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美利堅之帝國崛起》第71章 瘋狂的年代
  1908年開始,美國人在貴州和四川大力建設工廠,截止到1909年年底,攀枝花共建設發電用水庫兩座,單台是3500Kw的水力發電機四組,每組四台,共計16台組56000Kw的發電量,足可滿足攀枝花鋼鐵廠前兩期的設計規模(一期電爐一台5噸;二期電爐四台,兩台5噸,兩台10噸),預計不僅能滿足四川鐵路的建設,還能有大量產能富余。

  當然,水庫沒那麽快建成,只是現在發電所需的機組和煉鋼所需的設備均已到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水庫建好,發電機組安裝調試到位,美國在華夏的布局就可以說完成了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和煉鋼配套的軍火工廠了。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以亨利為首的美國財團們並不打算在辛亥革命甚至一戰結束前建設軍火工廠,因為篤定德奧聯盟必敗,準備接收德奧大量二手軍工設備時,是花不了多少錢的。

  要知道德奧使用的武器裝備與英法兩國是不同的標準,到時候作為戰勝國的法國一定會為了清除德國的軍工企業而痛下殺手,可是拆除的德國設備對法國來說就是一堆廢鐵,就連收繳的德軍武器到時候法國人都不知道怎麽處理,這就是亨利等財團用廢鐵價收購的時候,直接轉移到華夏的話,絕對能掙出奶粉錢了。

  而從1918年一戰結束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中間二十年的時間,有了從德國拆卸過來的二手設備,相信能夠在華夏的大西南建設起足夠規模的軍工企業,即使不能達到前一個時代德國的軍工製造水平,只要達到一半,華夏軍隊的裝備水平就能提升至少一個級別;即使華夏軍隊的組織訓練不合格,吊打不了小日本,至少能比原本歷史上華夏一半以上的國土淪陷要強出太多吧?

  這是理想情況。亨利深知這個時代華夏的內鬥是如何的激烈,也知道那些軍閥們的操守是如何的草,但是,不管是增加華夏軍隊戰鬥力是拖住日本的主要精力,還是給日本帶去更沉重的損失,甚至於迫使日本提早對美國和東南亞的英法勢力動手,都是符合美國的既定戰略的。

  還有一點,亨利記得當年紅色軍隊巧渡金沙江時經過雲南會理,這裡距離攀枝花並不遠,如果到時候透露點消息,告訴紅色軍隊攀枝花有一個規模不小的軍火工廠的話,不僅能補充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彈藥,還能動員不少專業的軍工人才參加紅色,那麽未來的華北敵後戰場會出現什麽樣的局面呢?亨利表示很期待啊。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1908年、1909年、1910年都成為了歷史。1911年的到來,使得華夏的革命拉開了大幕!

  面對洶湧而來的革命大潮,不僅華夏國內陷入了黑暗前的混亂,就是國際上的列強們也是一片混亂,不知道該如何干涉華夏的政局。

  華夏太大了,土地面積上千萬平方公裡;國民人口數以億計,虎視華夏、覬覦這個龐大市場的國家太多了;距離世界政治中心太遠了,想干涉派軍隊過去太費勁了;歐洲分裂成兩大陣營,協調起來太吃力,而且歐美列強誰都不願意讓日本這個撮爾小國在華夏佔大頭,所以,在華的各國使節就尷尬了。

  歷史在這裡沒有走向岔路,依舊是袁世凱通過種種手段掌握了北洋軍隊到南方“平叛”的節奏,不過即使有了大量美國產軍火供應,北洋軍對武漢三鎮的進攻還是像原本歷史上一樣吃力,不過就是自身的傷亡比原本歷史少了一些。

原因說出來不值一提,美國人向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出售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向南方以張之洞為首的封疆大吏們一樣也出售了大量軍火裝備,在這個歷史節點上,雙方還是半斤對八兩。  一樣的7.92mm口徑製式步槍、一樣的11.43mm口徑的馬克沁機槍、一樣的75mm口徑的仿克虜伯山野炮(克虜伯授權生產,1903型野戰炮)。一樣的裝備,不管是哪個方面的軍隊繳獲了立刻就能用,還不用專門去找彈藥,因為彈藥也都是美國人生產的,一樣的口徑和纏距,不存在後世民黨軍隊使用的同樣是79口徑步槍,還得分圓頭彈、尖頭彈,美國人的彈藥一水的尖頭彈。愛用不愛用先放一邊,兩邊軍隊負責後勤的高興啊,第一是便宜,第二是省事,不必非得分清他給什麽,你給什麽,大家都一樣,按箱子搬多少就是了,省心。有那個多操心的功夫,還不如考慮如何多掙倆錢呐。

