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隋》第341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
劉霸是豆子崗義軍舉旗最早、威望最高、實力最強豪帥,此次南下,河北豪帥們會盟豆子崗,理所當然推舉其為盟主,但盟主實際上就是個東主,召集人角色。

 東萊水師進入內河水斷絕了義軍退路消息,首先傳到劉霸“盟主”手裡。劉霸急召各路豪帥共議對策。豪帥們頓時“炸了鍋”,後路給官軍斷了,雖不至於馬上陷入絕境,但眼前危機很嚴重,所以人迫不及待了,當即叫嚷要撤軍,要乘官軍水師還完全封鎖大河水之前,火速渡河返回河北。

 撤軍返回建議剛一提出就給否決了,這純粹是沒腦子想法,官軍水師憑借戰船之利,就足以渡河義軍殺得片甲不留,另外官軍水師主力到了陸地上也是一支精銳之師,如果這支精銳之師人數多達兩三萬,則號稱十萬大軍河北義軍必定不是對手,甚至全軍覆沒之危。

 現在撤回河北肯定來不及了,與官軍水師對陣也是自尋死路,所以劉黑闥認為,目前最好辦法便是與齊魯人聯手,三路義軍夾擊張須陀,先實力最弱一路官軍“吃掉”。

 劉霸當即提出質疑,當前齊郡戰場局勢對義軍十分不利,雖然從義軍角度來說,三路義軍已經包圍了張須陀,但反過來從官軍角度來說,則是三路官軍三路義軍分割包圍了,官軍佔據了優勢,接下來張須陀只要死守章丘,只要三路義軍拖在章丘城下,待但東萊水師和齊王楊喃從南北夾擊而來,則義軍必敗無疑。

 從已知軍情來推測,已經控制了大河水東萊水師,距離章丘城隻一百余裡,急行軍一天足夠了,即便東萊水師今天不登陸,明天肯定要登陸,所以不出意外,東萊水師最遲明天晚上就能抵達章丘戰場,向濟水北岸河北義軍發動攻擊。齊王楊喃在中川水戰場,距離章丘城大約三百余裡,假如緊隨李風雲之後殺到章丘城下,則最遲明後天也能出現在章丘戰場上。如此推算,三路義軍夾擊張須陀時間最多隻一天,若一天內未能擊敗張須陀,則三路義軍就不得不面對三路官軍反包圍了。

 “某現在隻想問一句,三路義軍聯手,握在一天內擊敗張須陀?”劉霸厲聲質問。

 劉黑闥搖手,示意劉霸稍安勿躁。

 “白發帥已經明確告訴們,雖然帶了近四萬主力進入章丘戰場,但依舊在中川水戰場留下三萬余人阻擊齊王楊喃,而齊王楊喃之所以進入齊魯戡亂,名義上是剿殺白發帥,實際上是想借此機會入主齊魯,控制齊魯。去年年底齊王楊喃就曾利用白發帥擊敗梁德重之良機,輕而易舉控制了徐州,此次必然如法炮製,再一次利用白發帥之手擊敗張須陀,繼而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齊魯。所以白發帥對章丘戰場推演是,東萊水師必定要支援張須陀,而齊王楊喃必定坐山觀虎鬥。隻待章丘戰場分出勝負後,不論誰贏了,最後都是傷痕累累,精疲力竭,根本就不是齊王楊喃對手。”

 劉黑闥說到這裡,抬手指向地圖上漯水河,繼續說,“昨日們依據白發帥對章丘戰局推演,做出攻防策略是,郝帥和某率軍陳兵於漯水一線,阻禦東萊水師可能來自大河方向攻擊,而劉帥、孫帥、李帥和石帥則陳兵於濟水北岸,與濟水南岸齊魯義軍攜手攻擊張須陀。”

 “現在這一策略依舊可用。東萊水師來了,切斷了大河水,但並不代表水師就一定會登陸,或者馬上登陸進入章丘戰場。”劉黑闥神態從容,自信滿滿,“據白發帥傳來消息,三月初四聖主已經離開東都北上遼東,開始第二次東征,也就是說,目前東萊水師主要任務不是戡亂,而是東征。據們得到確切消息,去年東征,水師大敗於平壤,四萬將士陣亡,只剩下兩萬殘兵敗回。很顯然,水師要參加二次東征,首先要補充兵力,其次,兵力補充後,要通過實戰演練才能提高戰鬥力,這需要時間,但距離水師渡海遠征日子已越來越近,水師統率來護兒和周法尚不可能大量時間和大量精力浪費在戡亂上。再說齊郡戰場上不但張須陀還齊王楊喃,戡亂兵力已經很多了,水師即便支援,投入兵力也十分限。”

