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268章 唯有權威
八月初一,聖主與行宮抵達遼西重鎮瀘河。

 遼東大本營奏報,附送遠征軍前線統帥部奏報。在遠征軍威逼之下,高句麗人被迫簽訂了城下之盟,統帥部遂決定於二十四撤離平壤戰場。

 在這份奏報中,統帥部並提到“兩步走”策略,也向聖主和中樞保證,們將堅守鴨綠水一線,雖然聖主和中樞已於二十五日詔令遠征軍撤軍並實施“兩步走”策略,但遠征軍在接到詔令情況下,就動用臨機處置權果斷撤離,還是表現出了軍方強硬態度和維護衛府軍權決心。

 聖主非常鬱悶,對水師慘敗耿耿於懷,對東征戰局更是憂心忡忡,擔心軍方以“堅守鴨綠水一線”為要挾,迫使中央讓度出更多軍權。

 初二日凌晨,聖主在睡夢中被納言蘇威叫醒。

 遼東大本營急奏,附送右候衛大將軍衛升奏報。遠征軍戰敗於薩水。高句麗人半渡而擊之,掘壩放水,以致五個軍被困薩水東岸,全軍覆沒之危

 聖主極度震驚,霎那間竟崩潰之感。

 中樞重臣們也亂了,來護兒水師已經慘敗,如果於仲陸路遠征軍再遭慘敗,那就算殺了來護兒,殺了於仲,殺了所遠征統帥們,也拯救不了東征,拯救不了聖主和中樞權威,而更嚴重不是由此引發東都政治危機,不是由此導致改革大業受阻,而是因東征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雙重失敗所導致中外局勢迅速惡化,這種不可逆轉、難以挽救惡劣變化,將讓中土不可阻止陷入國防和外交上困境,尤其南北之間關系,必將由緊張演變為衝突,由衝突演變為戰爭,而南北戰爭一旦爆發,必將進一步激化國內矛盾,到了那一刻,中土就是內憂外患,腹背受敵,水深火熱,岌岌可危了。

 聖主極度憤怒。崔弘升已經在薩水中上遊發現了高句麗人攔河大壩,已經做出了分析推演並予以報警,而遠征軍前線統帥部不但給予足夠重視,做出相應對策,反而視若無睹,置若罔聞,閉眼睛一頭掉進了高句麗人陷阱。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些人統統該死,死余辜。

 蘇威、裴世矩、虞世基和裴矩等人勸諫聖主,事情或許想像那麽糟糕。目前得到消息是第一個撤到鴨綠水衛升送過來,被困在薩水東岸五個軍並不一定就會全軍覆沒,畢竟崔弘升提前報警了,而以於仲謀略和經驗,就算不予重視,也會所防備,另外來護兒和周法尚水師就在平壤近海海域,可以及時支援,所以這一仗即便打敗了,也不會敗得很慘,應該還全師而還希望。

 然而,希望在初三日凌晨被徹底摧毀了。

 遼東大本營再度急奏,並附送遠征軍前線統帥部奏報。前線統帥部詳細述說了薩水慘敗經過。一夜之間,被困在薩水東岸五個軍就全軍覆沒了,而余下四個軍雖然撤到了鴨綠水,但前天險,後追兵,糧食,士氣,堅持不了多久,為此前線統帥部向遼東大本營緊急求援。

 聖主崩潰了,情緒失控,要殺人了。

 全師而還希望也就算了,至少也要敗得好看一些,但遠征軍竟然一夜間折損了五個軍大約十五萬將士,加上水師慘敗平壤近四萬將士,還前期強渡鴨綠水和薩水損失,三十六萬遠征軍竟然折損了二十余萬人,整整損失了一半還多,這不僅直接葬送了東征,也給了中土十二衛府沉重一擊。接下來怎麽辦?東征還打不打了?北疆鎮戍軍拿什麽補充?山東地區幾十個郡縣衛戍怎麽辦?水師損失過半,對江左鎮戍影響非常大,如何彌補江左鎮戍不足?

 蘇威、裴世矩等中樞核心重臣一瞬間都懵了,腦中一片空白。二十萬將士死傷殆盡,這是什麽概念?這幸好是中土統一了,如果放在二十多年前中土三足鼎立時期,任何一個王國若一戰損失二十萬人馬,必定亡國,根本就翻身機會。

 這還不是最糟糕,最糟糕是,假若逃到鴨綠水四個軍,再度全軍覆沒,遠征軍三十余萬將士全部死傷殆盡,那東征就徹底完了,而由此引發一系列危機,諸如東都政治危機、國內叛亂危機、北疆鎮戍危機、南北大戰危機,等等眾多危機一起爆發,必將動搖國祚,動搖中土統一大業,那時候聖主和改革派能否繼續持朝政已經是小問題了,最大問題是能否保住國祚,能否維持中土統一。

 遠征軍剩下四個軍保全希望?

