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392章 我不接受要挾
沒有議定?

  趙曦想了想也對,對於政事堂而言,目前大理這邊得到的奏報是圍困,並沒有攻打。

  高氏也應該沒有要攻打礦城的意思,無非是想避免工坊城的守兵參與大理內亂。

  這點暫且不說,倘若真的有安南介入,高氏目前不攻打,並不意味著會一直這樣。

  趙曦明白,高氏在等安南的行動。

  十幾年了,南征的痛他們估計忘記了,還是說自覺可以跟大宋對抗了。

  痛揍西夏的事應該傳到大理了,安南也應該知曉了,趙曦想不明白誰給了他們的膽子,還敢惹事。

  三年不動刀兵嗎?還是說與西夏的戰爭細節他們清楚了,知道國朝是借助了車輪炮和戰車。

  難不成高山密林就可以讓他們囂張?

  “備戰吧!”

  趙曦不認為僅僅是大理內亂,也不認為高氏僅僅是以十萬子民要挾。

  礦城的利益,與安南糧食交易的不平等條約,這才是高氏和安南做小動作的原因。

  至於有沒有再一步的想法,估計要看國朝的反應。

  “官家,先皇大行,三年不動刀兵乃是孝道之本!萬萬不可在守孝之時言兵事,此乃暴君桀王之為!”

  說起來趙曦對司馬光是有相當好感的,不為什麽,就為他那個流傳千古的砸缸,還有資治通鑒的編撰。

  一個能撰寫史書的,應該明得失,知變遷,而不是如此守舊古板。

  聽到司馬光這番話,他極度懷疑後世資治通鑒的真實性。

  “司馬諫議,我聽說戰事武將丁憂可奪情……”

  “武夫缺失教化,丁憂是否奪情與其名聲無礙。”

  去你大爺的!趙曦這時候是真想破口大罵了。

  惱怒並不是因為司馬光打斷他的話,是那句:武夫教化缺失!

  想當初龐籍因司馬光在西軍失誤而受貶黜,本以為只是戰術布置的問題。

  現在看來,這司馬光可能從心底的就對將士們鄙視。沒被打黑槍就算幸運了。

  “國朝也有執宰奪情的故事,又當何論?”

  趙曦的語氣已經冷了,沒一絲情緒在裡面。

  “貪戀權勢之徒而已!恪守孝道乃君子本份。陛下初登大位,萬不可因小失大,為區區財貨之事而玷汙名聲。”

  “以勢欺人本就非君子所為,當年陛下親征,以兵威於他國據飛地,已經遠離聖賢之操守了。”

  “據他國之地謀財,雖緩解國朝缺銅之弊,但對陛下聲望有弊無利。”

  “如今,不論高氏是否篡逆,大理是高氏執掌還是段氏執掌,均為大理本國之事,國朝無權乾預。”

  “高氏圍困礦城,陛下應借此時機,從礦城抽身,以成全陛下聖君之名!”

  “況且,礦城並非朝廷之礦城,乃商賈之礦城,非國朝疆域,也非國朝城池。因商賈之城而動用國朝之兵,名不正而言不順!”

  趙曦突然覺得有點無趣。剛才那一陣惱怒突然消失了,一點沒有了。

  確實,司馬光是通曉古今的人物,有根有據的,通篇都是在為將趙曦打造一個千古聖君考慮,從心底想以身作則,鑄就一個大同世界。

  這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也是一個適合做學問的人,並不是一個政客。

  他有理想,有抱負,有自己的理念,並且堅信自己理念的正確性。

  跟這樣一個不準備食人間煙火的聖人爭辯,趙曦都覺得自己庸俗了。

  富弼有點不明白官家這情緒的轉換。

  本以為官家會發火的,甚至會因此貶黜司馬君實。沒想到等司馬君實長篇大論的結束了,官家的情緒又恢復了那種雲淡風輕。

  在富弼的概念裡,官家從孩童時,就表現出了他一往無前的銳氣,偏偏在即位後與政事堂的第一次交鋒,如此圓潤了。

  這這麽可能?

  如果說皇位能讓人轉了性子,即便有,富弼也不覺得會是官家。

  “你們怎樣認為?”

  趙曦不再接司馬光的茬。這樣的爭辯,不管結果如何,都不會改變他的理念。

  如其浪費口舌,還不如直接忽略,那怕讓司馬君實老先生認為自己被他說服了也無所謂。

  官家屈服了?怎麽可能?這是第一次交鋒呀,倘若開了這個頭,以後這類紛爭會很多的。

  不可信!除了司馬光,富弼韓琦幾個沒一個心裡踏實的,總覺得官家又要謀點啥。

  “官家,司馬君實所言也並非無道理,但礦城之於國朝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富弼是宰相,沒人說話時,他得把話接過來。

  不過即便是接話,也相當於是廢話,兩可。

  “是否用兵,應根據事態進展而定。”

  文彥博認為這才是官家所想的。

  官家說了備戰,而不是派兵,也就是說並沒有決定策略,需要看安南的反應以及高氏的下一步行動。

  “如此一來,礦城的十萬子民處於危機當中,朝廷不能置之不理。”

  “官家,老臣以為或許可遣使南下,不論是為段氏聲援,還是為十萬礦城子民計,都可以代表國朝一種態度,以此震懾高氏不可肆意妄為。”

  很扯淡,震懾,從來就不是靠嘴皮子的。

  不過欣慰的是,除了司馬光, 其余幾個倒也沒再高談闊論,好歹有些務實的意思。

  至於如何做,趙曦肯定是會出兵的,不管政事堂最終如何反對。

  “官家,遣使大理與觀望事態並不矛盾。朝廷可密切關注礦城與安南的同時,先行遣使大理……”

  也算吧,韓琦說的並不影響最終出兵。

  “聽聞司馬諫議有出使大理經歷……”

  “官家,邊陲小國混亂之事,堂堂宗主國無須重臣出使,由鴻臚寺遣一小臣斥責即可。”

  富弼聽到官家提到司馬光有出使大理經歷,趕緊把話接過去了。

  官家終歸還是沒圓潤了,謀反主審就把司馬君實放爐子上烤過一遍,這一次出使大理,又要烤司馬君實了。

  這是要往死裡坑呀!礦城利益有多複雜,誰不清楚?

  韓琦幾人也是一陣冷麻……司馬君實沒長記性,官家也同樣沒留一點情面。

  “哦……富相以為隨便遣一小臣即可?”

  “可以!”

  “準了!不過有一點,也是底線:我不接受要挾,從今往後,我大宋不接受任何要挾!”

  “就如司馬諫議所言,君子之道,君子之為,沒了氣節,根本無從談君子!”

  趙曦說完,直接拿起了案桌上的奏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