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山嵐如畫》第39章 初露鋒芒
  待兩人平複心情後,齊青嵐正了神色,拱手向永樂帝奏說:“北武之事,兒臣有幾點想法想稟報父皇,供父皇參詳。和談乃權宜之計,不能長久。今我昊國內憂外患,若想長治久安,還需內修德政,外結同盟,並誘使北武分而化之。”

  永樂帝沒想到自己這個一向呆笨的兒子居然會有自己的見解,驚奇地示意齊青嵐繼續說。

  齊青嵐奏道:“四國原來鼎立。隆裕帝在時,君權在握,上下一心,因此北武日漸強大,至滅涼之戰後,更成三國之首。南楚雖有勳貴和文臣之爭,但楚帝製衡得當,也未成亂局。反觀我國,外戚乾政,吏治腐壞。官員們朋黨之風盛行,貪墨成風,營私舞弊嚴重。

  父皇雖然愛惜子民,奈何臣子們欺上瞞下,為官者作威作福,層層盤剝,侵吞兼並土地,致使民生凋敝,國弱民窮。軍隊裡也是克扣軍餉,侵吞軍資成風,訓練馳廢,致使兵士戰力低下,將官們則多是任人唯親,濫竽充數,甚至有些將官是買官而來。除定遠侯的光武軍外,眾多軍隊軍心渙散,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毫無戰力,尤以虎賁將軍徐子龍的軍隊為甚。

  父皇且看這次海螺溝之戰,定遠侯將北武主力包括靖安帝困在溝中已有一段時日,赤焰軍千裡馳援而來,人疲馬乏,只需外圍軍隊擋上一擋,光武軍再趁虛前後夾擊,擊退赤焰軍,光武軍就可以把北武主力再困上幾日。北武糧盡,自當不戰而潰。那此時要和談的就不是我昊國,而是北武了!

  若非徐子龍的左軍毫無戰力,一觸即潰,潰軍甚至把顧虎臣的右軍都衝散了,北武的海螺溝之圍,就不會解得那麽容易!七萬大軍哪,不是北武兩萬疲兵一合之敵!”

  如此直言說得永樂帝顏面無光,永樂帝斥道:“你一個無知小兒知道什麽,膽敢信口雌黃妄言朝政!”

  齊青嵐再次伏地涕泣道:“兒臣即將奔赴北武,此生不知是否還有機會再面見父皇。兒臣深為我國處境憂慮,這些話壓在兒臣心底已久。此時不說,怕是再沒有機會說了。兒臣實是顧不得了,請父皇恕兒臣不敬妄言之罪。兒臣懇請父皇壓製外戚,鏟除奸佞,肅清吏治,還天下子民朗朗乾坤,中興我朝,振我國威!”

  這話如杜鵑泣血,聲聲淚下,說得永樂帝心中酸軟,其實昊國的情形他何嘗不知,只是官場盤根錯節,利益牽扯,他沒有大刀闊斧改革的勇氣而已。永樂帝歎息著扶起齊青嵐,溫言道:“國內之事,父皇會想辦法。你且說說國外之事。”

  齊青嵐拭去淚痕,坐下說:“北武雖然強大,然而外強中乾,並非無懈可擊。靖安帝與鎮南王府的矛盾由來已久,自老鎮南王起靖安帝就對鎮南王府頗為忌憚,如今穆重山聲名不輸乃父,靖安帝卻無隆裕帝威望,靖安帝對鎮南王府是疑忌日深。若非為此緣故,鎮南王府不會在初時毫無動靜,靖安帝遇險時,也不會只出三萬兵,且後來一直在青州按兵不動。

  靖安帝無容人之量,無徐圖之心。此次靖安帝雖得勝,但海螺溝一役,十八萬大軍需三萬赤焰軍救援之恥,靖安帝當會耿耿於懷,日後不會對鎮南王府毫無動作。鎮南王府在北武經營已久,勢力穩固,一旦靖安帝對鎮南王府下手,北武必亂!