 劉黑闥分析詳盡而精辟,豪帥們聽了之後緊張情緒稍松弛,但危機事實存在,敵雙方力量對比並不樂觀,而更重要是,因為戰局改變,豪帥們必須在接下來大戰中投入全部力量,竭盡全力,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但問題是,這一仗贏了又如何?不過是為齊魯義軍做嫁衣而已,面對虎視眈眈地盯章丘戰場齊王楊喃,河北人一毛錢好處都撈不到,這完全背離了大軍南下初衷,所以大家情緒非常低沉。

 “誰敢保證齊王楊喃不會在關鍵時刻進入章丘戰場?”劉霸直指要害。

 剛才劉黑闥對戰局分析都建立在白發帥李風雲所提供消息上,實際上現在誰也不知齊王楊喃是不是還在中川水戰場?是不是正在緩慢逼近章丘?這就牽涉到一個更為嚴重問題,白發帥李風雲是否值得信任。

 “誰敢保證白發帥真實可信?”

 劉黑闥不敢承諾,郝孝德也不敢,雖然去年年底們都曾在侯城見到過李風雲,並與過一番深入交談,知了突然渡河進入永濟渠戰場真正目,並且那時李風雲就警告過們,河北豪門為了自身之利益可能要對們下手,而渡河南下暫避則是唯一出路,結果證實李風雲預測完全正確,但此事牽扯到諸多河北豪門機密,還牽扯到李風雲個人身份秘密,所以劉黑闥和郝孝德在確切證據情況下,無論如何也不敢為李風雲擔保。

 就在這時,一個清朗而堅定聲音突然在大帳內響起,“某相信白發帥。

 眾人齊齊望去,驚訝地發現竟是孫宣雅。

 孫宣雅是位三十多歲風度翩翩白衣儒士,出自渤海望族,與劉霸一樣都是渤海郡名地方豪望,憑借殷實家境和頗具號召力貴族地位,混跡於黑白兩,野心勃勃,看到“風起雲湧”便順勢而起,妄圖“劍走偏鋒”,以暴力手段來實現“王侯將相”夢想。現在孫宣雅就自封“齊王”,是河北義軍裡唯一一個敢自封王爵豪帥,這一方面固然彰顯了孫宣雅雄心壯志,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孫宣雅囂張自大性格。試想出自渤海高氏高士達也不過自稱東海公,一個河北三等貴族也敢自封王爵,這不是囂張是什麽?

 渤海義軍以豆子崗最強,而豆子崗義軍以劉霸最強,孫宣雅只能屈居次席,兩人明爭暗鬥,各尋援手。劉霸援手就是平原人郝孝德和劉黑闥,而孫宣雅援手不但渤海鹽山一帶豪帥格謙,還齊人王薄、孟讓。

 王薄戰敗於張須陀後北渡大河避難豆子崗,就是源自孫宣雅接納,如果孫宣雅主動接應和物資上無私支援,王薄在窮山惡水般豆子崗如何生存?而孫宣雅之所以庇護王薄,不是因為兄弟義氣,而是想借助王薄之力南下齊魯發展。

 孫宣雅人在河北渤海,卻為何自封“齊王”?原因就在如此,豆子崗太小,渤海也不是稱霸之地,相反一河之隔齊魯不但富饒,更是自古以來王霸基業,所以孫宣雅早目光放在了齊魯,若想實現“王侯將相”夢想,就必須到齊魯發展,到齊魯稱王。可惜實力不夠,也渡河南下機會,幸運是,機會很快就來了,不但李風雲、孟讓等齊魯豪帥積極邀請王薄重返長白山,河北戡亂之勢也越來越猛迫使部分河北義軍不得不暫避鋒芒,於是孫宣雅便成為了南下積極推動者和謀劃者。

 然而,形勢突變,河北人在退路斷絕後驚慌失措,首先想到都是如何保全自己,而不是直面危機,在危機中創造發展機會,雖然劉黑闥分析和推演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大家緊張情緒,但東萊水師正在逼近戰場是事實,接下來唯傾盡全力拚死一戰,這觸及到了大家底線。大家南下齊魯是燒殺擄掠,是輕輕松松滿載而歸,而不是拚個死活,拚個兩敗俱傷甚至損失殆盡,那後果太嚴重了,不可接受。

 孫宣雅看到好不容易抓到手機會正在喪失,當然要站出來據理力爭了。

 劉霸冷笑,兩眼逼視孫宣雅,質問,“與白發帥何交情?”

 孫宣雅當即啞然。

 “既然與白發帥任何交情,憑什麽認定白發帥值得信任?”

 孫宣雅勃然大怒,白發帥大軍就在對岸,就在章丘城下,即將發起對張須陀攻擊,如此關鍵時刻,一群河北人卻在這裡爭論白發帥是否值得信任,太荒謬了。

 就在這時,帳簾掀起,一個布衣老者拄杖而入。

 眾雄慌忙站起,齊齊施禮。

 “老夫相信白發帥。”老者目視眾人,滄桑聲音雖然不大,卻回蕩在眾雄耳畔,“老夫保證,夠不夠?”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