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363章 去歷城
李風雲不再隱瞞,自己與齊王之間秘密關系、秘密謀劃做了一番詳細述說。

 在未來幾個月謀劃當中,河北人是不可或缺一環,因為不論是齊王還是李風雲,從這場兵變中牟利之後都要渡河北上,都要進入河北,雖然最終目標是太行山以北邊疆地區,是代恆燕,但若河北強力支撐,河北堅固大後方,就很難在北疆發展,將來若要稱霸天下,河北就是逐鹿中原前線,而能否贏得河北人支持同樣至關重要,所以,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齊王和李風雲都迫切需要河北人拉進來,拉到同一條船上,以便同舟共濟,如果兩大勢力繼續“閉門造車”,河北人扔到一邊,那就純粹是異想天開了。

 這是一個龐大謀劃,謀劃目標是拯救中土,是建立在對中土未來十分悲觀預測上,而利用即將爆發東都兵變牟取利益,不過是謀劃中“一小環”而已。

 李百藥父子、崔孝仁和崔九,還徐世鼽,再一次被震撼了。

 謀劃絕對不會出自李風雲,李風雲背後肯定一個龐大政治勢力,正是政治勢力對中土未來了悲觀預測,於是便擬製了這樣一個龐大拯救中土之策,而李風雲不過是策略執行者之一。

 現在回頭看看,李風雲突然出現在白馬,突然在芒碭山舉旗,突然殺進中原,正好可以解釋為拯救齊王,而等到齊王“逃”出東都後,謀劃便開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接下來齊王就要利用東都兵變,與聖主在政治上達成一些妥協,為自己北上邊疆抗擊北虜做好前期準備。等到南北戰爭爆發了,齊王恰好就在邊疆,正好可以建功立業,正好可以為自己鎮戍北疆打下基礎。之後齊王才算了自保實力,了與聖主和東都抗衡本錢,到那時假若中土局勢持續惡化,不可阻止地走向了分裂和戰亂,齊王便可以揮師南下,挽狂瀾於即倒,反之,若中土局勢漸趨穩定,齊王亦可割據一方,據北疆而自守,即便做不了皇帝,亦可做一個土霸王。

 從謀劃出發,齊王和李風雲現在都迫切需要河北人加入,需要與河北人建立一個三方合作盟約,而河北人代表無疑就是豪門世家,就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和趙郡李氏。考慮到將來齊王和李風雲都將在北疆發展,那麽距離北疆最近,就在太行山下博陵崔氏和趙郡李氏,無疑便是最佳合作對象

 李百藥選擇,趙郡李氏正在衰落當中,而若想重振趙郡李氏,這是一個千載難逢機會。如果說過去對李風雲可能信心,但聽到李風雲龐大謀劃之後,可以確定李風雲背後一股龐大政治勢力,而趙郡李氏若能與這股政治勢力結盟合作,對趙郡李氏未來必定難以估量好處,更重要是,謀劃若是成功了,齊王最終問鼎了,那麽趙郡李氏輔佐之功,足以幫助趙郡李氏重振輝煌。

 而李風雲在李百藥出現後,確了安置在齊王身邊私心。這首先可以解決李百藥個人問題,歷史上李百藥在東都兵變後就被調任江南會稽郡,名義上是因為江南叛亂太多,需要充實江南諸鷹揚,實際上就是李百藥前太子黨“流放”了。這場兵變中諸如李密等一大幫前太子黨都是兵變主要甚至是核心成員,聖主一怒之下,就尚存前太子黨余孽統統“流放”了,李百藥當然不能幸免。李百藥到了江南後,在動亂中幾次易主,最終杜伏威和輔公怙送上了“斷頭台”,讓李唐撿了一個大便宜,不費吹灰之力拿到了江南。現在李風雲心改變歷史,理所當然不會讓李百藥再去江南,但如何說服,如何安置,始終是一個難題,而機會在不經意中出現了。

 李百藥安置在齊王身邊,可以效加強雙方之間聯系,增加雙方之間信任,尤其在未來一段時間,局勢特別複雜、環境特別惡劣時候,李百藥不但可以做為李風雲特使,幫助李風雲行使盟約之權,積極參與齊王決策,竭盡所能讓局勢發展始終不偏離預定軌,還可以做為河北人代表,關鍵時刻在確保河北人利益情況下,給予齊王以支持,並積極聯合河北勢力,幫助齊王在進行政治妥協時,從聖主那邊贏得更多利益。總之,因為李百藥身份特殊,留在齊王身邊可以起到居中協調三方勢力作用,所以這一安排對三方勢力而言均是百利而無一害。

