈脅下而去。太史慈見狀趕忙壓低矛竿,護住自己的要害,二人皆用盡全力,兩矛緊接著就碰到了一起,只聽“啪”的一聲,雙方都抽回了武器,彼此登時都感覺到虎門發麻。

  “好小子,力氣不小啊!”太史慈讚歎了一句。

  “將軍也不差!”孫策也跟著回讚道。

  雙方一錯戰馬,扭頭又戰在一起。幾個回合下來,彼此都將對方的武器抓在手中,一時間僵持不下。黃蓋等一眾老將在一旁看得是心驚膽顫,幾番想要出手相助,都被孫策喝止。對孫策來說,太史慈這樣的對手千載難逢,這一場打鬥比指揮千軍萬馬打仗還要痛快得多。太史慈也已用盡全力,此刻他已徹底收起了輕敵之心。孫策果然名不虛傳,不過若論實戰經驗,恐怕他還是差些火侯。太史慈心隨意動,左手故意松開孫策的武器,右手也把自己的長矛送出,想這樣趁孫策重心不穩之際,把他從馬上掀下。

  太史慈剛有動作,孫策反應也是異常迅速。他跟著撒手側身,兩柄長矛跌至地上,太史慈本以為能抓住孫策,可對方這一側身,他卻隻拿到了孫策的頭盔,而孫策也趁機把太史慈掛在頸後的手戟抄在了手中。二人還想再戰,可天公不作美,劉繇與程普、周瑜各自帶兵殺至,雙方也隻好返回了營中。

  決鬥可以不分勝負,但戰爭卻一定要分出高下。 勝者王侯,敗者寇。

  太史慈與孫策勝負不分的消息使得劉繇興奮不已,勇冠三軍的孫策終於也碰上了硬骨頭,除了後悔一開始沒用太史慈外,劉繇更是當眾為太史慈慶功以激勵士氣。當有人向劉繇建言“神亭嶺地勢險要,不利作戰,宜退回曲阿固守”時,卻被這位自大的統帥一口回絕,劉繇豪言道:“此番太史將軍幾近擒獲孫策,奈何救兵趕到,以致功敗垂成。孫策用兵,向來衝鋒在前,下次交戰時,我軍居中策應,太史將軍必能一戰而定。”

  太史慈見劉繇如此看重自己,整個人都變得神采奕奕。他豪情萬丈地對劉繇說道:“太史慈自從追隨將軍以來,一直想為將軍分憂。今日孫策小兒在江東耀武揚威,屢次與將軍為敵。太史慈不才,願為將軍除此禍害以報將軍知遇之恩。”

  劉繇哈哈笑道:“有太史將軍這番話,何愁強敵不破?來人!把我珍藏的那壇好酒取來,今日我要與太史將軍一醉方休,就當提前為他慶功了!”

  “將軍,這怎麽可以?”太史慈感激地說道。

  劉繇繼續笑道:“欸?昔日高皇帝每逢大戰,必用佳釀款待眾將以鼓舞士氣,方才能與西楚霸王相抗衡。孫策小兒常以‘小霸王’自稱,我就效仿高皇帝以美酒為太史將軍壯行!你就不要推辭了!”

  “謝過將軍!”太史慈見劉繇如此看中自己,便不再多言。

  不一會兒,酒香從劉繇帳中飄出,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軍營之中。失敗的陰影正逐漸從軍中消散,營內所有人都在期待明天的勝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