  不過這樣一來倒是有個好處,大家打起來就簡單了,挖溝吧,你過不來,我不敢過去。

  到底還是袁世凱的北洋體系軍隊訓練充足,辛亥革命中南方軍隊的訓練還是差了不少,完全是靠著一腔熱情在堅持。不過熱情能堅持多久呢?在上海的南北談判進入僵局,武漢遲遲看不到革命成功的果實,大部分的軍人都已經開始懈怠。就在這時,指揮進攻武漢的馮國璋奉命在武漢取得敲山震虎的勝利,於是利用革命軍的懈怠,發起了一次強突擊,一舉攻入漢口。

  歷史上馮國璋進攻漢口時,曾因為革命軍依托漢口的密集的街巷商鋪進行抵抗,怒而放火燒掉街道兩側的建築物,造成漢口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繁華的漢口幾成平地。然而現在因為革命軍的懈怠,無心抵抗馮國璋的進攻,漢口很快易手,沒有遭到重大損失。

  不過武漢三鎮的地形決定了馮國璋不可能一鼓而下,因為漢口和漢陽之間密布著河流和湖泊,倉促之間遇到攻擊,駐守漢口的革命軍敗退出鎮,在漢水邊上遇到漢陽革命軍的增援部隊,這才穩住陣腳,沒有被北洋軍打得一敗塗地。

  漢口戰敗,導致了武漢方面的民黨總指揮黃興主動去職,上海進行何談的民黨妥協。俗話說槍有多少,腰有多硬。民黨打了敗仗,在政治上失分就成了定局。

  袁世凱得以迫使大清小皇帝遜位,自己登上民國大總統(臨時)寶座,而轉正,就是那麽回事。

  放下華夏,因為大清的小皇帝發布遜位詔書已經是1912年2月12日了。下一個月,也就是1912年3月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簽署了反土同盟條約,巴爾乾國家對土耳其的聯合作戰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5月,希臘和保加利亞簽訂同盟條約。8月,黑山加入。

  同一時期,意大利借助的黎波裡和昔蘭尼加的利益受到土耳其的損害,與1911年9月對土耳其宣戰,爭奪土耳其在北非利比亞的權力,以實現新羅馬帝國的版圖,戰爭進行了一年多。1912年10月18日,土耳其承認戰敗,簽署了《洛桑條約》,意大利得到了利比亞。

  這一戰爭讓巴爾乾各國看到了土耳其的外強中乾,於是才有了反土同盟條約,巴爾乾各國對土耳其宣戰就卡在了意土戰爭快結束的時間點上,其中也未免背後有英法拉攏意大利的原因在內。

  《洛桑條約》簽署前,10月8日,門的內羅格(黑山)首先對土耳其宣戰,17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18日希臘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土耳其退出巴爾乾半島。

  放棄利比亞,對土耳其的危害還不是很大,利比亞除了沿海地區存在不少的綠洲,其余地帶大部分是沙漠,缺少工業資源(利比亞的石油是在1959年才開始勘探開發的),放棄了不心疼。但巴爾乾半島不一樣,放棄了巴爾乾,土耳其就成了亞洲國家(埃及此時已經成為英國殖民地),因此必須要打這一仗,至少要讓巴爾乾國家看看即便獨立,原來的宗主國也不是這些巴爾乾小國能惹得起的。

  巴爾乾戰爭爆發了!

  巴爾乾同盟各國在兵員數量和武器質量,尤其是在炮兵質量和軍隊戰鬥訓練水平上, 均勝過土耳其軍隊不是一星半點。再加上土耳其剛剛與意大利進行了一場戰爭,國內財政瀕臨破產,軍隊士氣低落,裝備損失嚴重;最重要的一點,意土戰爭中土耳其軍隊的人員損失嚴重,如果對巴爾乾同盟作戰,就必須重新開始動員,那麽新動員的兵員戰鬥力肯定極差。

  這場戰爭的結果,其實不打都能知道,但不打不行。不打,土耳其就將行經崩潰;打,還能用戰敗激發土耳其的民族情緒,還有機會東山再起!

  果然,土耳其在戰爭爆發後,連續遭到巴爾乾同盟的打擊,不斷戰敗,在保土邊境的土耳其第三軍和第四軍相序被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軍隊擊潰,在馬其頓的土耳其集團軍被塞爾維亞軍隊包圍最後投降,希臘海軍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愛琴海地區島嶼易手。11月28日,阿爾巴尼亞宣布獨立。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和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的共同斡旋下,土耳其在阿爾巴尼亞獨立後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簽訂了停戰條約。而原本就不滿土耳其蘇丹統治的土耳其青年黨不甘心接受失敗(因為損失的巴爾乾和馬其頓集團都是土耳其青年黨勢力最強的部隊),他們發動了宮廷政變,新成立的青年黨政府推翻了1912年12月份的停戰條約,再度與巴爾乾同盟開戰,不幸的是,即使青年黨上台、鼓動民族情緒,土耳其軍隊照樣屬於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不得已之下,青年黨政府在1913年4月再度停戰,5月簽訂《倫敦條約》承認失敗,失去了土耳其在歐洲的幾乎全部領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