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孺子春秋》第六百四十四章 誰人陰我?4國聯軍伐齊初現端倪
呂荼遇到什麽事了,這麽慌急?

不是因為仲由受吞吳戰爭的刺激鬧騰著要辭官,不是因為鄭旦又給他生了個兒子,不是因為鍾離春給他生了對雙胞胎,也不是因為雅魚和藤玉快要臨盆,而是因為衛國出大事了!

衛國史上第一逗逼的衛靈公薨了,太孫姬輒登位,按照當年呂荼和姬輒的約定,南子和呂荼的女兒會“自然消失”,可是誰能料到事情出現了變故!

蒯聵在鄭國人和衛國內部勢力的支持下,發動了歸國戰爭,而蒲地一直沒有被衛靈公剿滅的公叔戌呢?見機知道天大的時機來了,於是廣發糧財,招籠武士,也發動了叛亂。

整個衛國現在是亂成了一窩粥。

蒯聵和姬輒的戰爭因為是父打子,所以姬輒的一方根本沒有底氣和蒯聵作戰。

一時間衛國西部大部分領土淪陷。東邊呢?也是差不多,因為旱災,衛國朝堂救治不力,東部各地方怨氣很大,公叔戌一來就是發錢糧,所以好多大城是不戰而降。

而衛國朝堂和地方各級大夫呢?

他們雖然有同情姬輒的,但是同情並不意味著都是支持。

堅挺姬輒的蘧伯玉,王孫賈,史魚等人,如今不是老的老就是病的病,屬於走兩步都喘的人,你讓他們帶兵打仗可能嗎?

公子朝和彌子瑕呢?這倆貨和呂荼有仇,而姬輒和呂荼關系頗好,自然不會幫他。

姬輒的叔父們呢?如郢,君起等人,他們正想渾水摸魚呢?就算是幫也是心有詭計。

姬輒心裡清楚現在唯一他能用得著並值得他信任的人只有幫南子一派的人物了。

而南子一派中,最有能力的人是當年蒲地之戰被他祖父衛靈公一袖子擼到底的石圃了。

石圃當年被衛靈公拿下後,就一直賦閑在家,姬輒命他為大司馬,可是他拒絕了,因為他有怨氣。

可是局勢的蛻變,讓姬輒不得不求助南子,希望南子能勸說石圃出山。

石圃出山了,帶著大軍和蒯聵與公叔戌幹了幾仗,雖有勝利,但兩拳難敵四手,被雙方聯合陰了,帝丘一戰,損失大軍過半,最後不得不撤回朝歌,死守,以待援軍。

這個時候公子朝和彌子瑕諫言說應該把南子之女嫁給近鄰魯國,以求魯國的援助。

這個建議一出,姬輒先是動心,後來想想當年和呂荼的秘密協議又拒絕了。

彌子瑕和公子朝相視一眼不再言語,可是接下來的朝歌攻防戰讓姬輒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個建議。

畢竟齊國在吳國大戰,據說還給楚國人乾上了架,那打起來可是曠世大戰,他齊國有什麽精力來援助自己,就算來救了,那能來多少軍隊,來的軍隊能救出自己嗎?

姬輒不得不重新考慮,而這時魯國的少正卯卻恰到其時的來了,說是要看在他的面子上和魯國的面子上三方停止大戰。

姬輒大喜,若是能停戰,他甚至可以默認衛國一分為三的局面。

可是蒯聵卻是臉色很難看,他是想要當衛侯,但是他要的是整個衛國的衛侯而不是一部分,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他當年沒有霸佔成南子,心裡一直憤恨著,他想霸佔了南子,想讓她匍匐在自己的胯下,不,不僅是南子,還有她的女兒,讓她倆都跪在自己的胯下。

剛打完宋魯水源爭奪戰的少正卯為什麽要立馬插手衛國的內戰?

那是因為他要試探齊國。

現在齊國的主要精力都是在滅吳戰爭上,此時為他自家君上求親是最好的機會。

各國的貴族上層其實都知道衛靈公那位秘密女兒其實是南子和呂荼所生,

那麽少正卯光明正大的求親,若是呂荼發聲恭賀就說明,齊國暫時對魯國沒有念頭,若是反對,那就是說,齊國滅吳之後,可能就要對魯國動手了。如此這樣,他魯國當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齊國朝堂上主政大臣們雖然有過風聞,但是這事他們也不好插手,只能信息往上報,快馬通知呂荼。

呂荼的正夫人藤玉聽完伍子胥的奏報後說就算真是夫君之女也應該為國家利益著想,齊吳越楚之戰正是關鍵之處,容不得齊國再分心,所以對此應該發詔書恭賀;鄭旦和西子卻是強烈反對,他們的理由是自家君上的秉性向來是家的利益看的比國家利益高,若是發詔,則君上必定大怒;看著雙方吵的激烈,雅魚頭痛的要命,他深知雙方說的都有理,支持哪個都對又都不對。

老態龍鍾的宗人府大宗呂青看著呂荼的這幫妻妾們激烈爭吵的樣子,心中哀歎:隨著自家君上事業的昌盛,兒女的變多,這後院的鬥爭將會是越來越激烈了!

知道此事體系頗大,暫時也沒有個結果,無奈妥協,急報呂荼那邊。

這份奏報出發的時候,呂荼才剛打完姑蘇之戰沒多久。

呂荼見楚國內戰六年內暫時不會出現結果, 便給正在陳國遊說的端木賜發令,命其為五湖三江臨時都督,持節,主持南方軍國大事,並留下長水大營,射聲大營,泗上大營還有水師供其調遣。

呂荼此招意圖很明顯,就是牽製楚國內戰雙方的軍事力量平衡,白公勝勢敗,則在後方援助他,若是楚昭王勢敗,則適當給白公勝添加些壓力。

在呂荼的概念中只有你不死我也活的楚國內戰才是好內戰。

政事,軍事全部安排完畢,呂荼星夜帶著心腹精銳乘上水師艦隊往北方前進。

到達臨淄後,先問了呂玲和南子的現況,知道她們暫時無危險後,便召集文武大臣,抬著新奪回的吳鼎,邗鼎,鍾離鼎,邳鼎,皖鼎……去了齊國祖宗祠堂。

此時齊國祖宗祠堂內,齊鼎位於中間,周圍大小鼎密布,呂荼讓武士把新奪回的鼎放在祠堂裡,然後帶著文武轉了幾圈,方才滿意,當然其中不乏滔滔不絕的感慨。

也是齊國從當初的巴掌大的地方,一步步走向如今長如臘肉的地盤,那是一輩輩們,踏著血海,邁過屍山,這才有如今佔有後世三省之地。

當然呂荼最自豪的莫過於自己了,因為自己的存在,見證了,齊國滅莒國,薛國,鄟國,鄫國,逼陽國,小邾國,郯國,鍾吾國,徐國,鍾離國……長桑國,任國,邳國,祝其國,成國,扈國,盧國,牟子國……邗國,吳國,皖國……

他慷慨激昂發表演講,說諸國興旺事,以及對齊國的啟示完畢,方才急匆匆的回了臨淄宮。

臨淄宮,此時宮內一大家子還等著他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