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戰隋》第340章 齊聚章丘
三月初十日上午,王薄在戰場上佔據了上風,秦瓊退守城池,但城池堅固又如何?它既阻擋不了河北義軍強渡濟水腳步,亦無法河北義軍拖在城下,畢竟河北人目標是齊郡,是張須陀和主力大軍,而不是一座小小無足輕重章丘城。

 就在秦瓊絕望之際,張須陀帶主力大軍飛奔而來,打了王薄一個措手不及,而正在渡河河北豪帥劉霸,因為缺少了王薄在對岸掩護,面對官軍密集箭陣壓製,不得以隻好停止渡河。

 王薄勢單力薄,又連續作戰精疲力竭,看到河北義軍被阻擋於濟水北岸無法給以支援,而張須陀又傾力而來,殺氣盎然,無奈之下一口氣後撤三十裡,撤到了章丘西南方向台城。

 王薄急遣信使求助孟讓和左氏兄弟,詳告章丘戰況,請們火速增援,趕赴章丘戰場,與河北義軍夾擊張須陀。

 又遣使趕赴中川水戰場向李風雲求助,希望李風雲能分兵增援,如此則三路義軍夾擊張須陀,必能一戰而定。

 當日下午,張須陀以章丘城為“後盾”,沿濟水南岸擺下了阻擊戰陣,清晰地告訴河北賊,拚死也不讓渡河。

 就在張須陀依托章丘城和濟水河部署大軍阻擊河北義軍渡河之際,孟讓和左氏兄弟帶長白山大軍尾隨而來,陳兵於章丘城東南方向二十裡外高唐城

 黃昏時分,北海豪帥郭方預和秦君弘也率軍進入章丘戰場,屯兵於章丘城以東三十五裡小梁城。此城距離齊郡和北海界線瀧水隻幾十裡,一旦形勢不對北海義軍就可以急速撤回自己地盤,可謂進退無憂。

 當夜,張須陀召集帳下軍官,部署攻防之策,誓死一戰。

 各路義軍信使也在黑夜中往返狂奔。孟讓、左氏兄弟等長白山義軍首領在明面上還是很尊重王薄,主動詢問攻擊之策,而郭方預、秦君弘則擺出了一副與長白山義軍共進退姿態,甘願附翼於後,等待王薄拿出決策。

 此刻王薄焦慮不安,正在等待信使從濟水北岸返回。

 從戰局上看,河北義軍和齊魯義軍已成功包圍張須陀,佔據了戰場主動權,但實際上義軍已陷入被動,兩路義軍被濟水河這天然險阻分成了兩部分,而任何一部分兵力都無法對張須陀形成致命威脅,只能說對峙余,攻擊不足,這等於給張須陀拖住了,而張須陀之所以敢於以身為餌,置之死地,肯定不是抱破釜沉舟、玉石俱焚目,而是另倚仗。倚仗就是援軍,而距離張須陀最近援軍就是三百余裡外中川水戰場上齊王楊喃。

 王薄很清楚,目下章丘戰場基本上陷入僵局,指望各路豪帥傾盡全力拚死攻擊太不現實了。

 河北豪帥們目標可不是張須陀,而是擄掠齊郡,發展壯大,所以保存實力是第一要務,不到萬不得已情況下,河北豪帥們絕無可能不計代價渡河攻擊。齊魯豪帥們當然想誅殺張須陀,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最後結果是兩敗俱傷甚至玉石俱焚,豈不一無所了?豈不白白便宜了白發賊和河北人?所以齊魯豪帥們也不會不惜代價展開攻擊。

 大家都不願損失自己,都不願傾盡全力攻打張須陀,張須陀目就達到了,官軍佔據了主動,而義軍則岌岌可危,隨時都覆滅之危。

 因此現在唯一可以指望就是李風雲,如果李風雲信守承諾,分兵增援章丘戰場,讓義軍在兵力上取得優勢,則必能打破當前僵局,但由此帶來了另一個重大隱憂,李風雲分兵了,留在中川水軍隊是否還能抵擋住齊王楊喃攻擊?如果抵達不住,齊王楊喃長驅直入,直殺章丘戰場,則義軍必敗。

 十一日凌晨,河北義軍回復王薄,兩個對策,其一,為避免渡河時傷亡過大,另行選擇渡河地點,但風險是,官軍一旦獲悉河北義軍另找地方渡河,必然對齊魯義軍發動攻擊,力爭在河北義軍渡河而來之前,先重創齊魯義軍,然後再打河北義軍,如此兩路義軍必被各個擊破;其二,齊魯義軍不惜代價攻打張須陀,迫使張須陀不得不從沿河一線撤下主力,如此河北義軍可乘勢渡河,乘勢掩殺。

 王薄既憤懣又無奈。河北人要保存實力,無論如何都不願犧牲自己成全齊魯人,這也是人之常情,怨不得河北人,人家能渡河南下幫打張須陀已經很仗義了,只要先犧牲自己,就緊隨其後舍身赴死,還讓人家怎麽樣?總不能讓人家衝鋒陷陣,跟在後面搖旗呐喊?

