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民國娛樂巨星》一十四【文妖黎錦輝】
  黎錦輝因為是和黎麗麗一起過來的,所以蘇赫看到他第一眼時,見到他的面貌形容就已經有所猜測。等到黎錦輝十分嫻熟而又默契地敲打起馬桶鼓時,蘇赫就已經百分百地確定,此人就是黎錦輝無疑了。

  後世其他專業的同學或許不一定知道黎錦輝這個人。然而如果是修漢語言、電影、音樂、教育等專業方向的同學,可能大多繞不過黎錦輝。

  即使正規的教材上沒有,如果深挖一下相關資料,黎錦輝的大名一定會出現的。

  蘇赫當初也是為了實現老媽的期許,硬著頭皮進入音樂領域後,才誤打誤撞地發現了這個曠世奇才。

  在半個多世紀前的華夏,黎錦暉的名字無論是高居廟堂者,還是處江湖之遠的文人雅士們,甚至包括鄉野村夫和販夫走卒,對他幾乎都是耳熟能詳。

  那就是一個婦孺皆知,如雷貫耳的名字。

  當其時,英格蘭百代、美利堅勝利等幾家外商經營的華夏最大的唱片公司,都以能約到黎錦暉的作品為傲。

  在這些世界級公司的大堂上,甚至都高懸著黎錦暉的巨幅畫像。

  曾幾何時,那是個似乎隻有馬恩列斯才有的禮遇和尊崇。

  在近現代華夏的文化界,黎錦輝是位集多種成就於一身的奇人。在華夏的音樂史、白話文、戲劇史、電影史、文化史、教育史上他都佔有重要的席位。

  在白話文領域,胡適、魯迅不過是搖旗呐喊,頂多是文章上的身體力行而已。而黎錦輝卻從兒童抓起。通過編寫教材和課堂教學,並利用音樂舞蹈等多種啟發方式推廣白話文。

  他還是周旋和聶耳等諸多歌舞明星、電影明星的老師……

  即使在抗戰期間,他還創作出版了《抗日三字經》等創作發表愛國歌曲數十首。其中如

  《中華民族戰歌》、《十裡送夫》等都在當時產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由於當時的紅(和諧)軍隊伍中也流行黎錦輝的歌,陳(和諧)毅曾代表中(和諧)共中(和諧)央派人給黎錦暉送錢,希望他“能到延安看看……”

  當然,他最重要的成就,首先是音樂。

  他是華夏流行音樂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華夏第一首、第一波流行歌曲就誕生自他的手中。至於流行音樂在華夏的推廣與普及,更是無人出其右。

  然而,就像張競生“美的書店”、《性史1926》和他的“計劃生育論”一樣,過於超前的觀念與思想,造成了他們人生的巔峰與地獄的兩面。

  也正是因為《毛毛雨》和《桃花江》等流行音樂(當時叫國語時代曲。彼時還沒有流行音樂的概念。)的創作與流行,讓黎錦輝把黃(和諧)色歌曲這副沉重的十字架,一直背到了他憋屈地離開這個世界。

  在黎錦輝如日中天的時候,他也因此與張競生、劉海粟並稱為“三大文妖”而廣為詬病。

  也就是說,即使在他最紅火的時候,對他批判的聲音也同時不絕於耳。

  惟子聲太甘,近於柔靡。

  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鄧麗君的歌曲也還是“黃(和諧)色歌曲”和“靡靡之音”的代名詞……由此可觀黎錦輝在後世所處的境況。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三大文妖”,分別指的是編纂《性史1926》的張競生,在華夏美術課堂上首次公開使用果體模特兒的劉海粟,以及譜寫“靡靡之音”《毛毛雨》和《桃花江》等國語時代曲的黎錦輝。

  民國時期,西風東漸,華夏傳統深厚的儒家文化被打破。幾乎所有重大的哲學問題都被重新思考。民眾個體的生活方式也被近乎神經質地不斷更新換代。

  各種先進與激進齊齊衝出水面而無所畏懼。

  彎彎的李敖曾對此時的話題人物“三大文妖”做過這樣的描述:

  黎錦輝在1927年寫了中國的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歌詞裡因為有“小親親不要你的銀,奴奴呀隻要你的心”而被視為黃(和諧)色歌曲。

  劉海粟第一個提出並付諸於實踐,在教室裡讓女模特果光身體,在眾目睽睽之下公開進行人體寫生。

  張競生登報向大眾征集性(和諧)經驗,並據此編寫《性史》於1926年公開出版發售……

  再版、盜版,然後被徹底封殺。

  ……

  又是一曲K了。

  此時蘇赫都不知道已經演奏了多少首。隻是覺得人是越來越多,就連他和黎錦輝、黎莉莉的身邊都站滿了人。

  蘇赫再次扭頭看了黎錦輝一眼。

  卻見這位老兄面色潮紅,兩眼賊亮,額頭上卻已經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此時的黎錦輝,已經四十二歲了。

  黎錦輝意猶未盡卻又略顯無奈地一笑,然後點了點頭。

  還沒等二人站起身來握手相見,一個年輕人就已經一個健步衝倒了蘇赫的面前。

  “你好先生,我是申報特派記者黃遠庸,能簡短采訪您一下嗎?”

  蘇赫……

  “您想采訪什麽呢?”

