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289章 分裂了
第兩百八十九章分裂了

 十一月中旬,齊王坐鎮彭城,虎賁郎將李善衡率軍剿賊,在沂水、沭水一帶與李風雲聯盟大軍反覆交戰,雙方互勝負,僵持不下。

 同一時間,來自東都詔令、書信如雪片一般飛至彭城,齊王、韋福嗣、崔德本、梁德重等軍政官員面對東都政治風暴,一個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梁德重第一個“解脫”了,接到東都詔令,接到本政治集團對東都政局分析和預測後,梁德重“逃”一般離開了徐州,其速度之快,甚至連聞訊出城相送崔德本都未能看到狂奔而去倉惶背影。

 崔德本亦大難臨頭不祥之感。今年實際上就是個不詳之年,從年初元壽病逝,到本月劉士龍、於仲、張衡死去,中土高層凋零了整整十位軍政元老,其中中樞核心決策層裡就五人之多,軍方也折損了兩位大將軍和一位將軍,這對中土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如果再加上東征二十萬將士陣亡,再加上山東地區在旱災、瘟疫和叛亂者燒殺擄掠中死去平民,今年中土死去人就更是難以計數了。然而,可怕是,死亡陰影並因為隆冬到來而消失,相反,它愈發陰森冷冽了,誰也不知愈演愈烈政治風暴將東都政局推向何方。

 崔德本對未來很悲觀,雖然不知東都政局未來是什麽,但崔弘升被關在東都大牢裡是事實,所以未來對崔弘升本人和博陵崔氏來說肯定不會太樂觀。如果能預知未來就好了,這樣崔氏就能尋求對策逆轉危局了。念頭一經產生,崔德本便想到了白發賊李風雲,想到了李風雲對東征預言。現在李風雲預言變成了現實,甚至連崔弘升命運都被說對了,雖然十二娘子和崔九不顧一切趕赴遼東戰場試圖拯救崔弘升,但天命難逆,崔弘升終究未能逃脫牢獄之災,接下來,崔弘升會不會死去?從已知事實來看,李風雲確未卜先知本事,向崔氏泄露了天機,按理崔氏應該能逃過這一劫,只要崔弘升不死,只要挺過這一關,崔氏未來相對來說就要樂觀一些。一時間,崔德本竟然了與李風雲見上一面衝動,急切想知崔氏命運,崔弘升命運以及本人未來。

 此時此刻,在彭城,迫切想見到李風雲不止崔德本一個,還齊王楊喃,還韋福嗣。

 李風雲預言一一成真,這讓齊王楊喃和韋福嗣驚歎之余,亦產生了一絲畏懼,一絲說不出是喜還是憂陰鬱情緒。一個知未來人,其可怕之處可想而知,但未來是否可以改變?如果天命不可違,只能在窺探到天機後,利用天機趨利避害,那這種不可思議天賦也僅僅是一種保命手段而已,然而,李風雲正在做和打算要做事,卻明顯就是逆天而行。逆天后果是什麽?開弓回頭箭,齊王楊喃和韋福嗣都已經走上了不歸路,如今似乎也只能與李風雲一樣,拿命豪賭了。

 對於東都政局走向,齊王楊喃和韋福嗣也是難以揣測,雖然一點是可以預見,那就是聖主和中樞為了發動二次東征,為了贏得東都眾多政治集團支持,必然會做出各種妥協,比如董純調回彭城,解禁李子雄父子,就是聖主和中樞對以齊王、韋氏為首關隴本土政治集團做出妥協,比如隻殺劉士龍卻不殺於仲和宇述,就是對軍方妥協,但是,讓人難以理解是,聖主和中樞在做出妥協同時,不知出於何種目和想法,卻以罕見激烈手段頻頻“反擊”政治對手,比如誅殺已經被除名為民前禦史大夫張衡,比如重賞水師統帥,這是為什麽?報復嗎?報復關隴本土政治集團以南北運輸大動脈安全來脅迫聖主讓步?報復軍方以二次東征能否成行來脅迫聖主不得不誅殺尚書右丞劉士龍?目前局勢下,這種拙劣報復手段,除了激化矛盾外,根本就起不到打擊對手作用,也起不到維護聖主和中樞權威作用,反而讓對手在同仇敵愾之下攜手合作,反而進一步削弱了聖主和中樞權威。