 僥天之幸,好在七月二十三日凌晨,聖主詔令右武衛大將軍李景和少府監、檢校右屯衛將軍何稠率軍急速奔赴鴨綠水,支援遠征軍,們帶大量糧草武器,大量架橋設備材料和渡河工具。

 從路程和行軍速度推算,不出意外,八月初一前後,們應該能抵達鴨綠水。如果中途們接到了遠征軍求援,加快速度,應該可以提前一天抵達鴨綠水,而於仲、宇述和崔弘升於二十七日率軍撤至鴨綠水,也就是說,們只要堅持三天,最多四天,就能得到支援。

 經過一番分析,遠征軍剩下四個軍非常大保全希望,這讓聖主失控情緒逐漸恢復了過來,而中樞核心重臣們已無心處理國事,大家坐在一起,除了暗自祈禱上蒼外就是無助等待。

 這時候,聖主忽然說了一句,如果遠征軍剩下四個軍全部得救了,功勞都是崔弘升,崔弘升居功至偉。

 中樞核心重臣們這才想起了崔弘升以及崔弘升越級奏報。當時聖主和中樞都認為崔弘升嘩眾取寵、危言聳聽之嫌,是想推卸責任,轉嫁罪責,然而事實給了聖主和中樞一個大巴掌,崔弘升推演都變成了現實,而更重要是,若崔弘升越級奏報,提前預警,聖主和中樞也就不知水師大敗於平壤,也就不會推測到遠征軍要撤離平壤戰場,由此也就不會果斷實施“兩步走”策略戰線穩定在鴨綠水,也就不會及時派遣李景和何稠率軍趕赴鴨綠水。而之所以派遣李景和何稠急速趕赴鴨綠水,支援遠征軍是假,迫使遠征軍堅守鴨綠水才是聖主和中樞真正目所在,但現在李景和何稠卻成了遠征軍救命稻草,成了聖主和中樞救命稻草。

 八月初五日深夜,遼東大本營急奏,附送右武衛大將軍李景奏報。七月二十九日,李景和何稠率軍抵達鴨綠水西岸,開始全力救援被困東岸遠征將士

 聖主長籲了口氣,上蒼保佑,總算出現最惡劣局面,但如此慘敗所帶來一系列危機依舊存在,而要想化解或者緩解這些危機,難度太大,讓人心力交瘁,所以聖主情緒即便好了一點,依舊是愁雲滿面。

 中樞核心重臣們也是松了口氣,不過與聖主一樣,情緒非常差,感覺一座大山壓在身上,沉重、窒息、痛苦、甚至絕望之感。

 人是救出來了,但東征怎麽辦?這是當務之急要解決事。

 東征是否繼續?

 傾盡國力一戰,精心準備了數年大戰,結果以慘敗而告終,而慘敗所導致後果與東征之戰略目標完全背而馳,不但未能效緩解南北關系,效緩和國內矛盾,反而加速了中外局勢惡化,引爆了一系列老危機,引發了一系列新危機。

 如果東征不再繼續,就必須要去解決這一系列危機,而若想解決危機,聖主和中樞就必須具備至高無上權威。 至高無上權威代表了實力,代表了秩序和規則,這是解決一切問題前提,是解決所危機基礎。如果至高無上權威,強大實力為後盾,那麽也就秩序和規則,法不依,執法不嚴,如此也就一事無成。

 然而,東征慘敗,損失最為嚴重就是聖主和中樞權威。東征之所以傾盡國力就是要取得勝利,要贏得武功,要以勝利和武功來鞏固和增加聖主與中樞權威,然後利用至高無上權威去解決矛盾,去化解危機,但是,現在一切都成了泡影。

 如何贏得權威?戰爭是贏得權威最好最快最效手段,所以,東征必須繼續,必須以勝利和武功來重建聖主和中樞權威,而這也是目前聖主和中樞唯一最為便捷最經濟實惠重建權威辦法。唯權威,才能解決問題,權威,什麽問題也解決不了。

 但是,在東征慘敗,新老危機一起爆發,中外局勢同時惡化不利局面下,若想繼續東征,若想贏得朝野上下支持,難度不是一般得大,而是難如登天。

 只是,雖然難如登天,但還是一線希望,而希望就是:在所危機中,南北危機是最重要壓倒一切危機危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