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偽裝之王》第二百八十章 針鋒相對
讓王以哲感到自信的,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東北軍實力強大的105師,在給他加強警衛,他的大門口,由警衛排架起了實彈的機關槍,一有動靜,就隨時可以用機槍掃射,有幾個敢來找死?

 但王以哲不清楚,情況是隨時發生著變化的。

 105師的旅、團幹部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更為重要的是,從張學良去南京以後,少壯派每天晚上都在自己控制的衛隊團中散布傳言,說王以哲不救張副司令,只顧自己升官發財,受蔣介石五百萬元的賄賂,是東北軍的漢奸。

 傳播這種謠言的人,就是化名向正田的相田正二。

 不僅官兵中有謠言,整個西安城內,到處充斥著這樣的謠傳,這些欲置王以哲於死地的謠言,已經重複了一遍又一遍了。

 其實,當時的東北軍內,想一鳴驚人去冒險圖高升的不軌之徒,還大有人在,這種情況下,王以哲還敢麻痹大意嗎?

 1月27、28兩天就這樣過去了,摩拳擦掌的三劍客們忙碌著,卻沒有匆忙下手。

 到了1月29日,就是否執行潼關協議問題,東北軍在渭南東塬張家堡,召開了一次規模空前的大會。

 這個大會的參加人員,除了東北軍幾乎所有的軍、師級高級將領外,三劍客和抗日同志會的20多名中下級軍官代表,也參加了會議。

 這是一次包含了元老派和少壯派在內的大型會議,這是一次重要的會議,更是主和派和主戰派爭取更多人支持自己的大會。

 但是,會議缺席了兩個人,一個人是51軍軍長於學忠,另一人是67軍軍長王以哲。

 於學忠和他的51軍原本就駐扎在蘭州,他在那邊有自己的一攤子事情,沒能趕來出席會議。

 王以哲不用多說,他因為肺炎越來越重,不能到場。

 會議缺席的這兩個人,在東北軍內的位置十分重要。

 於學忠字孝侯,山東蓬萊人,他是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時,指定的指揮東北軍的人,也就是說,於學忠此時是東北軍的代理主帥。

 而王以哲的重要性,是因為他是元老派的代表,是東北軍內實權最大的人物。

 王以哲不在,東北軍的參謀長董英斌代替他主持會議。

 這個董參謀長,在會議開始時,囉裡囉嗦地講了一達通開場白。

 “現在局勢很嚴重,南京叫我們東北軍後撤,總部搬到邠縣,渭南前線部隊撤到高陵一帶,將來如實行甲種方案,則讓我們開往甘肅;如實行乙種方案,則開往安徽。

 有的人主張,我們先堅決要張副司令回來,而後再聽命撤兵,有的主張先撤兵後營救張副司令,我們內部的意見頗有不同。

 無論是先撤兵而後再營救副司令,或者是先營救張副司令而後再撤兵,我們必須意見一致,團結起來,這樣才能有力量!

 這樣對於張副司令,對於東北軍才能有好處,否則,隻憑個人意見,不能集思廣益,不能在一致意見之下團結起來,對張副司令、對於我們東北軍一定只有壞處。

 今天這個會議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好好地交流一下,仔細談談想法,使我們東北軍的意見能夠達到一致,然後根據這個一致的意見,大家堅持團結,努力奮鬥。

 我想,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營救張副司令的目的,才能夠使東北軍走上光明的前途!現在就請大家一次發言吧。”

 董英斌講話結束,首先登台發言的是何柱國,於學忠和王以哲不在場,何柱國就是最重要的軍事指揮官。

 何柱國說,根據現在的形勢,只能接受中央的條件先撤兵,服從中央,不與中央為敵,中央也就容易接受大家的請求,到那時,再設法請放副司令,為時不晚。

 接下來,何柱國闡述了他的這種建議的理由。

 “如果我們拒不撤兵,堅持要求張副司令回來,必定要引起僵持局面,進一步要引起戰爭,戰爭一起,對於張副司令,對於東北軍都是不利的。

 因為,從目前看,東北軍絕對打不過中央軍,戰爭一旦打起來,他們更不可能放張副司令回來,戰爭打完了,東北軍失敗了,他們更不會放張副司令了,到那時,東北軍的前途會更加暗淡,因此,我們現在應該避免衝突,服從中央。

 況且,副司令發動雙十二事變的目的,是反對內戰,團結抗日,以後的放蔣、送蔣也不外為此目的,到南京後副司令還屢次帶信來,要我們和平解決爭端。

 我們現在放棄戰爭,堅持和平,應該說是尊重和服從副司令的指示,符合副司令發動雙十二事變的心願。

 假如我們在這件事上處理不當,內戰爆發,那將陷副司令於極大的痛苦之中了,所以,為各方面的利益前途著想,應當聽從中央的命令,撤兵。”

 最後,何柱國再三強調,他的這些話,也是王以哲軍長的意思。

 何柱國的講話要點是,要救出張副司令,首先要服從中央,不能與中央為敵,一旦對抗而與中央軍開戰,戰爭一起,對於張副司令,對於東北軍都是不利的。

 元老派的何柱國講完了,應德田代表少壯派發言。

 應德田的發言很長,核心的意思就是張學良不回來,決不撤軍,不惜一戰。

 應德田不愧是留美高材生,他的整個發言,很有特色,他列出了幾個關鍵性的論斷,作為依據,然後引向:

 1、張副司令是否是我們值得擁護愛戴的領袖?是,就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去救,況且仗也不一定會因此就真的打起來。

 2、蔣介石的中央只能試探著施展陰謀,就是說,是欺軟怕硬的,要救出張副司令,就不能試圖博取蔣介石的歡心,而只能硬起來,不能服從,只能反抗,堅決不能撤兵!

 應德田就這兩個問題,做了詳盡的闡述。

 “關於營救副司令的問題,為什麽說東北軍應當而且必須首先積極主動地堅持呢?我們知道,西安事變捉蔣,是以副司令為主,楊主任為輔的。

 此後,放蔣、送蔣,更明顯是以副司令為主,楊主任和共產黨代表團為輔的,在三位一體的團結之中,也是以副司令為最重要的中心人物的。

 所有這些都表明,這不只是由於東北軍人多勢大,而是因為副司令在這一系列的問題上,態度都是積極的,行動都是主動的這層關系。

 現在營救副司令,當然也必須是由我們東北軍積極主動,只有這樣,十七路軍的楊主任和共產黨代表團才能一同堅持,如果東北軍不堅持營救副司令,那麽十七路軍和共產黨還怎麽堅持呢?”

 闡述完救張少帥的重要性之後,,應德田接著說下去。

 “還有,不用我說,大家誰都明白,張副司令是我們東北軍的領袖,並非十七路軍的領袖,更非紅軍的領袖,我們的領袖被扣,我們為什麽不比別人更堅決地去營救呢?

 況且,張副司令與楊主任聯合發動事變,實現了擁護蔣介石、聯合共產黨、團結全國、共同抗日的主張,對於國家有極大的功勳。

 這樣的領袖,不僅他個人有遠大的前途值得我們擁護他,營救他,而且張副司令對於東北軍的前途,對於三位一體的前途,對於中國的前途,也都有著深刻密切的關系。

 對這樣一個值得擁護愛戴的領袖,我們怎麽能不積極主動、團結一致地去營救他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