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686章 排兵布陣
> ,!

 八月二十,凌晨,飛狐城,聯盟大總管府。

 盟高層通過了東進出塞收復安州之決策,隨即商討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

 聯盟兵分兩路,一路出塞作戰,一路留守飛狐。出塞大軍由李風雲李子雄統帥,由虎賁風雲驃騎及中路總管府轄下聯盟第一至第五軍,韓世諤周仲所率軍隊,共十軍四萬余將士組成;留守大軍由甄寶車為帥,陳瑞郝孝德王簿李珉為副,由驍騎軍及前後左右四路總管府轄下諸軍,共二十個軍大約八萬余將士組成。

 現在聯盟軍隊的數量的確可觀,但真正具備戰鬥力的將士不足三成,如今李風雲把嫡系主力全部帶走出塞,這導致留守飛狐的各路豪帥和隨軍平民的生存難度大為增加,一旦段達背信棄義,出爾反爾,趁虛而入,痛下殺手,則飛狐有失陷之憂,留守軍團有覆滅之禍。

 問題如何解決?關鍵還在於齊王北上。

 對於聖主和中樞來說,不論用什麽手段,也不論用什麽名義,都無法掩飾其殲滅聯盟之目的,所以段達的借力殺人計有豐富內容,只有操作的好,魚蚌兼得未嘗沒有可能,而對聯盟來說,水來土掩,兵來將擋,積極應對,兵分兩路,在內堅持到底,在外逆轉乾坤,但在外沒有太大勝算,為保後路,必須竭盡全力保證在內可以堅持到底。

 僅靠留守軍團可以堅守飛狐到冬天,這一點還是有把握,只是一旦出塞軍團戰敗或全軍覆沒,形勢就變了,留守軍團內部也會分裂,後果可想而知,所以齊王的重要性就體現在這裡,聯盟若想在失去李風雲和主力軍團後繼續堅持下去,繼續執行北上大計,就必須得到齊王的庇護,否則分崩離析乃至敗亡就是必然。

 同樣,齊王也需要聯盟,北上大計的核心雖然是齊王,但如果沒有聯盟的軍隊,齊王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展壯大?齊王沒有強大實力,又如何在南北戰爭中殺虜建功?又如何在戰爭中生存下來,在戰爭後割據稱霸?

 然而,齊王北上影響太大,牽涉利益太複,不要說聖主和中樞要從大局考慮,就是齊王自己,也要小心謹慎,畢竟他們不同於一無所有的叛賊,他們有方方面面的利益牽扯,瞻前顧後乃情理之中,除非走投無路了,否則齊王絕無可能失去理智,不管不顧擅自北上,所以寄希望於齊王在最短時間內北上長城,對聯盟在長城內外兩條戰線兼顧支援,根本不現實。

 求人不如求己,還是那句話,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聯盟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堅持到底,唯有如此才能牢牢掌控主動權,不論在與段達的對抗中,還是與齊王的合作中,都能立於不敗之地,謀取利益最大化。

 李風雲李子雄與豪帥們商討的結果是,以飛狐為中心,依托太行恆山和桑乾河山河交匯之有利地形,以重兵扼守靈丘常山關蒲陰陘蔚城四個要隘,全力防守,但消極防禦太被動,必須輔以進攻,擇機出擊,向南進攻冀北,向北攻擊燕北,以攻代守,積極防禦。

 留守軍團中,聯盟大總管府驍騎軍及牛進達的聯盟第二十二軍坐鎮飛狐,居中策應;前後左右四路總管府率轄下諸軍各守一個要隘,其中前路總管郝孝德率軍守蔚城,兵臨祁夷水一線,劍鋒直指燕北腹地,後路總管孫宣雅率軍扼守常山關,威脅博陵,左路總管王薄率軍控扼蒲陰陘,與上谷對峙,右路總管霍小漢率軍堅守靈丘,阻禦來自雁門代北方向的攻擊。

 這一決策通過之後,李風雲遂親自書告前後左右四路總管府,詳盡告之聯盟決策之前因後果,請他們務必理解支持。又以大總管府的名義下達調集命令,要求各軍必須以最快度在最短時間內抵達目的地。

 現在左路總管王薄及轄下諸軍就在蒲陰陘,後路總管孫宣雅及轄下諸軍就在常山關,需要日夜兼程趕路的是右路總管霍小漢及轄下諸軍,他們需要從蒲陰陘火趕赴靈丘,還有前路總管郝孝德及轄下諸軍,以及之前堅守常山關的聯盟第三軍,要火趕赴蔚城及祁夷水一線,其中嶽高的聯盟第三軍要會合李風雲出塞作戰,時間更為緊迫。

