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280章 杜伏威來了
李風雲剛剛送走王薄信使,便迎來了齊州豪雄杜伏威。

 再見杜伏威,李風雲發現此子明顯成熟了,雖然隻十六七歲年紀,但經過一次次生死考驗和血腥殘酷戰火錘煉後,其心智早已超越了同齡人,氣質上也了很大改變,就如一柄出鞘利劍,鋒芒畢露中透出一股森冷殺氣。

 杜伏威來意不言自明,是代表魯東北尤其是以長白山為中心齊州義軍,向李風雲前期發出合作意向做出積極回應。

 杜伏威和輔公怙現在四五千人馬,在齊州也算是一股實力不俗義軍隊伍,們活躍在齊郡長白山一帶,與孟讓、左君衡、左君行等豪雄攜手作戰,但面對張須陀這等強悍對手攻擊,基本上還手之力,只能艱難度日,而李風雲之前“雪中送炭”式幫助對這支隊伍成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讓杜伏威和輔公怙在感激李風雲之余,也更加深刻體會到了成長艱難。李風雲只能幫助們一時,不可能幫助們一世,未來要想活下去,要想活得更好,還得依靠自己努力。

 當杜伏威出現在聯盟總營時候,李風雲很驚喜,恍惚間竟產生了一種錯覺,杜伏威會不會投奔聯盟意思?但旋即想到翟讓和瓦崗人念念不忘河南,投奔聯盟不過是權宜之計時,不禁自嘲一笑,諸如翟讓、杜伏威之輩終究不是池中之物,野心大,目標大,桀驁不馴丨不到迫不得已絕不會屈居人下。

 能在歷史上成為一方豪雄者都不是尋常之輩,無論在性格上還是行事風格上,皆迥異於常人,相比起來,聯盟中韓進洛、帥仁泰和孟海公等豪帥,對利益追求就遠遠大於對理想執。理想是虛無縹緲東西,利益才是現實,而做一個現實主義者是大多數人選擇,但真正能夠成就大事卻往往都是理想主義者。李風雲認為自己就是個理想主義者,而要實現自己理想,則需要一大批現實主義者幫助,好在聯盟中大多數豪帥都很現實,這使得信心帶聯盟在合適時間渡河北上,去實現“據河北而稱霸”遠大目標。

 今日杜伏威對李風雲更為尊崇,不僅僅是因為雙方在實力上差距,還能力高低。李風雲能力太突出了,當魯東北各路義軍還在為生存而苦苦掙扎,被張須陀一個地方長官打得狼狽不堪時候,李風雲卻已經殺進了中原,不但直接威脅到了東都安全,還大肆擄掠通濟渠迅速壯大自己,而尤其令人歎為觀止是,當齊王楊喃率軍出京戡亂後,李風雲不但敢與其正面對峙,還驚無險地撤回了齊魯,如此本事,大河南北各路豪雄中,誰能比肩?

 杜伏威開門見山,直接向李風雲提出了一系列合作意向,其中重點就是擊敗張須陀,以逆轉魯東北戰局,所以以孟讓和左氏兄弟為首齊州豪雄,希望李風雲能夠率軍北上,與魯東北義軍夾擊張須陀。

 在杜伏威看來,這一合作要求對李風雲而言正是求之不得,根本就不存在爭議。

 雖然現在聯盟實力強悍,數萬大軍,還擄掠通濟渠所得大量財物,但槍打出頭鳥,李風雲越是鬧騰得厲害,對官府威脅越大,承受圍剿壓力也就越大,一旦衛府軍從四面八方殺來,李風雲肯定頂不住。魯東北義軍之所以能在張須陀剿殺下頑強生存下來,是因為采取了“化整為零”策略,東一股西一股,一方面讓張須陀剿不勝剿,疲於奔命,另一方面也因為尚未對官府造成致命威脅,震動東都,所以張須陀剿殺力度也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而魯西南義軍則正好相反,是“化零為整”,建立了聯盟,用一個拳頭對敵,結果連打勝仗,發展快速,但它弊端是做了“出頭鳥”,東都震怒之下,必然全力剿殺,如此則聯盟岌岌可危。這正是李風雲向魯東北各路豪雄發出合作建議原因所在,聯盟生死之危,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需要這些力量支援。

 魯東北各路豪雄實力限,根本無力支援李風雲,但問題是,李風雲一旦敗亡,被所牽製官軍必然會進入魯東北戡亂,最終大家都得死,這是誰也不願看到事,所以對李風雲合作意向一定要積極回應。而魯東北各路豪雄們都個共同想法,借助李風雲力量,先張須陀擊敗,先逆轉魯東北戰局,先自己從困境中解救出來,然後再騰出手來支援李風雲。