 李百藥權衡再三後,心思動了,了搏一念頭。從天命而言,齊王楊喃是名正言順合情合法皇統繼承人,雖然現在命運乖蹇,岌岌可危,但支持勢力依舊很多,甚至還為量身打造了拯救中土之策,而實際上也就是拯救齊王之謀劃,可見天命所歸,遠非人力可以抵抗,這天下該是齊王,其人想奪也奪不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只要選擇對了,一切皆可能。

 然而,崔孝仁卻無法選擇,做不了主。這件事過於重大,本來齊王是崔氏政敵,是對頭,是必欲除之而後快敵人,現在突然倒過來了,齊王不但不是政敵,反而是合作對象,是政治盟友,轉變太大了,顛覆性,直接與崔氏政治決策產生了正面衝突,對崔氏利益更是產生了無法估量影響

 崔孝仁面露難色,欲言又止。

 “某現在沒辦法拿出證據,齊王是否參加兵變,還需要們自己去求證。”李風雲很體諒崔孝仁,知難處,所以主動開口說,“某之所以告訴們這些秘密,只是讓們個選擇。至於們如何選擇,需要考慮多長時間,那是們事,而某馬上就要西進中原了,某要做事太多,但某時間已不足兩個月,不可能在此長期滯留。”

 “某去歷城。”李百藥斷然決策。

 崔孝仁心領神會。李風雲走了,李百藥去了歷城,那麽接下來崔氏就要與李百藥保持密切聯系,假如崔氏決意與齊王合作,代表崔氏出面依舊是李百藥,崔氏為防備萬一,即便腳踩兩條船,左右逢源,也會做得非常隱蔽,以免授人以柄落人口實。

 離開聯盟總營前,李百藥和崔孝仁悄悄拜會了河北大儒劉炫,雖然兩人僅僅是禮節性拜訪,但博陵崔氏和趙郡李氏聯袂出現在聯盟總營裡,這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

 接崔孝仁、崔九在徐世鼽陪同下,乘舟離開了聯盟總營。

 李風雲與李百藥父子又單獨密談了很長時間,而李風雲所做更深層次和更詳盡分析,尤其李風雲對東都兵變整個過程推演,讓李百藥對李風雲具體謀劃和各階段目標了更為直觀了解和更為深刻認知,讓對建立三方盟約以及達成三方之間具體合作了極大信心。

 當夜李風雲送走了李百藥父子,而與此同時,在大河水上,在崔鈺大船上,崔家三位重要人物之間爭論也了結果。

 崔鈺相信李風雲,而在崔孝仁和崔九看來,崔鈺信任很盲目,誰也無法保證這不是李風雲和齊王聯手設下陷阱。崔鈺很惱火,質問,崔氏什麽值得齊王和李風雲聯手設下陷阱?兵變爆發後,東都失陷,越王楊侗也就完了,損失最大是崔氏,而不是齊王和李風雲。

 崔孝仁同樣質疑,李風雲或許值得信任,但齊王肯定不能信任,因為齊王背後是以韋氏為首關隴本土貴族集團,而關隴人是山東人死敵,是與生俱來敵人。

 崔鈺嗤之以鼻,齊王已經被拋棄了,被徹徹底底拋棄了,不參加兵變說明還算清醒,反之,必死無疑,雖然身邊還一些人,而且還都是關隴本土大權貴,但那些人都與齊王休戚相關,們隻與齊王生死與共一條路,所以們與齊王實際上已自成一股勢力,完全獨立於關隴本土貴族集團之外一股勢力。

 由此分析,不難看到們為什麽願意與李風雲中土第一反賊合作,很簡單,們目就是生存,為此可以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去北疆,與北虜打個死活,所以,這股勢力現在非常需要們河北人幫助,而們河北人也非常需要與這股勢力建立合作關系。 如果中土局勢真如李風雲所預測那般持續惡化,南北戰爭很快就要爆發,那麽北虜一旦突破長城,遭殃不僅是北疆邊郡,還們河北,這時齊王和李風雲如果能在北疆堅決阻擋住北虜入侵腳步,對們河北好處不言而喻。

 另外還一個值得合作原因就更簡單了,豪門世家向來不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太危險了,皇統之爭也是一樣,現在崔氏裝雞蛋籃子趙王楊杲,越王楊侗,再加一個齊王楊喃就更好了。

 崔孝仁和崔九還是很謹慎,堅持先行稟報崔弘升,等崔弘升與崔氏家族長者們商量妥當了,拿出決策了,再與齊王進行接觸。

 崔鈺當然異議,但考慮到時間緊張,還是瞞過崔孝仁和崔九,找到了徐世鼽,命令火速返回,緊跟在李百藥父子身邊,只要消息就第一時間稟報,如果情況緊急,將親自趕赴歷城,代表崔氏秘密會晤齊王。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