 因為看不清東都政局走向,齊王楊喃和韋福嗣憂心忡忡,不由自主就想與李風雲見上一面,看看能否從李風雲那裡探悉一點天機,為接下來控制齊魯做好充分準備。

 韋福嗣輕車簡從,急赴下邳,與李善衡會合後,馬上派人聯系李風雲,邀其密談。

 李風雲已經準備撤離徐州。隆冬將至,大雪一下,大河就要封凍,王薄與河北豪帥們隨時都會渡河南下,依照約定,李風雲聯盟大軍將在濟水一線給予配合,以效牽製張須陀,所以李風雲必須抓緊時間返回魯西南,主力大軍部署到濟水一線,以免耽誤了大事。但韋福嗣突然邀約,讓李風雲意識到東都政局可能出現了重大變化,遂決定暫緩撤離。

 兩人見面後,韋福嗣也不隱瞞,東都政局變化詳細告之,主要內容與李風雲預測相差無幾,但讓李風雲意外是,水師非但無過,反而功,水師總管來護兒不但受到懲罰,反而得到了重賞。

 這太匪夷所思了,完全背離了正常邏輯,這只能說明一件事,水師提前攻打平壤確是源自聖主和中樞授意。只是,聖主和中樞為何要以重賞來護兒來變相“公開”這件事?此事不“公開”,來護兒和水師承擔罪責,大家即便所猜測,但無憑無據也不能無端指責聖主和中樞,而一旦“公開”,聖主和中樞權威則必遭打擊,衛府必然陷入分裂之危,這對聖主和中樞十分不利,對二次東征同樣十分不利,這是顯而易見事。

 李風雲百思不得其解,但隨韋福嗣述說,李風雲又隱隱約約找到了答案。

 分裂了,隨東征大敗,聖主和中樞權威喪盡,改革派之前所佔據優勢喪失殆盡,保守派乘機反撲,而改革派負隅頑抗,兩大對立政治集團終於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再難維持妥協之格局。

 之前妥協之格局,是改革派佔據極大優勢,是保守派單方面妥協,現在形勢顛覆了,保守派佔據了優勢,而改革派拒不妥協,們不能讓改革倒退,更不能讓門閥士族政治卷土重來,於是鬥爭結果就必然是分裂,統治階層內部分裂,貴族集團內部分裂。

 既然分裂了,針尖對麥芒了,刀對刀、槍對槍了,徹底撕破臉了,那聖主和改革派當然不顧一切、不計代價、竭盡所能去維護和擴張自己實力,而來護兒和水師做為聖主在軍方絕對嫡系力量,理所當然得到最大特殊優待。而這種特殊優待所傳遞訊息亦很直白,只要忠誠於聖主,對聖主言聽計從,就可以得到一切,就算打了敗仗都能加官升爵,以此推斷,可以為所欲為,可以凌駕於律法之上。瘋狂了,聖主和改革派瘋狂了,在政治軍事雙重失敗沉重打擊下,在保守勢力潮水般猛烈反擊下,陣腳大亂,方寸大亂,混亂當中甚至連理智都在一點點喪失。

 也正因為如此,齊王楊喃和韋福嗣對東都局勢非常悲觀,對明年東都政局走向也更難看清。雖然之前李風雲已經做出了預測,預言明年東都保守勢力要發動軍事政變,明年二次東征要功虧一簣無功而返,而目前東都劇烈動蕩局勢也從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李風雲預言,但明年東都是否當真會爆發軍事政變?如果爆發軍事政變,又是哪些保守勢力發動?是不是就是齊王楊喃?從目前東都眾多保守勢力實力來看,齊王楊喃實力最強,且齊王楊喃爭奪皇統決心,一旦時機合適,或者在某種未知“風浪”推動下,齊王楊喃確以武力奪取皇統可能。