  敵有隙,可趁之。靖安帝與鎮南王之間的矛盾,就是我昊國可趁之隙。兒臣建議父皇此次和談在靖安帝前刻意壓低戚武光的威懾力,示鎮南王府以弱。日後也多與鎮南王府打交道,

對鎮南王府恭敬有加,加深靖安帝的疑忌。如此日久,北武必生內亂。我昊國便可得喘息之機。”  一番話聽得永樂帝眼神大亮。

  齊青嵐繼續說:“光我昊國對抗北武,力有不逮,可與南楚結盟。南楚與北武雖有太白山脈相隔,東面與北武有我昊國相隔,受北武威脅較小。然唇亡齒寒,青州西北部已落入北武之手,南楚與北武之間,只剩我國的武威郡相隔。而可怕的鎮南王府,就在武威郡旁。臥虎之畔,何能安睡。涼國當年怎麽轉道武威郡侵伐南楚的,赤焰軍如今就能怎麽攻進去。對我昊國被侵一事,南楚不可能做壁上觀。

  如今南楚朝堂注意力放在勳貴派系與文臣派系的儲君之爭上,關注這邊的人不多。我國需派使臣拜訪南楚,陳述厲害,引起南楚朝堂重視。南楚朝堂勳貴系的大皇子擁有軍方支持,文臣系的六皇子有朝堂輿論支持。可暗中與缺乏軍方力量的六皇子聯系,以我國的武力支持為誘,獲取他們的幫助。有南楚聯盟,抗武就更有把握了。”

  永樂帝聽得熱血沸騰擊節而歎,旋即疑惑得看向齊青嵐。這個兒子從來都是唯唯諾諾,呆呆傻傻的,什麽時候變得這麽有謀略了,許是別人教的。但是看他今天落落大方、胸有成竹的神情氣質,和往日判若兩人,且侃侃而談、反應機敏,看著又不像是別人硬塞給他的見識。

  永樂帝有意識地又與齊青嵐深談了一些見解看法,才慢慢確定,這個兒子是真的有見識,有膽魄,別人教,可教不到那麽細。

  永樂帝終於忍不住問齊青嵐,為什麽平日裡都不見他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齊青嵐默了半響,回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國有儲君,自當強乾弱枝。兒臣出身寒微,不敢與太子爭輝。”

  永樂帝聽出了齊青嵐話裡的意思,然而他也不知該說什麽好。他無力約束皇后,皇后淫威之下,竟讓自己兒子壓抑至此,可見平日裡皇后背著他,做了多少傷天害理讓人害怕的事。而這事,也有他這個優柔寡斷且不夠關心孩子的父親的責任。

  永樂帝歎息道:“皇兒往日裡受委屈了。是我這個當父親的沒有照顧好你們母子。如今你雖然要出質了,但是父皇會盡力保護你們,補償你們的。”

  齊青嵐拜道:“父皇心懷天下,因此無暇看顧兒臣,兒臣從未怨過父皇。兒臣此去關山萬裡,從此不能盡孝膝下,還望父皇保重身體,千秋萬代,福壽綿延,兒臣在他國才能放心。兒臣不在,兒臣的母親還望父皇多多照拂。”

  永樂帝道:“蘭嬪是朕的後妃,也是你的母親,朕自會好好待她,你且放心。”

  齊青嵐再拜後告退。

  退出風荷殿後,齊青嵐滿臉堅毅,臉上再無半點悲戚軟弱之色。

  既然退讓換不來平安,既然已經被逼到了做質子的地步,自己也實在沒有什麽可怕的了。形勢所迫,依一向膽小寡斷的永樂帝的性子,出質北武之事已難改變,那就乾脆不求情,還能賣個好,給永樂帝留個好印象。

  今日面聖,博取同情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要讓永樂帝看到他的價值。在皇家,骨肉親情不重要,同情換不了他們母子的平安。只有全力出擊,展示出自己的價值,才會真正引起皇帝的重視。

  太子無能暴虐,不足以繼承大統,這點皇帝是很清楚的。只有自己這個兒子非常優秀,能夠給日漸衰微的東昊帶來希望,才能讓永樂帝下決心支持他,保護他,想辦法將他從北武帶回來,甚至,將那最高的位置留給他。為了這個,他願意冒這個險,站上舞台,與太子一黨展開對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