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393章 又謀劃什麽
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節...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麽

 范縝知道自己是替司馬光扛雷了,可還沒得推脫。

 不說他與司馬君實的關系,就說這差事,也不是可以推脫的……這不是擢升,推一下可以提升名望,這是關乎國朝的大事。

 “富相,出使大理朝廷是怎樣的章程,還請富相明示。”

 范縝很清楚這是沒名堂的事。出使?跟誰談去?

 國朝冊封的大理王姓段,估計等不到他到了大理,段家就被高氏滅了。

 而朝廷是絕不會承認高氏的合法性的,也就是說,他不能跟高氏談。

 偏偏礦城是被高氏圍困了。

 這根本就是胡鬧嘛!

 可這話他不能直接說富弼,這不是朝堂,這是富弼的內宅,說是來請教的,還不如說是來發牢騷的。

 “子正,莫擔憂。如其說遣使,不如說是緩解官家與君實的爭辯。在我看來,最終朝廷還是會派兵……”

 “富相,這……”

 這跟朝堂的議論不一樣呀!

 政事堂與官家集議已經在朝堂傳成風了。

 官家絕不接受要挾,還說永遠不再接受要挾。

 而司馬君實以聖賢之道說服了官家,暫時觀望,視事態進展再做決定。

 因此,才有了遣使大理的決策。

 現在富相又說必定會派兵,這又是何必呢?多此一舉。

 “你只需趕往大理,路途遙遠,曲折坎坷……”

 這…~范縝不傻,瞬間明白了。

 遙遠的旅程,這一路誰又能確保不發生意外?

 問題是這朝廷到底為啥多此一舉呢?

 朝臣、相公、政事堂、官家……范縝明白了。

 朝廷純粹是為了司馬君實,也是為了政事堂,更是為第一次政事堂與官家的交鋒,能阻礙一下官家。

 這樣真的好嗎?范縝不確定。

 這樣真的好嗎?富弼也不確定。這是政事堂不約而同默認的做法。

 富弼敢肯定,他們幾個人的作為,官家看的清清楚楚,並且還配合著他們這樣耍心思。

 富弼感覺官家肯定有後招,可就是想不出會有什麽後招。

 出兵是肯定的,所有人都認同,除了司馬君實有點執拗,誰都知道最終還是要出兵。

 不說銅鐵礦對於朝廷,就說其中涉及多少朝臣的收益,也絕對是一邊倒的意見。

 至於現在朝堂的議論,富弼早已經習慣了…~政事堂沒有秘密,集議也沒有秘密。

 在保密這一點上,只有內苑有了更大的改觀。

 可富弼想不通,這次集議會是誰宣揚出去的?

 這一次的集議內容,對政事堂所有人,都沒有任何好處。

 東川礦城的性質,決定了這次集議內容外傳,只會導致政事堂被朝臣孤立,讓官家與臣工統一戰線。

 官家是最討厭這種漏風的集議狀況的。而政事堂這一次攔了一下官家,結合以往的故事,傳出集議內容的也只有政事堂了。

 會是誰?

 在攔官家的過程中,確實是司馬光主力,可司馬光的人品,富弼還是相信的,絕不會玩這些貓膩。況且,司馬光對於武將和礦城的言論,傳出來並沒有好處。

 韓琦?還是文彥博?歐陽修是肯定不會,那也是一個真正的君子,還是靈活和變通強於司馬光的君子。

 按理說,傳言對誰最有利,誰便是傳言的最大嫌疑人。

 可集議的幾人,富弼根本看不到對誰有利。

 官家厭惡這這點不說,就是集議內容有損於官家聲望的事實,官家也不會宣揚。

 想不通……富弼只能走著看了。

 ……

 “臣嘗聞先賢尊生靈為本,敬生命之義,是為賢也。今司馬君實,不恤十萬子民處於危機之境況,不顧國朝威信被邊陲小國挑釁,以何談聖賢?……”

 就是呀,你司馬光連子民性命都不管,好意思借聖賢的口說教別人嗎?

 趙曦看到這奏折也深以為然。

 “司馬君實曾主邊事,將無教化之武將送於西夏騎兵之蹄下,本以為司馬君實乃是無知於兵事,如今看來司馬君實乃視武將為眼中釘,故意而為之。”

 “想當年,龐老相公多番維護,不惜自身受罰而為司馬君實開罪,乃因龐老相公以為,司馬君實讓將士傷亡乃無意之錯,如今看來,司馬君實乃是有意為之……”

 這就有點狠了,這是要置司馬光於死地呀!

 戰時陷害將士,作為我方主官,故意讓將士深入險地,這是有裡通外國嫌疑的。

 當然,趙曦不會真想司馬光有這可能。司馬光雖然迂腐,那也是一個迂腐的正人君子。

 這奏折已經是單純為找司馬光的麻煩了。

 “陛下南征之前,國朝錢幣混亂,銅錢、鐵錢、交子在國朝易貨時,紛雜繁亂,更有甚者以物易物。”

 “南征之後,以籌建礦城為基點,整頓國朝貨幣,制定貨幣之製,統一貨幣度量。如今司馬君實言及舍棄礦城之論,不單單是置十萬子民而不顧,更是禍亂國朝貨幣體系的行為……”

 這幾天的奏折,歸納起來基本上就是這三類。

 一是從聖賢入手來反駁司馬光,二是把司馬光早年的錯誤拖出來再說說一遍,三是真正從礦城的作用來指責司馬光的言論。

 不是一兩個,甚至不是十來八個,是幾十上百的奏折在向司馬光開炮。

 是不是有點狠了?把集議內容傳出去,趙曦有一個目的是想看看礦城的獲利者,是否會站出來。

 確實是站出來了,這還沒幾天,就已經有了要把司馬光打趴下的意思了。

 “官家, 安南提高了稻米價格,並於廣南西路太平寨、特磨道增加了守軍。並未異動,僅僅是增兵。”

 “大理段氏節節敗退,高氏兵馬已步步逼近羊?咩城。估計不出三月,高氏將篡位。”

 “礦城岌岌可危,原本高氏圍困,還容許礦工進出,如今已經全面封閉。據礦城探事奏報,目前礦城已停工,全礦皆兵……”

 老陳琳還是皇城司的頭子,新皇不讓他離開,已經算是三朝了。他還想說說段貴妃來著,可新皇的性子他了解,肯定不會讓內苑來影響朝政。

 陳琳總覺得這次官家表現的有些異常。陳琳是看著官家一步步成人的,並且官家做過的所有事,陳琳一清二楚,甚至先皇不知道的,他都知道。

 這一次被大理高氏和安南挑釁,現在朝堂的處置,根本就不是官家的風格。

 難不成登大位後官家會轉了性子?陳琳不信,總覺得官家在謀劃什麽,只是他看不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