 八月二十,上谷府易城。

 涿郡留守段達接到封德彝急書。

 好消息是齊王被封德彝說服了,願意火北上長城,願意配合白賊出塞作戰,壞消息是齊王提出了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有聖主的詔令,雖然巡邊的提議被齊王所接受,但聖主是否願意讓齊王北上巡邊卻無從得知。

 另外一個條件是調左驍衛將軍董純北上,這個難度更大,只是齊王既然提出來了,肯定留有後手,一旦齊王以燕北乃至北疆局勢來脅迫聖主和中樞,事態就複雜了,所以封德彝建議,還是盡量滿足齊王這個條件為好,畢竟從齊王現在的狀態來看很危險,有些瘋狂,很不理智,以政治自殺來謀求生存的手段看上去荒謬,實則充滿了政治智慧,因此千萬不要輕視齊王,以免自食惡果。

 段達心領神會,馬上配合封德彝上奏聖主,考慮到白賊退守飛狐後,必定禍亂燕北,為此必須加強燕北鎮戍力量。段達提了兩個建議,一是急調南下東都平叛的涿郡副留守陳棱及一萬大軍火返回,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段達的第二個建議是,調驍果武賁郎將陰世師出任涿郡副留守,陰世師參與了借刀殺人計的實施,熟悉當前局勢,若由其鎮戍燕北,必能與齊王白賊形成默契,而“默契”對未來一段時間南北局勢的走向太重要了。

 段達又密書右候衛大將軍趙才,把齊王堅決要求左驍衛將軍董純北上輔佐一事詳細告之,然後從南北大局出,懇請趙才給予“關照”,畢竟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南北戰爭,只要打贏這場戰爭,獲利最大的肯定還是他們這些高層中的既得利益者。

 八月二十一,齊王密信經由鎮守常山關的嶽高之手,日夜兼程送達飛狐大總管府。

 李風雲看完信,喜出望外,難掩激動之情,一巴掌拍到案幾上,連聲叫好。

 李子雄急切看完,亦是大為驚喜,“沒想到,沒想到啊,關鍵時刻,大王竟能做出如此決斷,大事可成,大事可成啊。”

 旋即想到什麽,李子雄笑容頓斂,神色凝重地問道,“收復安州之計是否會泄露?”

 “不會。”李風雲信心十足地說道,“此計不但關系到聯盟的未來,也關系到齊王的未來,因此從齊王的立場來說,唯有守口如瓶才能利益最大化,而這也是他突然一反常態,決然由飛狐北上的原因所在。”

 李子雄微微頜,“的確,如此一來,齊王雖然距離皇統遙不可及了,但在實力上卻能突飛猛進。我們在塞外成功了,他的實力暴漲,失敗了,留守軍團就是他的,實力還是飛漲。實力至上,齊王一旦在北疆坐擁十萬大軍,未來大有可為啊。”

 李風雲微笑點頭,指著案幾上的書信說道,“現在看來,我們輕視了齊王,齊王的智慧遠比我們想像的高。”

 李子雄不以為然地搖搖手,“這都是裴世矩逼的,如果沒有裴世矩的成功招撫,聯盟已有離他而去之勢,他豈能殺伐果斷,破釜沉舟?他豈敢決絕出手,行險一博?”

 “該出手時就出手。”李風雲笑道,“齊王這一決策算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我們應該感謝他。”

 “各取其利各有圖謀罷了。”李子雄一笑置之,“這個好消息要利用起來,要迅告之各路豪帥,振奮士氣,增強信心。”

 “善!”李風雲說道, “召集大家軍議,就齊王取道飛狐一事擬製具體對策,確保齊王能夠安全迅通過飛狐,北上長城。”

 八月二十一,涿郡,臨朔宮。

 內史舍人封德彝和涿郡留守段達的奏章先後送達行宮。

 封德彝的奏章震動中樞。博陵唐城豪強宋子賢陰謀借助無遮大會襲擊聖駕行刺聖主一案爆了。值此政局動蕩之際,楊玄感兵變剛剛失敗之際,此案的嚴重性可想而知。好在博陵豪門現及時,齊王又兵進博陵穩定了局勢,使得陰謀破產,陰謀者全部落網,真相也迅大白於天下,原來幕後操控者是突厥人。

 聖主和中樞震怒之余,對南北關系的展愈悲觀,對大漠北虜的反擊之意也愈強烈,但齊王以政治自殺的方式表達決絕之心,又讓聖主和中樞在是否以“巡邊”名義詔令齊王北上一事上產生了猶豫和爭執。

 段達的奏請相對好解決,聖主和中樞經過權衡後,決定調陰世師為涿郡副留守鎮戍燕北,同時免去陳棱的副留守職務,以武賁郎將繼續領軍衛戍東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