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軍,齊軍進入蔡地,大軍駐扎完畢,呂荼正在休息養神,就在這時一聲急報傳來。
“報!”
“何事?”
今日輪值的黃門郎張孟談看到士兵急匆匆的向王帳裡跑,眉頭一皺,上前沉聲的問道。
為了不干擾孫武,呂荼把這次會戰的軍國大事掌控權全部都交給了孫武,如今那士兵不去找孫武稟報,找自家大王,這就有些不對了,張孟談自然要問。
士兵道:“稟黃門,最新的情報,王詡佩六國相印,握六國兵符,手執七十萬聯軍,卑末的將軍以為此事還需要大王知曉為好。”
張孟談聞言大吃一驚,忙接下文袋,讓士兵在帳外守候,他本人快步的走進了堂內。
“大王”
張孟談走到假寐的呂荼身邊,在其耳旁小聲輕喚道。
呂荼這時睜開了眼睛,慢慢活動盤腿和筋骨,然後深深吐了口濁氣,平息心情後,方才道:“何事?”
張孟談對於呂荼這種作為早已經見怪不怪了,按照自家大王的說法這是叫靜坐養生功,每日堅持有益壽延年之效。
張孟談雖起初不信,不過看著與自己年齡相差無幾,卻比自己明顯年輕十幾歲的大王,張孟談是信了。
“大王,王詡執掌六國相印與兵符,被六國聯合任命為七十萬聯軍主帥”
張孟談把兵士的話重述了一遍,然後把文袋遞給了呂荼。
呂荼接下,打開細看,他越看越是眉頭緊皺,這次六國討伐自己和當年黃池會盟時諸侯討伐自己是大不一樣的:當年的諸侯聯盟大軍雖然也是王詡為主帥,但是事實上王詡真正掌控的不過是魏軍一軍而已,至於其他國都是聽調不聽令的那種,總之聯盟很是松散,然而這一次,王詡顯然是吸取了上次討伐齊國失敗的經驗,所以才直接把六國相印和兵符收在了手中,讓六國大軍真正的成為自己如臂使指的麾下。
七十萬大軍啊!
還是王詡,傳聞中的鬼谷子!
看來這次孫武有些危險。
呂荼扭頭看著張孟談突然道:“第二縱隊,現在到哪兒了?”
張孟談掐指算了算:“前日稟報,第二縱隊的十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正在向河南郡進發,推算路程,應該在半個月內便可到達。”
“半個月?還是太慢了,告訴國書,加快行軍,七天之內,必須給孤到達蔡地”呂荼沉聲道。
“諾”張孟談心知這第二縱隊的十萬大軍到來並不能起多大的作用,但是沒有這十萬大軍,孫武靠著這二十五萬大軍與聯軍對峙起來,勝算可能為零。
呂荼又想了想到:“第三縱隊的卜商部,第五縱隊的樊遲部和第四縱隊的端木賜部現在怎麽樣了?”
“這三部都已經著手征兵,特別是卜商部,據臨淄傳回來的消息,因為趙國東進的關系,北平郡郡守卜商提前向臨淄申請招兵了十萬,現在十萬大軍在常山郡駐扎,而吳越之地的樊遲部也已經征兵五萬,端木賜則已經征兵了六萬”張孟談回道。
“十萬,五萬和六萬?這就是二十一萬,加上第二縱隊十萬,這就是三十一萬,如今蔡地有二十五萬齊軍,加上三十一萬,就是五十六萬”
“以五十六萬對抗聯軍的七十萬,以孫武的本事,還有齊國的兵甲之利,人和之優,獲取勝利應該不成問題”
呂荼估算了下,當下對著張孟談道:“以孤的名義,告訴卜商立即率部南下,同時傳詔全國,基於目前六國發起對我國的戰爭,孤不得不發起全國總動員令,令第三第四縱隊和第五縱隊提前進入戰場”。
“這?”張孟談有些猶豫,勸道:“大王,提前讓第三第四縱隊和第五縱隊入戰場,會不會操之過急?再者,大王先前說征兵是逐年征兵,如今提前了近三年,前後矛盾,會不會有損大王在士人心中的信譽?還請大王三思。”
呂荼知道張孟談所言在理,新招收的兵員若不經過訓練,那上戰場打仗和自殺無異,最可怕的還可能是一顆老鼠屎壞一鍋湯,導致全軍的潰敗。
另外,自己是大王,若是食言而肥,那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就會有損,不利於自己對中央和地方上的掌控,當然最不利的是破壞了齊國人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那以你的意思當如何?”想到這裡,呂荼也猶豫了。
張孟談道:“卜商部可以南下,因為北平郡和常山郡,本就民風彪悍,他們的父祖兄長多是跟隨大王南征北戰的老兵,相信他們在家時也得到了不少他們長輩的軍事訓練,想來適應兵團作戰應該很快;至於第三第四第五縱隊,應該立即傳令各郡各城的太守和城令,把征兵的方向放在老兵身上”。
呂荼點頭,口中卻歎息道:“那孤有些對不住這些老兵!”
呂荼在大齊推行的是士之階層的兵役製,有點類似軍戶製,即軍戶之家才能被征兵成為正規軍,至於浪人階層,他們雖然也能成為兵士,但是卻沒有編制,只能稱呼為仆從軍,只有立功勞者,得到獎賞,獲得士的爵位,才能成為軍戶之家。
這些軍戶之家與普通的平民之家相比,雖然面臨著巨大的生命危險,但是好處也是十分巨大的,受人尊敬,成為地方的鄉黨領袖不說,而且這些軍戶之家的賦稅也比尋常之家少一半,最誘人的是沒有徭役。
而呂荼之所以說對不起這些老兵,原因是,軍戶之家一旦有人被征兵,服完軍役後,這家的這個人在未來將不再被征兵,當然除非這家人當中沒有人符合軍役的資格。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呂荼違反了先前與士族們約定好的規章制度,是對不起那些老兵的。
不過當下管不了那麽多了,只能強咬著牙去頒布詔書。
呂荼喚來記室左邱明,讓代筆撰寫詔書,誰料左邱明聽完事情的前後,建議道:“大王可秘密遣使,口頭對太子宣召,以太子的名義征召老兵,這樣一則不會損害大王的名聲,二則將來就算士族們鬧騰起來,也可把責任推卸給太子,此為保身之計”。
呂荼聽罷驚叫道:“斷然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