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291章 西風刮來
李百藥和崔鈺在博陵做出決策時候,對魯西南局勢知之甚少,對李風雲和義軍聯盟處境亦是一無所知,雖然李百藥知李風雲南下徐州了,但李風雲能否在徐州戰場上殺出官軍包圍,無從估測,所以在口信中僅傳遞了崔鈺意向,並明確表露趙郡李氏意見。

 李風雲將此理解為,李百藥希望量力而行,趙郡李氏更注重自身利益,在拯救崔弘升這件事上,能幫忙就幫忙,實在幫不了也就算了,千萬不要勉強為之,自己搭進去了。

 然而,一個事實卻已存在,且不可改變,那就是趙郡李氏不會向河北豪雄施壓了,也不會勸說們在今年年底渡河南下攜手齊魯義軍攻打張須陀了,畢竟博陵崔氏已經在積極謀劃拯救崔弘升,正在調用河北各方力量以加劇河北危機,這時趙郡李氏必須積極配合博陵崔氏。退一步說,就算趙郡李氏不願配合,也難以如願以償了,因為博陵崔氏肯定向清河崔氏求援,而河北豪雄基本上聚集在清河及其周邊地區,相比較而言,清河崔氏與們之間利益更為緊密,對們影響力也更大,可以預見,只要清河崔氏暗中操縱局勢,則河北豪雄們必定禍亂永濟渠,而不會置河北局勢於不顧,幫助王薄南下打齊魯。

 李風雲苦笑無語。人算不如天算,好不容易促成了三路義軍夾擊齊魯之布局,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哪料想東風來,卻刮來了西風,讓如意算盤徹底落了空。

 王薄如果河北豪雄們幫助,即便渡河南下了也不過是張須陀“虎口之食”,而僅靠魯西南和魯東北兩路義軍力量,又擊敗張須陀握,如此一來,此事只能暫時擱置,先河北事解決了,然後再拉河北人一起打齊魯,但最佳攻擊時機卻錯過了。春天來了,不僅大河解封,南來北往困難重重,而且隨二次東征開始,東都政治風暴結束,政局漸趨穩定,大河南北地方局勢也會迅速好轉,一股強大戡亂風暴會席卷齊魯,這就更加不利於義軍聯手夾擊張須陀了。

 難歷史要重演?在齊魯“折騰”出如此大動靜,都無法改變歷史前進軌跡?李風雲心不甘情不願,十分鬱悶。

 如果歷史重演,崔弘升必死無疑,誰也救不了,但問題關鍵是,此時此刻,河北人集中力量對付段達,對付戡亂官軍,意加劇河北危機,以河北危機來脅迫東都和聖主在政治上向山東人做出讓步,到底是自救,還是拯救崔弘升?如果這是河北人自救之舉,而拯救崔弘升不過是河北各方力量集中到一起借口,那麽自救才是最終目,拯救崔弘升不過是實現這一目手段,也就是說,能否救出崔弘升實際上並不重要,重要是必須救助河北義軍力量,為河北豪門贏得政治利益。

 河北豪門到底需要贏得什麽樣政治利益?很顯然,博陵崔氏要做最壞打算,如果崔弘升死了,崔氏必須最大程度維護和挽救自己政治利益,為此不但要做好布局,還需要充足操作時間。在目前中土政治格局下,關隴人和山東人矛盾最為激烈,所以對河北豪門來說,大家利益捆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趙郡李氏已經衰落了,如果博陵崔氏再步其後塵急劇衰落,那麽清河崔氏和河北其高等貴族利益必然受其連累而帶來難以估量損失。

 李風雲反覆分析和權衡後,不得不屈從於河北人整體利益,唯如此,才能繼續贏得與河北豪門合作,才能在雙方之間建立更多信任,才能在未來得到們更多幫助,但聯盟渡河北上進入河北作戰,由此帶來直接後果非常嚴重,不但會激化聯盟內部矛盾,也會惡化與齊王楊喃之間“默契”,而更為嚴重是,李風雲將失信於王薄、孟讓和左君行等齊魯豪雄,為未來雙方之間合作埋下隱患,影響甚至阻礙到聯盟發展壯大。

 李風雲做出決策後,心中負面情緒迅速化解,雖然麻煩會接踵而至,但已別無選擇。

 “某想知,博陵那邊多大握拯救黃台公(崔弘升)?”李風雲鄭重詢問李思行。

 李思行英氣勃勃,一雙神采奕奕眼睛裡充滿了自信,而這種與生俱來自信配上豪門世家尊貴身份,使得看上去就如一柄出鞘利劍,鋒芒畢露,但面對白發飄散、神鬼莫測李風雲,面對李風雲背後那強大力量,李思行感覺對方就是一個來自黑暗世界不可戰勝妖孽,其詭異之氣令人驚悸,讓人畏懼,不知不覺中就喪失了爭鋒勇氣,竭盡所能自己保護了起來。

 李風雲詢問“驚醒”了忐忑不安李思行,稍稍遲疑了一下,說,“聽安平公(李百藥)口氣,似乎並不樂觀。”

 “安平公還說了甚?”李風雲追問。

 李思行看了一眼,目露疑惑之色,不知李風雲到底想知什麽。

 李風雲看出來李思行疑惑,當即加了一句,“安平公是否知,黃台公在平壤戰場上,是否所建樹?”

