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戰隋》第987章 有便宜就佔
三月初十,李風雲、李渾、李子雄率軍抵達車連川。『獵文『網Ww W.ΔLieWen.Cc

 契丹族的柯爾欽、希圖、郭邇邏和甕共四部酋帥早已帶著出征控弦集結於車連川,看到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而來,急忙上前迎接。

 之前四部酋帥曾在車連川與韓世諤等聯盟大將並肩作戰,共禦遼東衛戍軍,彼此熟悉,所以此刻再見,甚為親切,很順利地見到了遠征軍最高統帥李風雲,還有兩位副帥李渾和李子雄。

 三位李姓大帥,老中青三代人,其中白狼聲名最顯,身份最卑,年紀最輕,但權力也最大,而緊隨其後的是年屆不惑、身份高貴的李渾,至於白蒼蒼的功勳元老李子雄,反而敬陪末座。安東遠征軍最高層的這種奇異構成,讓四位蠻荒酋帥倍感疑惑的同時,也對殺人不眨眼、血腥屠戮、惡名昭彰的白狼愈畏懼,對此次遠征愈惶恐,一旦自己被白狼驅趕在前,充作消耗敵人的犧牲品,豈不有去無回?

 然而,接下來他們看到了更多的遠征將領,其中很多熟悉的或陌生面孔的出現,讓他們非常吃驚。這裡面就有原松漠牙旗的突厥金狼皇族的步利設阿史那咄爾,有原奚族之王的阿會正,有霫族六部的強者波羅雅克和薩馬希圖,還有本族的原契丹八部盟主大賀咄羅和強者耶律鐵力、奈曼青川。

 這些人之間仇怨甚多,能夠擱置矛盾共聚一堂,本身就難如登天,現在不但共聚在一杆大旗下,還不辭勞苦、不顧危險,親自率軍參加遠征,這說明什麽?

 高句麗與突厥人是盟友,與東胡諸種的關系更是密切,雙方沒有生死之仇,如今高句麗慘遭中土年年攻擊,昔日遠東霸主傷痕累累,奄奄一息,此刻的高句麗無論對突厥人還是對東胡諸種來說都沒有任何威脅,但事實卻是,大家意氣風地跟在中土人後面遠征高句麗,興致勃勃地落井下石,這足以說明此次遠征不但有絕對勝算,更能乘火打劫,大肆擄掠,以洗劫高句麗的財富來推動本族、本部落的展壯大,可以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利益,如此一次千載難逢的展機遇,諸族、諸部落酋帥、強者豈能錯過?當然要一往無前、全力以赴、身先士卒了。

 事實的確如此,眼前一幕不但讓契丹柯爾欽等四部酋帥震驚不已,過去半個多月的形勢展也遠遠出了李風雲的預料,讓他意外之余,亦感措手不及,不得不決定在車連川停下休整,重新思考和調整一下遠征策略。

 依照李風雲的本意,以武力為後盾,脅迫阿史那咄爾及其所屬突厥控弦,還有奚、霫和契丹等東胡諸種參加這次遠征,一方面增加遠征力量,一方面減少安東隱患,但考慮到東胡諸種因各種原因所產生的抵觸和反對情緒,李風雲特意在征召令中做了規定,諸種各部落只要派出本部三成左右的控弦就可以了,畢竟部落的老弱婦孺要保護,之前諸部落間因為連番廝殺損失也很大,急需休養生息,不宜再行征伐。

 然而,李風雲嚴重低估了諸種部落在殘酷環境中所煉就的頑強的生存意志。

 阿史那咄爾要壯大,否則中土皇帝賜封的可汗對他來說就是個笑話,他沒有實力做什麽可汗?將來又如何返回大漠稱雄?阿會正要壯大,否則阿會部很快就會覆滅,一夜間灰飛煙滅的遙輦部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大賀咄羅、奈曼青川、耶律鐵力等契丹強者也要壯大,這一次他們逃過了一劫,面對強大的中土軍隊,他們明智地選擇了投降和臣服,沒有步遙輦部敗亡之後塵,但將來呢?若想活下去,活得久遠,就必須要強大;波羅雅克、火赤孟克和薩馬希圖等霫族強者同樣要壯大,本來霫族六部中以黑河兩岸的巴圖部和蘇台部最強,但如今何在?被中土人殺得奄奄一息,如果不是中土人要招撫霫族諸部,特意手下留情網開一面,霫族現在就剩下四個部落了,所以若要生存,就必須強大。

 東北就這麽大,弱洛水兩岸又非常貧瘠,諸種部落都要強大,如何強大?除了互相吞並外,就只有走出東北,開拓更大的生存空間,但這需要實力,而他們沒有這樣的實力。

 今天卻有個走出去的機會,跟在中土大軍後面遠征高句麗。

 本來這種便宜也輪不到他們佔,只能站在旁邊看熱鬧,哪料中土人突然殺進了安東,把他們這些看熱鬧的一鍋端了,而更巧合的是,遠東霸主高句麗雖然創造了奇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成功挽救了自己的滅亡命運,但連番受挫的中土卻被徹底激怒,仿若一頭失去理智的猛虎,一次又一次瘋狂攻擊,高句麗遭遇空前重創,遍體鱗傷,如今已是奄奄一息,完全陷入絕境,偏偏這個時候,強大的不知疲倦的中土再一次向高句麗動了攻擊,結果可想而知,高句麗必亡。

