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788章 慕容將軍
九月二十三,天黑之後,古北口鎮將、檢校安樂郡太守郭絢,兩府長史鄒晟以及一些重要僚屬,帶著三個團的鷹揚衛,打馬衝進長城要隘。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緊隨其後的還有崔九、盧君憲、劉山伯、李思行等十幾位豪門世家子弟以及他們的護衛,大約一百余騎,而崔家的十二娘子女扮男裝,以一名普通衛士的身份混雜在隊伍中,悄無聲息地抵達古北口長城。

 匆忙出迎的是兩府司馬權功。

 權功聲名不顯,但其父親權武卻聲名顯赫,是中土名將之一,以驍勇善戰和驕橫跋扈揚名於軍界,而權武正因為這種驕傲自大的性格屢屢受挫於仕途。兩代皇帝對其寵愛有加,百般袒護,無奈權武目無法紀,恣意妄為,甚至犯下砍頭死罪,卻屢教不改,最終落得個四起四落的淒慘下場,一世英名付之流水。

 權功是權武嫡子之一,既沒有繼承父親的優點,也沒有學會父親的缺點,資質平庸,碌碌無為,好在祖輩蔭澤深厚,隴西天水權氏亦是關隴望族,足以保證權功進入仕途後可以按部就班地混口飯吃,運氣好的話或許也能平步青雲。

 權功是典型的以軍功崛起的新貴後代,雖然也學習經文,也走文武兼備的路子,但與山東那些歷史久遠、底蘊深厚、以經文簪纓代代傳承的豪門世家子弟相比,差距就大了,是貴族與暴發戶的區別。所以權功即便表現得很謙卑,把姿態擺得很低,但在崔、李、盧、劉、郭等山東豪門的眼裡,權功就是一個粗鄙不堪的關隴小土豪,打心眼裡瞧不起,郭絢礙於官場禮節還勉強給個笑臉打個招呼,而崔、李、盧、劉理都不理,直接無視。

 “北邊局勢可有新變化?”郭絢一邊飛身下馬一邊急切詢問權功。

 “入暮前,佔據蟠龍堡的軍隊豎起了大纛,立起了戰旗,並有大量控弦殺進邊市,包圍了奚族逃軍,目前雙方正在緊張對峙,隨時都有可能大打出手。”

 權功話音未落,鄒晟就疾步衝到郭絢身邊,大聲問道,“權司馬,蟠龍堡上的纛旗是不是我們的?”

 權功連連點頭,目露驚疑之色,“那邊根本沒有我們的軍隊,所以這肯定是一場陰謀,是蓄意嫁禍,是要挑起我們和奚族之間的廝殺……”

 鄒晟連連搖手,打斷了他的話,“斥候可曾看清蟠龍堡上的戰旗?都是哪些旗號?”

 此言一出,郭絢神情頓時凝重,情緒突然有了波動,心跳驟然加快。與此同時,從後面大步趕來的崔九、盧君憲、李思行、劉山伯等豪門世家子弟也是神情關注,側耳聆聽。

 權功倒是不在意,既然這是一場陰謀,是針對中土的陰謀,纛旗豎起來足矣,至於戰旗上有哪些旗號根本無足輕重,不過前方斥候還是盡心盡責,利用黃昏落日,把蟠龍堡上的旗號看得清清楚楚。

 “旗號很多,有風雲,有豹騎,有雷霆……”

 權功尚未說完,郭絢、鄒晟就不約而同地轉頭望向崔九等人,驗證結果。

 “風雲”二字剛剛入耳,崔九的心跳就轟然爆發,奇跡,李風雲當真創造了奇跡。崔九非常激動,調頭就跑,要把這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告訴十二娘子。

 一向沉穩的崔九都情緒失控,更不要說李思行了。李思行欣喜若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若不是身邊站著一大群有頭有臉的人物,他恨不得振臂狂呼。

 盧君憲陷入了短暫的呆滯。他是這群貴胄中唯一與李風雲正面對陣過的人,他知道李風雲麾下軍隊的旗號就是“風雲”,而崔九是看著李風雲成長起來的,李思行則在聯盟軍隊中待過一段時間,這兩人對“風雲”太熟悉了,所以三個人不假思索地認定,李風雲成功了,他的軍隊進入了安州,安州收復在望。

 巨大驚喜從天而降,瞬間郭絢竟有窒息之感,而鄒晟也是激動不已,情難自禁,一把抓住了盧君憲,“是不是他?攻陷蟠龍堡的是不是他?”

 盧君憲從難以置信中恢復過來,雖然他對收復安州之計一直抱有很大期待,但期待歸期待,現實還是太殘酷,若想成功唯有奇跡,所以他內心深處還是很悲觀,還是把希望寄托在奇跡上,結果奇跡真的誕生了,李風雲和李子雄竟然真的成功了,這簡直就像做夢般不真實。

 盧君憲衝著鄒晟點點頭,又衝著郭絢微微躬身,“使君,我們要出關,馬上出關。”

 郭絢強忍興奮之情,迅速控制好情緒,然後看了一眼莫名其妙疑惑不解的權功,笑著問道,“慕容將軍呢?”