 這是李風雲一直想知事。曾向十二娘子推演了東征戰局,對平壤一戰推演更為詳細,而其中關鍵就是薩水,崔弘升能否自救,就在於能否在薩水一戰中拯救遠征軍。十二娘子因為李風雲推演而遠赴東征戰場,試圖說服崔弘升以自救,但從目前已知結果來看,崔弘升顯然未能拯救遠征軍,這其中到底是十二娘子未能說服崔弘升,還是崔弘升自救之策未能奏效,就不得而知了。

 假如是第二個原因,那麽崔弘升在假設遠征軍大敗於薩水情形下,必然會積極做出一些預防措施,而這些措施在關鍵時刻應該能發揮一些作用,救出一些遠征軍將士,這就是崔弘升功勞。只要崔弘升功勞,那麽在政治層面配合下,山東人確救出崔弘升握,反之,若崔弘升在東征戰場上全軍覆沒而歸,罪無可恕,那山東人利用河北危機來脅迫聖主,則可能適得其反,不但會加速崔弘升死亡,還會進一步激化關隴人和山東人之間矛盾

 而這一答案對李風雲北上決策非常重要,若河北人握拯救崔弘升,李風雲便率軍殺進河北,反之,李風雲最多也就是做出北上攻擊態勢,完全沒必要拿聯盟將士做無謂犧牲。

 李思行不假思索點了點頭,這讓李風雲高懸心頓時放了下來,一股喜悅湧上心頭,難十二娘子當真成功了?難崔弘升拯救了大量遠征軍將士

 “據安平公說,崔家從中樞得到消息,聖主曾說,此次遠征平壤最終能安全撤回四個軍,黃台公居功至偉。”

 李風雲又驚又喜,難以置信。四個軍?竟然四個軍安全撤回遼東?崔弘升竟然拯救了四個軍十幾萬將士性命,這份功勞太大了,聖主和中樞豈能視而不見?軍方又豈能集體失聲?決無可能,軍方肯定要利用這份戰績,來挽救衛府尊嚴,只是關隴人和山東人矛盾太深了,大肆宣揚崔弘升戰績,雖然能挽救一點衛府尊嚴,卻進一步打擊了關隴人,而當前東都軍政兩界都為關隴人所持,所以崔弘升功勞理所當然被埋沒了。

 然而,聖主不甘心,山東人也不甘心,們都想宣言崔弘升戰績,畢竟這是東征大敗中唯一“亮點”,聖主需要它來鼓舞軍心士氣,山東人需要它來贏得政治利益,但目前們缺少一個“契機”,一個迫使關隴人讓步“契機”,而“契機”只能靠山東人自己來創造。

 “某將在近期率軍北渡大河。”李風雲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承諾,“考慮到此行需要密切配合河北方面展開攻擊,所以某非常需要一位河北人輔佐。”李風雲停頓了片刻,又補了一句,“此事十萬火急,切切不可耽擱。”

 李安期從李風雲表情和語氣上敏銳地發現了一絲異常。從時間上推算,此事肯定來不及,因為不論是趙郡李氏和博陵崔氏,若想滿足李風雲條件都需要時間,而現在缺少就是時間。李安期稍稍猶豫一下,主動問,“將軍是否已合適人選?”

 “劉炫。”李風雲微笑說。

 李安期和李思行四目相對,面面相覷。劉炫是什麽人?山東第一鴻儒,儒林泰鬥,中土最為著名經家,誰能請得動?

 然而,劉炫生不逢時,尤其中土一統,關隴人掌握天憲之後,關隴人對以中土正朔自居山東和江左儒林人施以“蘿卜加大棒”政策,聽就用,不聽就往死裡整,而人自其節操,山東和江左人更是視關隴為蠻夷,結果可想而知。 劉炫做為山東儒林泰鬥,自然瞧不起如蠻夷一般愚昧無知關隴人,理所當然成為關隴人打擊對象,在過去二十多年裡,飽受屈辱,晚年更是淒慘,顛沛流離,孤苦無依,衣履襤褸,食不果腹,就在大命將近,溘死朝露之際,那些參加了義軍學生聞訊而來,將其裹挾到了義軍隊伍裡。

 當初李風雲之所以向李百藥推薦劉炫為說客,正是因為知劉炫就在豆子崗,而李百藥之所以也想到了劉炫,同樣是知劉炫淒涼處境。現在李風雲改變了想法,決定劉炫請到自己身邊來,以最大程度利用劉炫顯赫聲名,如此既利於自己與河北人合作,又利於後期繼續說服河北人南下攻打齊魯,可謂一舉多得。

 “去一趟豆子崗。”李風雲目視李安期,以不容置疑口氣說,“見到老先生後,實實說,然後代表家大人,懇請安平公出手相助。”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