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伊始――帝國末路,英雄逐鹿》第2回 張讓借機立何後 英雄相遇聚洛陽(2)
  “陛下,您可以效仿當年的孝和皇帝啊!當年孝和皇帝封張道陵為太傅,您也可以下旨支持太平道,只要太平教眾不滋事生亂,州郡便不必干涉。”張讓見皇帝並未提出異議,又繼續說道:“本朝自高皇帝(注2)開國以來,向來推崇黃老之說,實行無為而治,於民休養生息。過去幾年災害不斷,正值休養生息的大好時機。陛下若能對太平道加以引導,上能堵群臣之口,下能順黎民之心,豈不兩全其美?”

  “對呀,朕怎麽沒想到!”劉宏轉怒為喜,旋即坐回書案前,攤開一卷空白的竹簡,提筆就開始草擬詔書,同時興奮地對張讓說道:“還是張常侍思慮周全,不愧為朕的輔弼之臣!朝中眾臣若有你一半見識,朕也就不用如此勞心費力了。”

  宮人們將已散落在地上的奏疏全部拾起,抱在懷中不知該如何是好,張讓對他們使了一個眼色,示意將其放歸原處。等到一切做完,張讓再次來到劉宏身邊,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比起太平道,眼下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

  “哦?”劉宏放下手中的毛筆,一臉困惑地望著身邊的張讓。

  “陛下,請容老仆私奏。”張讓請示到。

  “所有人都給朕退下。”劉宏當即屏退眾人,等到最後一位宮人走出大殿,劉宏對張讓溫和的說道:“沒有外人的時候,張常侍不必拘謹,有話直說無妨。”

  張讓恭敬地說道:“一年前宋皇后因巫蠱之案被廢,如今皇后之位懸而未決,后宮暗流洶湧。老仆懇請陛下另立新後,同時赦免受此案株連之人。”說罷,張讓再次跪在劉宏面前。

  “張常侍快快請起,朕都說了,沒外人的時候,不必拘謹。”劉宏扶起跪在地上的張讓接著說道:“此事朕亦思慮良久,赦免受巫蠱一案牽連之人乃小事一樁,只不過立後一事尚需思量。皇子劉辯行為輕佻,毫無皇家威儀。若立何貴人為皇后,那麽就要立劉辯為太子,朕以為很是不妥。如今貴人王榮已身懷六甲,倘若能為朕誕下子嗣,朕便立她為皇后。”

  張讓頓時面色大變,劉宏的話如晴天霹靂,完全擊碎了他謀劃很久的計劃。如果王榮成為皇后,自己的一切努力就要付之東流了,他已經在何貴人身上押了重寶,這一年多以來,他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何貴人討好皇帝,為了與何貴人的關系更密切一些,他還讓自己的養子迎娶了何貴人的妹妹,就連何貴人的哥哥何進與何苗,也都在自己的舉薦下出任了要職。如果皇后落在別人頭上,光算算財帛上的損失就夠他心疼一年的。

  張讓一時間心亂如麻,正當計無可施的時候,堆滿奏疏的書案令他眼睛一亮,緊皺的眉頭隨之舒展開來,他開口對劉宏說道:“陛下……老仆愚見,若立何貴人為皇后,陛下自然就不用因案牘而勞形了。”

  “哦?此話怎講?”張讓的話引起了劉宏的興趣。

  張讓不緊不慢地說道:“回陛下,何貴人的兄長何進現任潁川太守,此人精明幹練,對陛下更是忠心耿耿。若能立何貴人為皇后,陛下便可將他調入京師,委以重任。”張讓略微停頓了一下,見皇帝沒有反對的意思,又繼續說道:“現在文武百官之所以聯合起來上書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就是缺乏一位向著陛下同時能夠引領群臣的人。沒有這樣一個人,大臣們的意見就會像現在這樣,緊緊跟著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這樣的高門大閥,長此以往恐怕非大漢之福。

”  “可是……皇子劉辯……”劉宏大為所動,但一想到舉止輕佻的劉辯,他的言語間又充滿了猶豫。

  已將劉宏性子摸透的張讓見狀又繼續勸道:“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皇子年紀尚小,陛下只需安排名師從旁悉心教導,必能有所改觀。”

  “聽其言,觀其行。朕這個兒子在宮外散養多年,已然頑劣成性,縱然孔丘複生,恐怕也教不好他,唉……”劉宏長長地歎一口氣。

  張讓繼續勸道:“陛下多慮了,此事依老仆看,根本不是問題。陛下英明神武,皇子自然能有陛下的風范。退一步說,陛下可先立皇后,立太子一事大可從長計議,等到陛下子嗣興旺之時,再做定奪也不遲。”

