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山嵐如畫》第37章 質子
  右相婁知禮此時正肅著神色,坐在未央宮中,與婁皇后商議大事。

  婁知禮負責與北武的和談事宜。靖安帝提出割青州,東昊向北武稱臣,年上貢歲幣兩千萬兩白銀、絹五千匹等條件,換北武從並州退兵。東昊朝堂聽聞這個獅子大開口的條件,群情洶湧。尤其是要東昊向北武稱臣的條件,更是奇恥大辱,讓人憤慨。即便是割讓青州,失去作為東昊北部屏障的青州,也是讓人無法接受的損失。

  孟嶽峙遣使上書永樂帝,分析了目前的戰況,言道北武在並州的戰線太長,要截斷容易,北武勢必不能在並州久留。並州之地,北武退也得退,不退也得退,不必擔心。北武雖然強大,然朝廷內部不睦,無法專心攻昊,鎮南王府隻守不攻,便是明證。戚武光攻下青州已是不易,能否守住都是問題。目前北武並無能力吞並東昊,無需和談。

  然東昊朝廷內部腐壞,日常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人人爭先,對抗外侮則個個縮了頭。永樂帝和相當部分朝臣都被北武此次攻勢和鎮南王府的名氣嚇壞,畏戰情緒濃厚,和談之聲甚囂塵上。孟嶽峙等主戰派的聲音並未佔上風。眼下東昊朝廷關注的,無非是需要花多少代價,才能換取北武退兵。

  青州已經在北武的實質掌握中,拿回不易。歲幣兩千萬兩白銀實在過多,但是北武那邊也不是不能談。稱臣那是萬萬不可,那與亡國何異!

  婁知禮代表東昊朝廷與北武談判,目前談到東昊願割青州靠近北武的甘長郡部分、年貢歲幣一千萬兩、絹兩千匹,兩國互為兄弟之邦,北武為兄,東昊為弟。靖安帝仍未知足,要讓他把吃下的部分吐出來,他很是不甘,他要的是整個青州。至於要東昊稱臣,北武目前尚未具備滅昊的能力,靖安帝也不過是漫天要價,為談判多爭取些余地,並未當真。

  如今婁知禮特意跑來未央宮求見婁皇后,為的不光是和談一事。

  婁知禮先將目前戰爭的形勢和談判的情況向婁皇后交代了一下,然後拿起茶盞吹了吹,喝了口茶。前面的內容與婁皇后這樣的后宮女子無甚關系,他接下去要說的,才是關系到太子和婁後,關系到婁家的重要內容。

  婁知禮城府深阻,他放下茶盞,對婁皇后說:“靖安帝咬定要整個青州不松口。國土乃國之根本,所謂寸寸山河寸寸金,怎能拱手讓人。如今青州在靖安帝之手,旁有鎮南王府虎視眈眈,任憑孟大將軍再是驍勇善戰,全部拿回已是不可能。我輩文人,恨不能與軍士們一起上戰場殺敵,蕩盡敵寇!然我等手無縛雞之力,也只能憑三寸之舌,據理力爭,在和談中使力,但望能爭回一點是一點。

  如今青州之事有轉機。北武負責和談的是參知政事王源,真正獲靖安帝信任,能影響靖安帝決定的是翰林學士許晚照。臣在許晚照那裡也下了功夫。據許晚照透露,靖安帝繼位後這幾年尚無大的建樹,難以服眾,此次南征,主要是爭面子,立威望,以蓋過鎮南王府的風頭。

  他的意思是,如果有能讓北武有面子的法子,勸說靖安帝不要整個青州也不是不行。要讓北武有面子,稱臣自是萬萬不可。許晚照又暗示,若能派皇子出質,靖安帝或許也能考慮不要整個青州。”

  聽到要派皇子出質,婁皇后頓時一驚。

  婁知禮別有深意的眼神看向婁皇后,說:“皇子之中,太子是國之儲君,是國之根本,自然不能出質。那就只剩下二皇子了。二皇子雖是國之貴胄,

臣等也不想讓二皇子去冒這個險,受這個屈辱。然國難當頭,匹夫亦有責。他身為皇族子弟,身沐皇恩,更當挺身而出,為國為君分憂。二皇子文弱,日常於國並無貢獻,此正昭顯二皇子忠心之時。”  婁皇后清楚婁知禮的意思。去歲婁知禮便跟她說起過齊青嵐對自己兒子隱隱造成的威脅,提醒過她早做打算。她也早想找機會除去這個威脅。只不過齊青嵐和蘭嬪向來謹慎內斂,齊青嵐對外表現得恭敬孝順,婁後一時抓不到他的把柄,無法處置。此刻正是借機除去齊青嵐的好時機。

  婁皇后疑道:”這真是許晚照提出來的意見麽?陛下和朝臣們會同意麽?“

  婁知禮冷笑道:”是誰提出來的有什麽打緊, 關鍵是能不能換回青州甘長郡以外的部分!陛下和朝臣們已經被北武嚇破膽,舍不得歲幣更舍不得國土,只要不稱臣,什麽條件不能談,何況是一個不受重視的愚笨皇子!“

  婁知禮將身子傾向婁皇后,盯著婁後說:”朝臣那邊,臣自會想辦法制造輿論,左右他們的態度。陛下子嗣稀少,膝下只有兩位皇子。二皇子畢竟是陛下的親子,不能不肉痛著緊。臣怕陛下一時心軟,因私廢公,做出於國不利的決定來。是以陛下那邊,還需娘娘多想想辦法。“

  婁皇后發狠道:”賤人之子,有什麽肉痛不肉痛的!國家大義之下,陛下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沒了那個人,我皇兒日後就少個心腹之患。日後皇兒順順當當繼位,我婁家方能保萬世榮華。“

  婁知禮起身施禮:”那陛下那邊就拜托娘娘了,臣告退。“

  婁皇后熱切地回了一禮道:”有勞兄長費心了。關鍵時候,果然還是自家人靠得住。本宮與太子的前途,就拜托兄長了。“

  派二皇子出質一事在東昊朝堂掀起了軒然巨波,朝臣們針鋒相對,爭吵不休。然而正如婁知禮分析,比起國土,不受重視的二皇子更容易被犧牲點。永樂帝雖然不願,但是架不住朝臣們的施壓和婁皇后的勸諫,猶豫了幾天之後,終於還是允了。婁知禮便奉命又過河和談去了。

  齊青嵐很快就收到了消息。據萊蕪宮灑掃的宮人說,向來溫和的二皇子難得地在宮裡摔了東西,發了大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