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皇帝萬歲》1些想說的話(上)
  有些東西憋在心裡很久了,很想說出來與大家共勉。
  本文分上下篇,都是些閑七雜八的私貨,沒興趣的朋友推薦跳過這兩章不看!
  本書作者——天魔劫火
  寫給親愛的讀者:一些想說的話
  今天看了一眼本書的作者後台,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連續更新120天了,
  洋洋灑灑寫了快四十萬字,我自己都特麽的驚了。
  這還是我頭一次堅持一件愛好這麽久,
  這也證明了我對寫作的熱愛絕非一時激動,而是我決定畢生堅持的,一件非常有益的興趣愛好。
  我想聊一些關於自己成長的記憶,同時也能解釋出,我寫這本另類小說的原因。
  首先,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到我的扉頁寄語。
  這本書是獻給一位和我興趣愛好極為相似的摯友——聶先生。
  他是我的初中同學,我們兩個都是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家夥,(兩個中二病資深患者。)
  我倆自封為超凡脫俗的雅士,整天蹲在角落裡玩些別人看不懂的東西,
  其實在別人眼裡,我們就是兩個奇葩的怪客。
  那時候,班裡的同齡人都在追港台歌星。
  當時最火的要數還處於小鮮肉狀態的周傑倫,(麻痹,不小心暴露年齡了!QAQ)
  同桌的學霸妹子每天都翻看明星雜志,挨個親吻上面的小鮮肉頭像,並且說自己長大後要嫁給明星,不斷鄙視長得醜的男生,(比如本肥宅。)
  男生呢,大多喜愛NBA球星,其實我挺不理解的,你說你在操場的水泥地上打球,買那些室內地板專用的球鞋乾甚?
  某些男生因為喜歡科比(黝黑蝸殼!),他們不惜逼著父母去買1500多軟妹幣的昂貴籃球鞋。
  (PS:當時的工薪階級父母,每月工資只有一千多,家裡有桑塔納轎車的就可以稱作土豪了!)
  我和聶先生呢,我倆非常牛逼,當然和這些俗人不一樣啦,我們的興趣廣泛得多,也牛逼的多。
  首先我們是暴雪死忠粉,當時還沒有幾個家庭有電腦,想玩PC遊戲只能去電腦房玩!
  看清楚了!是電腦房,不是網吧!因為當時都沒有網吧這個概念!
  《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等暴雪神作深深震撼了我倆,大大開闊了我們的眼界。
  為了用局域網打一局星際,我們不惜跑遍全市的電腦房(因為每個電腦房最多只有五到十台機器,想玩只能排隊等著!)
  好吧,我這老毛病又犯了,越說越歪,怎麽扯到遊戲上了?
  書歸正傳,說說和這小說相關的愛好吧。
  我和聶先生是街邊報刊亭的常客,一直在閱讀諸如《兵器》《世界軍事》《軍事史林》等軍事相關雜志。
  盡管我倆都是和平國家,治安良好的大城市裡的吊絲男,每天討論的話題卻總離不開軍事,
  喜愛的話題包括:
  小鬼子的大和戰列艦與美國佬的依阿華戰列艦誰牛逼?
  德軍虎式坦克和蘇聯IS-2坦克哪個比較強?
  討論的過程甚為專業,甚至能把不同部位的裝甲厚度標出來,還能畫出頗為準確的結構圖。
  當時入了一個不得了的軍宅巨坑,那就是塑料模型!
  給你們感受一下,當時的中學生每天中午飯錢只有5塊錢!平時的零用錢超過20都算大款!
  而我和聶先生兩人竟然成功攢了三百塊多塊錢!
  買了日本田宮品牌的坦克模型,還是特麽的帶金屬履帶和蝕刻片的高配版本!
  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這是特麽的真愛!
  (老子就曹了,當時這麽餓著也沒把老子餓瘦了,WTF?)
  除了一戰二戰,聶先生一直都在極力向我推薦拿破侖時代的戰爭,想要帶我入坑。
  而我卻對此缺乏興趣,所以他就給了我一盒盜版的VCD碟片,
  裡面共有兩張彩色印刷的光盤,在當時這包裝算是牛逼的不行。
  二十年過去了,我到現在都還珍藏著這盒VCD。(說是珍藏,其實說難聽點就是借了沒還給他,除此之外,我找他借遊戲碟片也一直沒還。)
  好了,開始劃重點了!這就是我寫此篇小說的原因!
  打開VCD,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滑鐵盧戰役》,是謝爾蓋.邦達爾丘克執導,羅德.斯泰格爾主演的戰爭史詩電影。
  影片講述了1815年,法國的拿破侖皇帝率領法軍,與英國的威靈頓公爵,在比利時滑鐵盧打了一場著名戰役。
  一開始我沒做什麽期待,可這部片子深深震撼了我!
  原因有三:
  第一,片中的戰爭大場面全是由真正的軍人,真正的戰馬出演!
  那種千軍萬馬衝殺的震撼,令人渾身發麻!現在電影裡的那些電腦CG複製人完全不值一提!
  第二,這片子令我真正感受到線列戰爭的魅力,軍隊史實還原的相當考究,有散兵陣也有密集的縱隊,胸甲騎兵的細節更是令人驚歎,兩支軍隊排成整齊的隊列,冒著隨時喪命的危險,在不足200米的距離上交火。
  每個指揮官都是貴族紳士,以極為優雅中的儀態在戰場上比拚著勇敢和智慧。
  第三,精美的對話文本,無論是拿破侖皇帝重新回歸法國構建百日王朝的震撼,
  還是威靈頓公爵在舞會上的淡然表現, 每一處都體現出劇本作者扎實的文學功力,真正還原了1815年的世界,讓作為觀眾的我置身其間。
  電影中最令我震撼的場面,要數滑鐵盧戰役當天清晨的法軍行軍。
  穿著華麗軍裝的擲彈兵、老禁衛軍、線列步兵排成密集隊形前進,金光閃閃的卡賓槍騎兵,銀光閃閃的胸甲騎兵走在側翼。
  當他們看到拿破侖皇帝的時候,成千上萬人一齊高呼:“皇帝萬歲!”
  這等氣勢,這等場面,是一個熱血的軍宅男孩無法抵抗的。
  就這一組震撼的長鏡頭,就已經足夠讓我墜入拿破侖戰爭的深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我開始瘋狂地購買相關書籍,多達30余本,
  每當我多了解一些線列戰爭的知識,我就多一分敬畏感。
  那時我才懂得,線列戰爭才不是那些軍盲口中所謂的什麽“排隊槍斃。”
  而是一門相當嚴謹、相當具有藝術氣息的戰爭學科,其影響深遠程度令人震驚,是當今所有現代化軍隊的初始藍圖。
  我們今天軍訓的立正稍息、走正步,和疊被子整頓內務便是源自於線列戰爭。
  這套理論的核心是紀律性與協調性,拿破侖戰爭中的名將們將這些要素發揮到了極致,
  借用《戰爭論》作者馮·克勞塞維茨的一句話:
  “奧斯特裡茲戰役(有相關老電影,強烈建議觀看!)是現代戰爭藝術的精粹所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