  劉宏聽完便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緊緊地盯著張讓,眼神時而溫和,時而凌厲。張讓避開了皇帝直視的目光,輕輕低下了頭,目光也轉向了皇帝腳前的地面。他的手心開始出汗,心裡也跟著打鼓,他仔細地回憶剛才說過的每一句話,琢磨著是不是哪一句引起了皇帝的不快。

  張讓恰好說中了劉宏內心深處最擔心的事情:當年竇武引領群臣發動叛亂的陰影,埋在心底從未完全消散,近幾年袁家、楊家的勢力增長得很快,若沒有張讓、趙忠這些宦官製衡,自己恐怕早就無法掌控整個朝局。今天群臣以長跪不起的方式來逼自己做決定,以後若再有此類情形,大臣們依然會像今天這般。關鍵任由袁家、楊家繼續發展下去,那以後絕不是長跪這麽簡單了……劉宏不敢再往下想了,他決定就按張讓的建議行事。

  想通了關鍵所在,劉宏的心情也跟著變得輕松起來,他輕輕地拍著張讓的肩膀說道:“還是張常侍思慮周詳,就按你說的辦。滿朝文武若有一人能有張常侍的見識,朕也就不必如此勞心費力了。朕要好好的賞賜於你,說吧,有什麽想要的,只要朕拿的出來,盡管提就是。”

  張讓心裡的石頭瞬間落地,他趕忙跪下,用力地擠出了幾滴眼淚,感激的說道:“能為陛下分憂是老仆最大的福分……老仆隻願陛下龍體安康。”

  劉宏再一次扶起張讓“都說了,沒人時候張常侍不必拘禮。”劉宏拉著張讓的手說道:“這樣吧,朕就賞賜你一座宅院。”

  “謝陛下……”張讓作勢又要跪,劉宏當即阻止了他的動作。

  何貴人順利地成為了皇后,她的哥哥何進也因此被拜為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劉宏跟著大赦天下,受宋皇后巫蠱一案被牽連的一乾人等也在赦免之列。賦閑在家的曹操被征為議郎,再次回到了闊別一年多的都城洛陽。

  到了曹操回來的日子,袁紹早早的就帶著人等候在了洛陽城外。當騎著棗紅色駿馬的曹操映入袁紹眼簾的時候,袁紹興奮地揮著手喊道:“孟德賢弟……”

  聽到袁紹的呼喚,曹操快馬加鞭,轉眼間便來到袁紹面前。曹操用力拉著韁繩,待馬兒停穩後,從馬上飛躍而下,對著袁紹抱拳行禮道,“本初兄!一年不見,風采依舊。”袁紹亦抱拳行禮道:“孟德賢弟更是如此。”

  兩個人注視著彼此,不約而同地放聲大笑。“聽聞孟德兄今日回京,一早我便帶人在此等候。今日就由我做東,我們不醉不歸。”袁紹拉住曹操的手就要往城裡走。

  “可是……我還沒有見過家父,這樣怕是於理不合。”曹操婉言拒絕了袁紹的邀請。

  “哈哈,早就替你想好了。”袁紹繼續說道:“你回來的消息就是曹世伯告知的。今天就怕你不來。所以我就請我叔父袁隗出馬,一同請了曹世伯。他們已經在府上等候多時了。 ”

  “真是太感謝本初兄了。”曹操趕忙向袁紹稱謝。

  “你我兄弟,就不必這麽客氣了,我們進城吧。”

  “好!”曹操答應道。

  袁紹與曹操翻身上馬,一行人等緩緩地進入洛陽城內。在袁紹與曹操剛走進城門,一個失意落魄的年輕人牽著馬與曹操擦肩而過。

  年輕人回頭打量著曹操,曹操亦側身打量起這個年輕人。年輕人的相貌很是特別:他垂手過膝,唇若塗脂,面如冠玉,一對耳朵更是比常人大出不少。

  命運總是喜歡跟人開玩笑,人世間的驚鴻一瞥,或一世的朋友或一世的敵人。

  年輕人眼神掃過眾人後,便一轉身走出了城門。“你認識他?”袁紹好奇的問道。

  “不認識。”曹操說道:“只是覺得他很特別。”

  “我看你是在鄉下待久了,不習慣洛陽城的繁華了。看那人打扮像是太學的學生,洛陽街頭隨處可見。”袁紹揶揄道。

  “在老家自然比不得本初兄你在洛陽逍遙快活,不知本初兄今日預備了什麽好吃的啊。”曹操跟著打趣道。

  “到府上便能知曉。”袁紹微微一笑。

  太平道在漢靈帝劉宏的縱容下繼續做大;何貴人成為皇后,以張讓為首的黃門侍郎更加肆無忌憚;曹操再次回到洛陽,開啟了新的政治生涯。袁紹如此熱情地拉攏曹操又有何目的?與曹操擦肩而過的年輕人以後會與曹操有著怎樣的交集?

  他們的前途茫茫不可測,而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屬於他們的時代即將到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