 王薄以最快速度河北義軍兩個對策告之孟讓和左氏兄弟,結果如所料,孟讓和左氏兄弟雖然在明面上尊重,信誓旦旦地說唯馬首是瞻,但事關自身利益,真實面目就暴露了。

 孟讓和左氏兄弟以自身力量孱弱為由,婉言拒絕了。事實也確如此,王薄本身力量就小,而長白山義軍在張須陀圍剿下能夠堅持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人數是不少,但困守長白山,要啥沒啥,太過窘迫,缺錢糧缺武器,戰鬥力低,與官軍正面對戰肯定是死。至於北海義軍,剛剛舉旗不久,看人山人海,實際上中看不中用,戰鬥力遠遠不如長白山義軍,基本上就等同於一群烏合之眾。

 齊魯義軍實力弱小,如此劣勢下,還兵分三路攻擊,三頭土狗去圍攻一頭猛虎,這不是找死是什麽?

 河北人兩個對策都不可用,王薄無奈,回復河北人和孟讓等齊魯豪帥,暫時維持對峙之局,等待白發帥李風雲回應,若李風雲分兵增援,三路義軍夾擊張須陀,則大事可為。

 然而,讓王薄想到是,此刻李風雲正在率軍急速增援章丘。

 李風雲斥候早在初八日看到王薄渡過漯水就消息送了回去,初十日李風雲接到消息,斷定章丘大戰即將爆發,當即下令,調內府三個軍,外府第一到第五軍,孟海公帳下第六軍,單雄信第十七軍,約三萬七千將士,連夜起程,日夜兼程趕赴章丘。

 孟海公奉命留守中川水戰場,繼續與齊王大軍“激烈”廝殺。

 臨行前,李風雲密告韋福嗣、李子雄,請們密切關注章丘戰場,其言下之意就是擇機攻佔歷城。齊王既然來了齊郡,總不能一無所獲。

 又暗中囑咐孟海公,若齊王援軍來了,彭城董純到了,則撤離中川水戰場,兵分兩路,一路向長清、升城一線轉移,若形勢危急,則果斷渡過濟水河,進入四瀆津待命;一路則由孟海公親自統率,由歷城方向渡河進入鵲山一帶,相機接應章丘戰場上主力大軍。

 又遣使十萬火急聯系徐世鼽,讓其幫忙,馬上搜集百艘船舶趕赴四瀆津,做好大軍渡河準備。

 十一日李風雲在行軍途中再次接到斥候密報,王薄渡過濟水河,遭到官軍頑強阻擊,未能如願攻佔章丘城,未能給河北義軍渡河南下開辟一個安全津口。很快,孟讓遣使急報,張須陀舍棄了巨合城、平陵,撤離了博陵戰場,火速增援章丘,長白山義軍和北海義軍已尾隨北上。

 李風雲下令,加快行軍速度,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抵達章丘戰場。

 十一日,章丘戰場上,敵雙方緊張對峙。

 然而,就在這一天,周法尚指揮水師主力進入了大河水,逆水而上,直殺滴河、鹿角關一線,打算斷絕河北義軍退路。

 十二日,章丘戰場上還是風平浪靜,但這天下午,王薄接到了李風雲密信,聯盟主力正在趕赴章丘戰場,估計十三日凌晨可以抵達章丘城外,十三日中午可以向張須陀發起攻擊。

 王薄喜出望外,馬上遣使過河,與河北豪帥們相約十三日中午夾擊張須陀。 又急書孟讓、左氏兄弟,李風雲增援而來,相約共擊張須陀,請諸位兄弟務必信守諾言,關鍵時刻齊心協力,攜手殺敵。

 十三日凌晨,李風雲率聯盟主力進入章丘戰場,王薄、孟讓、左氏兄弟、郭方預和秦君弘聯袂相迎,共議攻敵之策。

 幾乎在同一時間,周法尚水師戰船進入滴河水。

 戍衛滴河津口義軍將士大驚失色,十萬火急南下報警。快馬疾馳,風馳電摯,一百余裡路程也只要一兩個時辰,再加上橫渡漯水時間,斥候終於在黎明之前這一驚人消息送到了河北豪帥們手上。

 最害怕最擔心事情還是發生了,訊息不暢消息不通惡果還是顯現了,河北人依據錯誤訊息對齊郡戰場做出了錯誤判斷,以為近期內能給予張須陀以支援隻齊王楊喃,哪料到東萊水師來得如此之快,河北人剛剛過河才幾天,水師就斷絕了們退路,可見水師早就在入海口待命,就等河北人渡河之後發動致命一擊了。

 接下來怎麽辦?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