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孺子春秋》第六百九十一章 浪人進北平,搶人大戰
,,!

“弱冠有余”

趙無恤不知道呂荼為何這樣問他,畢竟當初呂荼在晉國時,救過自己,他應該知道自己的歲數多大。

“弱冠有余?年華正好!那你不怕死嗎?”呂荼再次逼問道。

呂荼他如今是鐵了心想用當年郯子問他的語氣逼問趙無恤,看看他,會如何回答。

呂荼的話很淡,但是帳內眾人聽罷無不肅然,殺氣騰騰的看向了趙無恤。

趙無恤聽到呂荼如此說,心下一跳,他現在是完全搞不懂呂荼的心思了。他認識的呂荼,是一位你不去害他,他絕對不會去害你的仁慈之人,只是如今他為何這樣威脅逼問自己?

難道是?

趙無恤突然想起他父親給他講過呂荼當年出使郯國的美談舊事,眼睛頓時亮了,他隱約猜出了呂荼的想法,恭敬道:“死?怕?”

“不怕!我,已經死,死過,很多多次了。”趙無恤搖了搖頭,語氣無比的鏗鏘與堅定道。

帳中有些將領聽到趙無恤的話,無比的鄙夷,心說,吹牛也不怕把你家祖墳給吹沒了。

在眾將的眼裡,趙無恤作為趙氏的下一代家主,自然是風吹不著雨打不著,錦衣玉食,輝煌人生,怎麽可能死過很多回了?

所以趙無恤的話在眾人眼裡其實就是虛張聲勢,吹牛糊弄人。

呂荼卻是點了點頭,想當初見到趙無恤時,他那落魄的模樣,他自然懂趙無恤“死去多少回了”是什麽意思。

可憐的孩子!

呂荼接下來並沒有再難為趙無恤,和他細談起正事來。此次趙無恤前來,所為者三:一,對當初趙氏攻伐白國之事道歉;二,解釋晉軍出兵代國的原因;三,再次重申趙氏和齊國的盟約關系。

對於第一件事,呂荼是讓趙氏做出些賠償給白國算作道歉的誠意,趙無恤答應。這事雙方便過去了,畢竟白長腿並沒有出事,他那個叫頭曼的兒子也沒有受傷。

第二件事趙無恤說晉軍之所以出兵代國是因為代國的國主的君夫人是他的姐姐,見姐姐之家有危難,所以不得不出兵。

對於此點,呂荼看了一眼趙無恤,心說在後世史書上記載,你就是利用你姐姐把你姐夫一家給殺光了,然後吞並了代國。如今倒好,說出兵代國是為了保護你姐姐的一家人。糊弄鬼呢?

不過趙無恤的眼光仍然很清澈,清澈的都讓呂荼認為史書記載的是不是有誤?

當下他對趙無恤言:齊晉兩國各自退兵,中山國和代國的事,讓他們自己解決,若是趙氏不放心的話,可以讓中山國國君盟誓,就算將來打破了代國國都,也定然不會傷及代國國君一家性命,如何?

趙無恤沉默許久,最後點頭稱是。

第三件事就是重修盟約問題,呂荼自是答應。半個月後,呂荼召集代國,中山國,晉國三方,祭祀犧牲,盟約天地,把各自的地盤重新劃分後,便各自帶軍退回了。

接下來就是中山國和代國曠日持久的撕逼大戰。

趙氏為防止萬一還是屯兵在了夏屋山,齊軍則是屯兵居庸關。兩隻猛虎靜靜等待中山國和代國的大戰之後的結局。

天氣進入金秋時節,呂荼把剩下的仆從軍分封在燕國舊土完畢後,知道是該返回國都的時候了。臨走前,仆從軍一些將士跪求呂荼在燕地開辦學宮,讓他們的子弟也有機會學習六藝。

呂荼聞言眼前一亮欣然答應,把前燕國國都薊城宮殿改為薊下學宮住址,遣詔書去歷下學宮,聘請優秀夫子前來任教。

消息一出,整個燕地沸騰。

燕國,哦,

不,此時應該叫北平郡了。眾將為了恭頌呂荼的平定北方燕國胡戎的功績,上表勸說改燕郡為北平郡,呂荼推卻再三,最後答應。至於北平郡郡守的人選,呂荼調文武通才的卜商為第一任郡守。伯牙則在卜商到任後,把手中建城的工作交給卜商,他本人則返回臨淄等待任命。

卜商到任如何把北平郡近百萬的寡婦和齊國三十萬仆從軍婚配的事不講,且說呂荼帶著不到一萬之軍往衛國趕。

這一萬大軍,其中有兩千多都是參加過對燕對胡戎代的“權二代”,所以呂荼身邊真正的精銳士卒不過七千。

至於其他的一萬正規軍,呂荼都把他們分封在了古黃河和燕山以南肥沃的土地上了。他們此時正忙著和國相府派來的官吏丈量自己的土地呢?

其他剩下的這些人,他們也有封地在燕國舊地,但是因為地盤較大,反正也跑不了,只是給家人去信,讓他們派人去接管就行了。

這次齊國繼滅吳國,人口大南遷之後, 又是一場人口大遷移,只不過這次是往北方遷移。

為了保證人口能順利遷移,呂荼去詔書讓國相府派專人督促此事,並給各大城令還有郡守發文: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橫加攔阻浪人北遷。

其他郡的郡守和大城令自然不敢違背呂荼的昭令,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人才外流”。

當然也有勇氣的城令他們為了留住浪人,“搶人”,發出了“福利政令”,當地的鄉紳們也紛紛提高了對浪人的待遇,浪人們因此著實留下不少。

這是春秋末年版的“搶人大戰”!當然他們所搶的只是浪人的勞動力而已。

而被分封在燕國舊地的士紳聽到呂荼的政令後,無不高呼呂荼英明,畢竟如今北方是地多人少,沒有人他們就算有地也生不出財富來,如今浪人來了,他們就可以雇傭他們,讓他們成為自己的佃農,為自己耕地。

其他地方就苦了,畢竟浪人就那麽多,還被呂荼帶走了精壯三十萬,一時間齊國境內出現了用人慌,浪人勞動力價格暴漲。有不少鄉紳叫嚷著去發動戰爭,只是這次戰爭發動對象不再是土地大國而是要對人口大國。

呂荼也收到了不少奏章,說魯國擾境,宋國在河水上遊截流,甚至連齊國的盟國陳國蔡國也被官員舉報,要對他們發動戰爭。

呂荼看著這些奏章徹底無語,為了得到更多的奴隸和浪人,你們值得嗎?

不過眼前離三年之期的黃池會盟越來越近了,自己的確得準備準備。

就在呂荼在行軍大帳中沉思的時候,兩名童子不知何時爬到他的案桌邊:“抱,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