 “他在城牆上。”權功一邊回答,一邊小心翼翼地試探道,“使君,攻佔蟠龍堡的軍隊……”

 郭絢笑了起來,難掩喜悅之色,用力拍了拍權功的肩膀,“這是秘密,但很快就會真相大白,然後你就等著立功吧。”

 權功頓時有所聯想,但此事太過匪夷所思,即便郭絢給了他一點暗示,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一行人匆匆忙忙上城牆,目標正是慕容將軍。

 慕容正則是古北口的副鎮將,全權負責古北口長城一線兩百余裡邊境安全,而郭絢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要兼顧安樂郡的行政事務,不可能天天坐鎮長城,所以日常坐鎮長城的都是慕容正則。

 看上去郭絢是這裡的最高長官,權力最大,但實際上恰恰相反,慕容正則才是這裡的實際控制者。原因無他,慕容正則已經鎮戍古北口近十年時間,早已是這裡的“地頭蛇”,而期間這裡的最高長官換了好幾茬,郭絢是今年春天才到任的,滿打滿算還不足九個月,可想而知郭絢對這裡的控制力有多大。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慕容正則的家世非常顯赫。慕容正則出自遼東慕容氏,而遼東慕容氏正是當年帶領鮮卑崛起並南下中原的第一大部。當初鮮卑有六部,慕容、宇文、段氏、拓跋、乞伏和禿發,其中慕容氏最為強盛,稱霸遼東。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後,黃河流域隨即進入東晉十六國時代,慕容氏蜂擁進入山東,在一百余年內建立了數個國號為“燕”的王朝,可想而知慕容氏之強悍。

 拓跋氏北魏統一黃河流域,歷史進入南北朝時代,而慕容氏做為亡國者,前朝皇室後裔,雖然風光不再,但依舊顯赫,始終是北魏政壇上一支重要的虜姓勢力。之後北魏分裂為東西,東魏又被高氏北齊所代替,而高氏北齊的創立者高歡乃一代人傑,手下名將如雲,其中最為聲名顯赫者就有慕容紹宗。慕容紹宗有子慕容三藏,歷仕北齊、北周和大隋,乃中土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將。

 慕容正則就是慕容三藏之子,前朝皇室後裔,名將之後,虜姓豪門子弟。就他這個身份而言,不要說郭絢沒有任何優勢,就是崔氏、盧氏、李氏、劉氏四大豪門也沒有太多優勢。如今慕容家依舊是北疆虜姓第一豪門,其根基雖然在遼東遼西,但其勢力卻在北疆,慕容氏無論在代晉還是幽燕的虜姓貴族中都有著崇高地位,就如山東五大豪門在中土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一樣。

 所以郭絢到了古北口後從不敢“招惹”慕容正則,兩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對手。慕容正則不但是歷經生死錘煉的邊陲鎮將,還是一個實力強橫的地頭蛇,而郭絢不過是一個養尊處優的中央禁衛軍軍官,如今單槍匹馬到了慕容正則的地盤上,就算是一條過江龍也得盤著,否則絕對沒有好下場。

 之前四大豪門子弟聯袂向郭絢施壓,逼迫其大開“方便之門”,郭絢之所以拒絕,慕容正則正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古北口長城是慕容正則的“地盤”,他把手伸向要隘牟取利益,必然觸及到慕容正則的底線。

 慕容氏以誠節著稱於世。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年北齊敗亡,北周大軍殺進都城,齊後主逃了,王公貴族都投降了,唯獨慕容三藏死守宮城,拒不投降,後來齊後主被抓,由齊後主出面勸降,慕容三藏才獻出宮城。漢王楊諒造反,慕容三藏的兒子慕容遐也是拒不投降,以死守節。這種節操與性格有關,慕容氏出身蠻荒,性情大都剛烈堅毅,寧死不屈。另外與家庭教育也有很大關系,看看慕容三藏給兒孫取的名字,兒子叫正言、正則,孫子叫知廉、知禮、思廉、思觀,可見慕容氏家風之正。

 不過今年慕容氏有厄運,一代名將慕容三藏病逝,就在楊玄感叛亂不久,就在東都即將被圍之刻,結果可想而知,這個消息被“困”東都出不來,遠在邊關的慕容正則不知道,實際上即便知道了也回不了東都,也無法參加父親的喪禮,不能盡孝。七月底楊玄感撤離東都,這個消息迅速傳到古北口,慕容正則聞訊悲慟不已,倍受打擊。

 這種情況下郭絢就更不敢“招惹”慕容正則了,而崔氏等豪門貴胄也不願觸霉頭,畢竟李子雄、韓世諤等人都是楊玄感的同黨,如果慕容正則把自己不能盡孝的責任歸究到楊玄感頭上,對李子雄、韓世諤等叛亂同黨切齒痛恨,那就麻煩了。

 眾人上了城牆,看到慕容正則,情緒頓時低沉。

 慕容正則坐在牆頭上,發須凌亂,形容枯槁,鎧甲外套著孝服,眼神陰森冷肅,再加上漆黑夜色的渲染,給人一種驚悚恐怖之感。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