 高句麗這位遠東霸主雖然已被殘酷血腥的戰場“掏空”了,但廋死的駱駝比馬大,勝利果實依舊豐碩,中土人吃肉,他們這些搖旗呐喊的仆從只要喝上幾口湯,就能賺得盤滿盂滿,滿載而歸,就能讓他們瘦弱的身軀迅強壯起來,所以阿史那咄爾這位突厥金狼皇族也罷,奚、霫和契丹等東胡諸種也罷,都不約而同地做出了一個與李風雲一模一樣的選擇,那就是傾盡自己的全力遠征高句麗,最後即便在東征戰場上隻“吃”到一些“殘羹冷炙”,也足以讓自己的實力有長足進步。

 而更重要的是,他們以此向中土表達了自己的忠誠,可以贏得中土的承認和庇護。高句麗滅亡後,中土就是遠東的霸主,過去他們這些遠東諸種因為距離中土太過遙遠,對中土價值很小,有心攀附中土也高攀不上,未來就不一樣了,未來中土就是遠東霸主,中土的疆域已經拓展到了遠東,他們這些遠東諸種若想生存展,若想有一個美好未來,不但要臣服於中土,更要讓中土看到他們的價值,唯有如此,才能在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抱著這種“有便宜必佔”的心理,諸種諸部落蜂擁而至,尤其奚族,近水樓台先得月,得到的消息最早,準備的也最充分,五個部落除了老弱婦孺和留下必要的保護力量外,余者傾巢而出。奚族擅長造車,運輸用的車子不但造得結實,裝載量也大,此次五個部落以幫助遠征軍運輸糧草輜重為名,動用了整個族群的運輸車,五六千輛大車,再加上其他諸種部落的大車,車隊規模達到了驚人的一萬余輛。契丹人也是一樣,他們得到消息的時間雖然比較遲,但諸部落正好散布在遠征軍的東進路線上,隨著遠征軍抵達車連川,契丹諸部的遠征隊伍也6續趕來,使得安東遠征大軍的總人數迅突破了二十余萬,並且還在繼續增長中。

 李風雲看在眼裡,知道是怎麽回事,卻無力勸阻。誰說蠻荒諸虜智慧低?他們雖然茹毛飲血,甚至很多種族都沒有文字文化,但乾這種乘火打劫、落井下石的便宜事,卻一點也不比有知識有文化的中土人差。

 李風雲召集遠征軍高層軍議。

 中土這邊有李子雄、李渾、韓世諤、陳瑞、韓曜、袁安等文武官員,諸種虜姓有阿史那咄爾、辱紇王孟壩、處和蘇支、大賀咄羅、奈曼青川、波羅雅克等人。

 李風雲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遠征軍的人數越來越多,嚴重出預計,糧草陷入危機了,現在就難以支撐了,但車連川距離扶余城還有五六百裡,而扶余城距離遼東懷遠鎮又有上千裡,短期內根本指望不到遼東大本營的支援,而更重要的是,遼東大本營一旦聽說安東遠征大軍多達二十余萬人,是否還會允許安東大軍南下懷遠鎮會合?一旦遼東大本營做出決策,要求安東遠征軍獨自攻擊,與遼東方向的遠征軍齊頭並進,形成兩路共擊之勢,則安東遠征軍的糧草危機必然爆,後果不堪設想。

 無人回應,氣氛很沉悶。

 李子雄等漢姓官員尤其鬱憤,望著諸種酋帥的目光頗為不善。好好的事,硬是給這幫蠻夷破壞了,之前誰也沒想到諸種酋帥們竟然對遠征高句麗如此熱情,面對事實再仔細一想,現自己還是疏忽了很多東西,考慮不周。

 諸種部落積極遠征,一部分原因是盲目崇拜強大的中土,認為此仗必勝,存了撿便宜的心思,另外又能表忠心,又能撈實惠,何樂而不為?另外一部分原因就大不簡單了。

 去年安州和東北戰事頻繁,諸種部落損失很大,安州的奚族諸部還能得到一些救濟,而弱洛水兩岸諸種部落就麻煩了,那點救濟運到部落已所剩無幾,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如此一來,接下來的日子怎麽過?如果不想辦法,不窮極思變,一味艱難度日,那等到中土滅亡了高句麗,騰出手來對付他們,他們如何應對?恰好這時李風雲下達了征召令,拱手送給他們一個“思變”之策,只要積極參加這次遠征,不但出征的人馬可以依靠中土的糧草解決肚子問題,留守部落的老弱婦孺亦能依靠為數不多的食物生活下去,而遠征只要打贏了,參戰部落不但可以贏得中土的好感,還能瓜分戰利品,如此便可讓自己的部落迅恢復元氣。

 另外更重要的是,從目前漠東的局勢來看,大漠上的突厥人一旦得知安東主力大軍遠征高句麗了,安東空虛,必然展開反攻。突厥人殺進安東後,中土人可以退守長城,但已經損失慘重、難以為繼的東胡諸種怎麽辦?所以為防患於未然,諸種控弦和部落青壯還是借助遠征高句麗的機會,傾巢而走為好。如果這一預測成真,中土大軍滅亡高句麗後,必然再攻安東,他們隨即可以借助中土之力殺回家園,然後用在東征戰場上瓜分的戰利品重建家園,豈不正好?

 諸種部落一門心思只顧著自己生存展,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參加這次遠征,結果過猶不及,直接給安東遠征軍帶來了糧草危機,陷安東遠征軍於困窘之局。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