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孺子春秋》第六百四十三章 苦心人天不負
鬥懷和鬥巢鬥辛雖是親兄弟,但是鬥懷顯然被仇恨和對富貴的期望迷住了雙眼,瘋狂了心智,所以他一直想要支持他的這個外甥殺回郢都,報了父仇,並奪回他父家失去的權利。

看著鬥懷離去,有熊勝對著一名文士狀的大夫道:“名號天下,就說我故太子建嫡子有熊勝要回郢都了……”

文士不是別人,正是當年送呂荼戰馬驌驦的唐國子,那個被楚昭王滅國後下落不明的唐國國主。

楚國一場曠世內亂開始,只是在原來的歷史上卻沒有像現在一樣如此大的規模,也沒有楚昭王如今的窘況而已,然而這一切生了,生的原因都是因為呂荼,因為他的推波助瀾。

呂荼不會關心楚國人的死活,不是不關心,而是當年郢都之戰之中,晉昭公對呂荼說的“寡人是盟軍右路的統帥,不是他楚軍的統帥”的那句話,在經歷的堆積中,在時間的消逝中,不知不覺對他的人生觀念起了作用。

人還是狹隘些好,因為愚蠢狹隘的人太多了,你要是博愛的話,人家就會罵你聖母婊。

大洪水來了,從古長江中下遊開始泛濫,整個下遊地區,簡直就像是海嘯侵襲過一樣,那宏觀場面比後世98大洪水還要可怕。

因為呂荼提前讓吳國舊地士人做好了防洪大撤退的準備,所以並沒有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當那些士人們看到洪水咆哮從身邊而過後,他們對著呂荼所在的方向無不臣服跪拜,甚至有鄉民認為呂荼是天日神,若不是,他怎麽可能提前知道洪水要來了?

呂荼此時站在高山之上,望著一望無際的澇災,心中感歎,看來吳地十五年內別想恢復元氣。

他讓張孟談傳令給吳郡和淮南郡郡守,兩郡免國家賦稅和勞役三年,消息一傳出,整個兩郡之地嘩然,吳國舊民攜老扶幼更是口呼呂荼萬歲,齊國萬歲。

這是呂荼對國內的恩典,但對於求和心切的越楚,就態度惡劣了,因為呂荼根本就不見二國使者,只是讓貪得無厭的東門無澤應付。

東門無澤是啥人,那就是腳板上能摳出泥來的人,和他談,越楚非大出血不可。

最後東門無澤勒索了越國糧食萬萬石,分十年還清,另外越國年輕女人八萬,分三年還清;楚國是割讓大城十座,如韶關,鳩茲,庸浦,鵲等,並一次性交付健壯奴隸九萬,另外承認皖國,舒鳩國等一系列小國為齊國領土。

皖國也有資料稱呼桐國,和後世安徽省的簡稱皖有直接關系。

這個國家,文獻記載在吳越楚三國相互爭霸中起著不小的作用,吳國伐楚,楚敗,他追隨吳;吳越之戰,吳敗,他追隨越;越國被楚國所滅,他追隨楚,後來一直到戰國後期才被楚國正式吞並,成為楚地。

後世影響巨大的桐城學派還有什麽六尺巷的故事,都和此地有一定關系。

舒鳩國是六舒之一,大概位置就是後世安徽舒城地區,若按正常歷史展,這個國家應該被楚國所滅了,但是因為呂荼的出現,吳楚戰爭並沒有爆,所以這個本來應該被吳國國相伍子胥忽悠冤死的小弟並沒有滅國。

對於東門無澤的“戰果”呂荼還是很滿意的,特別是要奴隸和年輕女人這一招,簡直絕了!