 想法並錯誤,但想法是基於魯東北義軍自身利益考慮。先顧全利益,利益保全了,然後再看看能否照顧到利益,所以想法一廂情願之嫌,但魯東北各路豪雄們想當然認為,李風雲和聯盟已經了“四面楚歌”存亡困境,現在們就是李風雲“救命稻草”,而李風雲為了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必然會答應們條件。

 李風雲聽完之後,愣了半天。

 孟讓、左氏兄弟以及其魯東北豪雄們理解自己意圖?義軍若想發展壯大,不但需要整合力量,更需要一塊地盤,所以魯東北各路豪雄們當務之急是在建立魯東北義軍聯盟同時,與魯西南義軍聯盟緊密配合,竭盡全力控制齊魯,然後以齊魯為根據地發展壯大。如此簡單理,魯東北豪雄們都理解不了?

 再說了,若聯盟北上殺進齊郡,則正好給了官軍一戰殲滅所齊魯義軍機會,這不是自陷絕境,自尋死路嗎?還,退一步說,就算義軍擊敗了張須陀,並且頂住了官軍圍剿,但接下來怎麽辦?義軍都聚集在魯東北戰場上,吃什麽喝什麽?為了幫助們擊敗張須陀,可能會丟掉蒙山,而們考慮到自身之生存,又不可能讓們長期待在魯東北,那和聯盟數萬將士何去何從?們只顧自己,可曾考慮到利益得失?

 杜伏威看到李風雲驚愣表情,當即意識到雙方之間想法必定了較大出入,此行未必想像那麽順利。

 “明公對此何異議?”杜伏威問。

 李風雲苦笑,搖了搖頭,反問,“王薄北上豆子崗之後,可曾與們聯系?”

 杜伏威點了點頭,“聽孟帥說過幾次,王帥在那邊日子難過,想回來,但勢單力薄,若們接應,很難衝破官軍封鎖,而們實力限,又被張須陀壓製,再加上各懷心思,難以攜手抗敵,所以至今也辦法幫助王帥重返齊魯。”

 “若王帥回來了,那些各懷心思豪帥們,會否聚集在旗下,建立聯盟,大家齊心協力一致對外?”李風雲追問。

 杜伏威遲疑不語,躊躇良久,才以不確定口氣回,“以某看,恐怕很難,們這些小股義軍倒是希望王帥回來,但實力大一些豪雄就未必這麽想了。孟帥重返齊郡後,也曾想仿效明公建立聯盟,但連長白山左氏兄弟都說服不了,反而被左氏兄弟誤解,以為要乘機吞並,遂拒絕孟帥進入長白山,雙方因此反目成仇,差點大打出手。左氏兄弟當年曾追隨王帥、孟帥長白山舉旗起義,大家都是生死兄弟,都是刎頸之交,現在卻因為利益衝突翻了臉,行同陌路,可以想像,建立聯盟難度之大。王帥回來了又如何?除了聲望很高外,並駕馭眾雄實力,所以就算回來了,也很難建立聯盟。”

 李風雲對此已心理準備,不以為奇,“若王帥決心建立聯盟,孟帥是否會鼎力支持?”

 杜伏威想了想,搖了搖頭,“一切都要靠實力說,若王帥建立聯盟實力,孟帥即便支持又如何?難孟帥會自己軍隊拱手送給王帥,心甘情願為王帥所驅使?明公當初之所以能建立聯盟,是因為韓進洛等豪帥剛剛舉旗便遭到了張須陀猛烈打擊,生死懸於一線,不得已而從之,明公佔盡了天時地利,但在齊郡那邊,誰能像明公那般佔盡天時地利?”

 李風雲暗自歎息。 些事明明是正確,應該做,而且做了肯定能獲利,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因為損害到了參與者個人利益,以致矛盾層生衝突不斷,結果功虧一簣,甚至還開始就廢止了。

 歷史上這段時期內,大河南北各路義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各自為戰,一盤散沙,即便最終形成了四強爭霸格局,但河南李密、河北竇建德這兩股純以義軍為班底建成勢力,其內部因為山頭林立、派系鬥爭極其複雜,結果堡壘率先從內部被攻破,先後敗亡,白白便宜了李唐。李唐統一天下,真正對手就是中原王世充,擊敗王世充佔據中原後,李唐便勢如破竹無堅不摧,再無對手了。

 大河南北各路義軍為什麽不能建立聯盟攜手抗敵?河南李密、河北竇建德為什麽在佔據了明顯優勢情況下,其內部轟然崩潰,以致於兵敗如山倒?這裡面到底隱藏怎樣秘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