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啟航,請喜歡本書的朋友們,以推薦票、收藏支持)
第二天,放學後!柴令武被叫去了甘露殿!
當他看到裡頭的陣容時,第一個念頭是掉頭就跑、逃之夭夭。
因為正殿之內,不僅有李世民,還有房玄齡、魏征、岑文本、孔穎達、李靖、侯君集、李績、柴紹、李道宗、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等重磅人物。
這物人物盡數在列,明顯是在商議國家大事,他一個小孩子亂入幹嘛?
“鬼頭鬼腦幹嘛,只等你了,進來吧!”李世民笑道。
柴令武暗自叫苦。
等我幹嘛?我一不吃國家俸祿,二不擔任國家官員。
“拜見聖上,見過諸位叔伯、父親!”無奈,柴令武隻能硬著頭皮入殿,畢恭畢敬的挨個問好。
李世民笑道:“免禮!”
其他人亦是點頭示意,隻有柴紹危襟正坐,一臉不苟言笑的嚴肅表情,異常穩重沉穩的無動於衷。
柴令武心頭一歎,早知自家老爹在此,就不來了。柴紹雖不迂腐,但注重禮儀得變態,要求他一言一行要達到古人的標準!
反正就是走路不能踩死螞蟻,要抬著頭、挺著胸,目光要平視……連腳步邁的也都要一樣的大小,不能超過范圍界限。
柴令武素來無拘無束。可偏偏攤上了這樣一個老子,因此每次面對他時都必須一絲不苟,一舉一動隻能嚴格遵守規范來做。也隻能表面一套,背地裡一套。
李世民見到柴令武這樣一個狂生,遇到柴紹就像是老鼠見到了貓,心頭直樂。
“讓你來呢,就是讓你就著武舉、武院發表你的看法。這畢竟是你的創意,想必心中有一定的腹稿吧?”
對於這些心腹重臣,李世民倒是沒有隱瞞,直接將武舉、武院的創意之主供了出來。
眾人均為錯愕!顯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
“我不知道大家的疑點在哪兒,所以無從說起!”柴令武沉吟一會兒,道:“我建議采取問答來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麽疑問,擺開來說!等問題解決了,大家想要了解的也就躍然紙上,最後稍作整理,那就是一個完美的執行方略。”
他這話音一落。
眾人互望了一眼,眼中皆存有驚訝之色。
一般來說,都是由臣子擬好了奏疏,然後由尚書省過目,最終上報皇帝,由皇帝批複。
簡單也省事,但弊端就是有所疏漏!
而柴令武這種以問答式來議事的方法,明顯比奏疏涉及面廣,解決的問題多了,好處自然也多。
“朕的第一個問題是武舉需要設立什麽科目?”
“大唐軍隊有什麽兵種,就設立什麽樣的考核科目。”柴令武看著這一堆名臣名將的目光,仿佛在看一堆廢物。
眾人順著柴令武的思路一想,李世民這個問題的答案立馬顯現。
騎兵考騎術、騎射、騎戰;弓弩兵考步射、平射、臂力,陌刀軍考臂力,斥候兵考目力、箭術、靈活……
登時,一個個老臉通紅,臊得慌。
“人無完人,箭術好的人,騎術未必好,臂力強的未必箭術好…未免錯過專長人才…因此,我建議每個項目均可取士十人、百人!然後由這些人,通過比拚綜合能力,決出武舉的前十強。”
話說開了,柴令武倒是有了思路。
他繼續說道:“以上,乃是取將之法,至於取名將之法,我的觀點是‘先之以謀略,
次之以兵法,三之以行軍布陣,四之以應變,後之以武藝’。” 李世民、房玄齡、李靖、侯君集、柴紹等人聽了眼中各自一亮,若有所思。前者求教道:“為何要把武藝放在最後?”
柴令武道:“就拿三國時期的周瑜來說,他如果與曹操的夏侯淵等將單挑的話,估計一合就死,但是他在赤壁之戰中,讓曹軍灰飛煙滅。還有陸遜,也沒有關於他單挑的記錄,但是他在竟陵之戰中將蜀軍一把火燒了個乾淨…由此可見,將與帥的作用還是有著巨大區別的…”
柴紹點道:“是夷陵之戰”
柴令武揮手道:“將就吧,反正都是陵!別打岔。”
柴紹臉色一黑,一臉嫌棄表情。
眾人暗笑不已。
這種實實在在的事情,能將就嗎?
“將、帥的考核科目必須區分開來。畢竟學無止境,且人生又太過短暫,一個人一輩子能在某一個領域中取得輝煌成就已經很不錯了。你不能要求一個帥才精通十八般武藝,也不能要求一個猛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人生啊,太他NND的短了。”
柴令武托著下巴,頗有一種看破紅塵的滄桑味道。
眾人一頭黑線!