因為女人意味著人口,奴隸意味著生產力。

有她們,呂荼新得的吳地二郡恢復元氣來又可以少五年。

越國那邊呢?勾踐瘋了,他明明知道齊國這招是絕戶計,可是又沒有辦法,誰讓大洪水來時,他沒有讓軍隊及時撤出低窪地帶,造成了越軍大量傷亡,

這讓飽受吳國楚國來回蹂躪過的越國無疑是雪上加霜。為了增加人口,勾踐在文種的勸諫下,表膾炙人口的《罪己詔》與計劃生育策。

寡人聞,古之賢君,四方之民歸之,若水之歸下也。今寡人不能……令壯者無娶老婦,令老者無娶壯妻,女子十七不嫁……

呂荼正在忙著救災事宜,聽到這個傳聞後,心中也是翻騰不已,沒有想到如今沒有了會稽之恥,勾踐還是出了《史記》記載的那千古雄文!

呂荼此刻好想打著當日陽澄湖自己被刺殺的大義旗號,揮兵南下,直接把脆弱不堪的越國也滅了,只是可惜,天公不作美,看著一望無際泛濫的澇災他也是無可奈何。

呂荼讓大軍救災救難,雖然遭至了軍方一些人不滿,但卻是值得的,因為此時吳國人的人心不再懼怕齊軍,相反見到他們就像是見到了親人。

此刻齊吳一體在群眾感情上已經夯實了基礎,下一步就看微生和巫狐庸的治理了。

只是兩人都是一大把年紀了,呂荼也怕把他們累出個好歹,於是一方面從齊國舊地調出色的大城令過來協助,譬如重農主義的樊遲,就認命他為微生的助手,另一方面他拜訪越公董梧,希望他能推薦些人才。

董梧推薦了不少能人,呂荼一一重用,其中有一位,在後世文獻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宋國華氏的華登。

華登本來是宋國大族華氏子弟,怎麽會跑到千裡之外吳越之地?

那是因為齊國南下期間,剛和魯國爭奪水源乾完架的宋國也沒有閑著。

被宋景公擠壓已久的宋國的華氏之亂爆了。

按正常歷史進程講,華氏之亂應該生在宋元公期間,可是宋元公在第一次伐楚之戰被楚平王斬了,而繼承大業的宋景公是位能人,他的治政暫時緩和了公族與華氏向氏三者的關系。

但是曹國伐宋,宋國反敗為勝,滅了曹國和周圍小國後, 由於宋景公利益劃分不均,三家又再次鬥了起來。

鬥起來的結果是華向和華亥意外死了,他們的兒孫們一鼓動,造了反。

不過這種造反說起來也很滑稽,其本質形同於國主不滿二大爺的子嗣們把持朝政,想要用自己的親兄弟幫助自己,於是親子嗣,親兄弟,堂兄弟,遠堂兄弟,遠遠堂兄弟……新舊親緣親戚乾起來了。

華登就是現任宋國國主宋景公的遠遠遠堂兄弟。

華氏事敗,作為華氏的中流砥柱之一的華登,他第一個念頭就是往吳國跑,原因是吳王夫差的夫人是國主宋景公的四妹,季子。

這位季子也就是後世考古出來那銘文記載的女人。

為什麽華登得罪了宋景公還敢往他妹妹那裡跑,那是因為宋景公和他的姐姐妹妹們關系很不好,特別是這位季子。

只是華登沒有想到,他剛來到吳國就遇到了吳越戰爭,這貨和他的族人不同,他雖有能耐但怕死的緊,眼前吳越戰爭不明,他知道只有曾經兒少時教育過他的夫子越公董梧家才是最安全的,於是便這樣一躲近乎是一年。

呂荼對於華登加入他的團隊,心裡有些複雜,主要是一旦收攏了他,就是意味著和宋國開始撕逼。可是越公的面子又不能不給,再說華登的確才華是有的,思量再三後還是任命他為吳郡的郡丞,以輔佐巫狐庸治政。

呂荼安排好吳地國政後,便在水師所部的護衛下,先提前一步北上,因為他被陰了。

陰他的人不知是何人?但是絕對是對他充滿敵意。

天才本站地址:.。請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m.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