  “你看我們現在,都已經是比較辛苦的了……”

  蘇赫一邊說著,一邊就向黎錦輝看去。

  剛好看到到黎莉莉掏出小手帕正要給黎錦輝擦汗……就順嘴把黎錦輝捎帶上了,還順手向黎錦輝指了一下。

  黎錦輝此時已經接過了黎莉莉的小手帕,正推土機式地滿頭滿臉擦汗……然後就聽到蘇赫甩鍋甩到了自己頭上……

  “哈哈,原來是黃大記者!我糟老頭子已經累出一身臭汗了……”

  趕情他倆還認識!

  也不知道他騎的那個馬桶,刷沒刷乾淨……

  “就幾句話,幾句話就成。怎麽稱呼您先生?”

  “哦,我叫蘇赫。”

  “您剛才彈的那些曲子,節奏感很強,非常有感染力。能說說這些曲子的來歷嗎?”

  “這些曲子概括起來說,可以稱它們為弗拉門戈。起源於十五世紀安達盧西亞地區的多姆人……”

  “多姆人?”

  “是的,多姆人。我曾經和多姆人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甚至還在他們寬敞舒適的大篷車裡,和一個美豔的多姆女郎……”

  蘇赫停頓了一下,舔舔嘴唇,又咽了一口口水。

  黃遠庸急得口水也要流下來了。

  身邊圍著的所有人……就連黎錦輝父女也都停下了所有動作,急巴巴地等待著下文。

  “跳過舞……”

  黃遠庸……

  黎錦輝……

  黎莉莉……

  眾人……

  “在大篷車裡跳舞?”

  …*&%&…*&%&*…

  黃遠庸也咽下了一口口水。

  “多姆人?多姆女郎?多姆人是什麽人?”

  “是的,是多姆人,多姆女郎。”

  英國人稱他們為吉普賽人。

  法國人稱他們為波西米亞人。

  西班牙人稱他們弗拉門戈人。

  俄羅斯人稱他們為茨岡人。

  阿爾巴尼亞人稱他們埃福吉特人。

  希臘人稱他們為阿金加諾人。

  伊朗稱他們為洛理人。

  斯裡蘭卡稱他們為艾昆塔卡人。

  而吉普賽人,則自稱為多姆(Rom)人……

  ……

  黃遠生……

  “所以,蘇先生是英國人?或者也是吉普賽人?”

  黃遠庸聽著蘇赫在那裝逼裝個沒完沒了,心裡就有了氣。

  原來就特麽是個吉卜賽人,你竟然搞出這麽多么蛾子!

  蘇赫也根本沒想到這個毛頭小子一上來就敢開懟,火力還特麽挺猛。

  然而他心裡忽然就打了個激靈。

  黃遠庸……不就是那個黃遠生嗎?這個世界太小,眨眼間就又冒出來一個奇葩!

  黃遠生,原名黃基,字遠庸。遠生是他的筆名。

  他是華夏第一個死於暗殺的自由主義記者,殞命時年僅三十歲。從事新聞工作也僅有短短的三四年,卻開創了通訊這種新聞體材,取得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成績。

  他一生無黨無派,信仰法治下的自由。

  他並不反對威權政治,卻死於背後兩槍的黨派暗殺……

  ……

  如果沒有機緣也就罷了。但凡讓我遇見了,就要試上一試。

  世道時局憑自己一介草民改變不了,然而要想改變個把人的命運,卻總會存在些可能。

  正處於裝逼高潮階段的蘇赫,漸漸沉靜了下來。

  “所以……我並不是英國人,更不是什麽吉普賽人。我隻是在英國生活的時間長一些罷了……”

  “所以,我們的采訪也就到此結束了。”

  黃遠生隻是年輕人一時的意氣用事而已。

  憑新聞直覺,蘇赫的音樂足以在魔都乃至整個華夏引起轟動。 其後續的發展更是不可限量。隻要抓住了蘇赫這個新聞源,就會有足夠的後續文章可做。

  何況,以蘇赫的見多識廣和問一答十的討厭式裝逼,可能會更具有新聞效應……

  “我前兩天剛采訪過一位英籍華人,聽到蘇先生也稱多姆人為吉普賽人,自然就聯想到了蘇先生也可能是英國人或吉普賽人了……”

  “如果剛才的言語中有無意冒犯之處,還請蘇先生海涵,我這裡鄭重給您道歉。”

  黃遠生話音未落,他這裡已是向著蘇赫深深鞠了一躬。

  蘇赫趕緊避開身子並迅速上前,還沒等黃遠生把頭低下去,就立刻把他拉住了。

  “開個玩笑,黃先生不要太過認真。”

  “走吧,年輕人,到午飯時間了。我們邊吃邊聊。”

  黃遠生……

  黃遠生此刻的心裡是哭笑不得。

  他都二十六歲了,而蘇赫看起來也就頂多二十出頭。

  從蘇赫剛才對他施禮的避讓,黃遠生還覺得蘇赫雖然剛從海外回來,但對華夏讀書人的禮儀並沒有忘記,也還是知道些輕重的。然而這劇情隻是轉瞬之間就立刻又變了。

  黃遠生覺得,今天如果想要把這獨家新聞拿到手,這憋屈的美好感覺看來是躲不掉了。

  “好啊好啊,這樣最好。看在蘇、黎二位先生為我們奉獻了這麽精彩的音樂份上,這頓飯我請了,大家這邊請,請……!”

  德橋終於逮到了一個恰當的機會。

  功夫終究不負有心人。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