太扯了!若是那些僧人道士說出這麽一番話,他們倒是覺得正常,但是從柴令武這麽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人口中說出,怎麽都讓人生出一種詭異的味道。
“呵呵……好個有趣的小家夥。”房玄齡樂呵呵的說道:“你能文能詩,又寫了一手連永興公(虞世南)歎為觀止的絕妙書法,還精通武藝。如此一來,你之前的話豈不有自相矛盾之嫌了?”
柴令武洋洋得意的說道:“我是得天所賜、天賦異稟、絕無頂有的天才啊!房伯伯拿普通人與天才比,太不公平了。”
眾人東倒西歪、人仰馬翻!
這得有多不要臉的人,才能說得出這番話?
柴紹冰塊兒一樣的臉上也是肌肉一陣抽搐。然後雙手捂臉,擺出一副我不認識他,他不是我兒子的樣子。
房玄齡看了李世民一眼,呵呵一笑,似乎在說:遇到敵手了吧。
柴令武卻是淡然自若:“科舉取士之後,朝廷往往就委派為官,主一地之政。對這做法,我是不讚同的。”
眾人又是一呆!
李世民道:“為何不讚同。”
“文章寫得好、詩詞填得美!並不表示他具備治理地方的能力。與寫得一手花團錦簇的文章的清淡客比,老百姓更需要實實在在辦實事的官吏。”
“這些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或許具備主政一方的潛力,但是在之前,他們成天閉門讀書,沒有絲毫為官的經歷,這樣的人貿然下放到地方,根本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所以,我的建議是,取士之後,先由吏部培訓他們治理一方百姓的常識,等他們懂了,再下放為官。至於不適合為官之人,直接放他們回家得了。”
“聖上,柴賢侄旁征博引,將兵事上‘紙上談兵’用到政務之上,臣認為非常有道理,培訓一事也非常有必要。但是放歸之事,會導致朝廷有出爾反爾之嫌,從而敗壞了朝廷之名。依臣之所見,可以給他們安排一些閑職。”
面容方正的魏征越眾而出。
柴令武反對道:“魏大人此言差矣,聖上即位之後,為排眾議的裁員裁官、精簡乾吏,為的是什麽?一是裁撤無意義、無價值、無能無作為的官員,從而避免沒事鬧事,有事相互推卸責任之事;二是減輕了財政的負擔。”
“科舉乃是國家選拔人才之平台,以後會延續下去。如果留下這些不會為官的清談之士,年長日久之下,這些人就會逐漸增多,最終還是演變為亢官亢員,從而給朝廷的財政造成極大的壓力。這些人既然不能造福百姓,朝廷憑什麽用百姓上交的賦稅去供給他們?”
“朝廷經過裁員裁官,總算是實現了實乾之風,若是現在放松了選拔官員的關卡,百年之後亢官亢員這種現象肯定會卷土重來。”
“亢官亢員這種現象,大多數的王朝都選擇了聽之任之,以免動搖根本。但就是這聽之任之的做法,到了真正危害國家的時候,已經無從處理了。 很多弊政其實就如人的身體一樣,有小毛病的時候不注意狠不下心來處理,等到威脅到身體,想要處理卻來不及了。”
“現在的大唐是一個破繭重生、冉冉上升的全新王朝,而本朝各種制度很有可能被後世之君奉為鐵律,奉為不可刪改的祖製。因此,大家在製訂制度法規時,不僅要考慮本朝,還必須要考慮到百年之後的天下!”
“科舉的各種章程尚未完善,取士之用也是時斷時續,這正是定出鐵律的最佳時期,根本沒有出爾反爾之說。隻要百姓擁護,那麽,區區幾個清談客的閑言雜語在人們的汪洋大海中根本掀不起一朵浪花。”
“這……”魏征也不知如何回答。
李世民“哈哈”大笑了起來:“令武言之有理啊。魏愛卿,你還有何話可說?”
見魏征吃癟,這位平時沒少受這頭倔牛的氣大唐皇帝,他心情竟然格外暢快!
魏征怔了怔,張了張嘴,無可奈何道:“臣無話可說!”
“你繼續!”李世民向柴令武一揮手,心情舒暢。
柴令武道:“科舉取士,既有吏部加以培訓,那麽,通過武舉選拔出來的人,同樣需要強化培訓。”
李靖點頭道:“沒錯!這世上‘紙上談兵’的人實在太多了。”
柴令武道:“通過武舉考核出來的人才,可以當成武院的生員,經過學習一段時間後,再量才而用。”
現在的大唐,經過李世民雷厲風行的裁員裁官,初步形成了實乾之風,而柴令武現在要做的,就是借機推動李世民把這種風格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