 李風雲是不是故意隱瞞了什麽?從主動挑起通濟渠危機,從積極與齊王楊喃建立默契,從積極幫助齊王楊喃擴張實力,都能發現一絲異常,而這些異常與對明年局勢預測相結合,確充滿了無數疑問和無數可能。

 韋福嗣在詳細述說了東都變局之後,鋒一轉,意無意中這些疑問透露了出來,說到底就是一句,明年齊王楊喃是否機會奪取皇統?

 李風雲吃驚了,突然發現,自己透露“天機”嚴重誤導了齊王楊喃和韋福嗣,或者說,因為齊王楊喃和韋福嗣自己利益訴求,們站在自己立場上依照“天機”去推演未來,結果刺激了們,釋放了們深埋在心裡“魔鬼”,於是們竟然產生了以武力奪取皇統念頭。

 李風雲怦然心動,難歷史當真要改變了?從目前局勢發展來看,楊玄感明年夏天依然會發動軍事政變,如果變化,變化就來自齊王楊喃,一旦齊王楊喃與西京大軍東西夾擊,搶在聖主之前殲滅了楊玄感,或者楊玄感在關鍵時刻明智地選擇了支持齊王楊喃,中土保守勢力結盟合作,一致對抗聖主,那歷史確可能改變,只是這種改變是否利於中土?一旦內戰爆發,聖主和齊王楊喃打了個旗鼓相當,中土陷入分裂和戰亂,生靈塗炭倒是其次,怕就怕南北大戰提前爆發,大漠上始畢可汗帶幾十萬控弦呼嘯而下,中土如何抵禦?

 李風雲稍一權衡後,斷然否決,以非常鄭重口氣告訴韋福嗣,“某對說過,明年兵變,是一場失敗兵變,因為事實很清楚,來護兒受賞之後,影響非常大,在軍政兩界都會產生難以估量影響,尤其低等貴族,會更加忠誠於聖主,聖主實力增無減。”

 韋福嗣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答案,隨即終止了題。接,說到了李子雄、李珉父子,還因為們到來而引起齊魯局勢新變化。

 很顯然,韋福嗣對控制齊魯相當程度自信。來護兒和水師在聖主“優待下”整裝待發準備二次東征,而復出老帥李子雄在水師位置,估計十要接過周法尚所兼任鎮戍齊魯之職責。如果齊魯諸鷹揚都在李子雄掌控之下,魯郡最高行政長官又是李珉,再加上還李風雲和義軍聯盟做“內應”,齊王楊喃控制齊魯易如反掌。

 李風雲對此不置可否,發表任何意見,也做出任何預測或者推演。齊王也罷,韋福嗣也罷,都是高高在上大權貴,那種發自骨子裡驕傲和自信,至死都不會改變,一般人根本理解不了,也不可能理解,所以就這件事而言,李風雲不屑說。人太自信了就是狂妄,盲目狂妄,不知所謂。實際上聖主和中樞對齊王態度已經非常明朗,遏製再遏製,絕對不會讓齊王威脅到東都政局,之所以任由齊王控制徐州,是因為隔淮河就是江都,足以遏製齊王發展了,而齊魯本土勢力段操,關隴勢力張須陀和竇璿,江左勢力來護兒和周法尚,還龐大水師,聖主了這些人,齊魯就在股掌之中,至於李子雄、李珉父子,孤身來到齊魯,勢單力薄,聖主收拾們不過是分分秒秒事。

 不過齊王試圖控制齊魯舉措對齊魯義軍利,李風雲了底,當然要善加利用,告訴韋福嗣,自己要撤離徐州了,要配合魯東北各路豪帥攻打張須陀,所以接下來需要齊王“默契”。

 韋福嗣一口答應。了這次控制徐州經歷,雙方之間信任所增加,但雙方各自己利益所在,目前“合作”也僅僅停留在“默契”階段。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