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演業》第328章 周瑜用兵
建安十三年六月,孫權遣使再至漢中劉備處,同意將其妹孫尚香送至漢中,但需劉備親自往交州迎娶。

 這對於劉備來說,便是開玩笑了。

 劉備幾次逃難,哪一次顧過老婆的。

 徐州小沛被攻破時,便丟棄妻子甘夫人與麋夫人,獨自逃往袁紹處。

 若不是形勢與歷史不同,劉備還會有一次襄陽丟失,再丟妻兒之舉,幸得趙雲七進七出,才解救妻兒。

 劉備有一名言,叫“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教化了後世不知多少男人。

 劉備會為了一件衣服,奔數千裡去交州,冒著生命風險?

 顯然不可能。

 孔明道:“主公可暫時答應此事,但卻以漢中正準備伐蜀為由,暫時拖延,又請孫權先出兵。孫權出兵往益州,路途遙遠,道路不通,需要大費一番周折,一旦兵至,必不能隨意便撤,那時主公便不出兵。然孫權手下猛將謀臣皆不少,蜀中對峙,抑或敗退時,主公可請自領兵馬入蜀中救應,劉璋必從。借此良機,主公可得蜀中之地。孫權於蜀中並無根基,其佔地絕不如主公,主公再以恩威施下,日久則盡得蜀中矣!”

 聽了孔明之言,劉備頓時心中大喜,如此謀劃,蜀中豈有不得之理,遂從孔明之計,暫時答應孫權婚事,又請使謂孫權出兵,自己也將在漢中調集兵馬,隨時南下。

 孫權使者不疑有他,領了使命歸至交州。

 八月,孫權以周瑜為都督,領兵自交州,循江往交州西北,上至益州牂牁郡。

 此時,交州造船業極其發達,大小船隻皆與辰河商會學習技術,又采購部件,楊錫並未有任何隱瞞。

 是以半月時間,孫權大軍竟然由鬱林郡(廣西柳州),沿江(珠江)西進至益州境內牂牁江(珠江源頭之一)。

 千余艘船出征,運載糧草,耽誤了不少時日,否則周瑜可能更快。

 交州鐵軌,以鬱林郡為中心,東過蒼梧,至南海郡(廣州),西至交趾郡的龍編城南百裡(越南河內),糧草運送極為方便。

 孫權以魯肅為後軍,總督糧草,準備打一場持久曠日之戰。

 且楊錫承若,若能得牂牁郡,楊錫便贈送鐵軌一條,並提供炸山開路之火藥與技術團隊。鐵軌從龍編直通中南州之泰郡。

 孫權不知道楊錫為何對自己取益州給出如此大支持,竟贈如此大禮,分文不收。

 有好處不拿,孫權不是這種人,於是達成協議,孫權更是信心十足。

 其實楊錫早把孫權所佔之地,全部內心裡看成了自己地盤,早修鐵軌早放心。

 要想富,先修路啊。

 卻說劉璋聞孫權竟然自交州出兵,北上襲取益州,鬧如此大笑話,真是不知死活,也不用商議,直接命大將鄧賢、泠苞望牂牁郡而來。

 鄧賢、泠苞二人至牂牁,至且蘭縣時,牂牁十七縣已失其六。

 二人大軍屯於且蘭縣,開始坐等周瑜來攻,結果周瑜不來,隻取其他縣城。

 於是二人商議,由泠苞領大軍出且蘭,去阻擊各路兵馬。

 豈知這一切,都是周瑜所做假象,目的便是引二人大軍出郡治且蘭縣。泠苞早被周瑜放出飛天球探得清清楚楚,其自己卻不知情。

 泠苞大軍行至山道,被周瑜領四路大軍伏擊,泠苞大驚,左右衝突,正遇著老將黃蓋,戰三十余合,被黃蓋重鞭抽落馬下,馬蹄踏破胸腔而死。

 劉璋根本就沒有探清周瑜虛實,周瑜出兵八萬,雖說有三萬余負責糧草調度,卻也有五萬可戰之兵。他劉璋出兵三萬,便想將周瑜弄死,等於天方夜譚。

 三萬兵馬,還有一萬隨鄧賢在守且蘭,此刻並未收到泠苞戰死消息。

 周瑜命泠苞降兵詐開鄧賢城門,大軍輕易入城,又殺大將鄧賢,牂牁郡余縣紛紛投誠,周瑜二十日拿下牂牁郡,震動蜀中。

 此戰周瑜盡得降兵兩萬,一時聲威大震,又開始往西謀取犍為屬國,往東翻山越嶺,數百裡之後為零陵郡,這卻不敢去動的。

 且中間隔著崇山峻嶺,除非飛過去。

 周瑜也不敢直接北上取巴郡。巴郡不好拿不說,還離自己的牂牁江上糧草集運基地太遠。

 周瑜可不想被自己斷了後路。

 犍為屬國地小城少,周瑜很快便拿下朱提、漢陽二縣。

 劉璋這回坐不住了,趕緊升帳議事,問計文武。

 帳下李嚴、張任同時出列,願為大將,領軍往擊周瑜,劉璋決斷不下。

 劉璋考慮再三,還是覺得應以張任出戰。

 張任為益州蜀郡人,本地勢力,更值得信任。

 李嚴則為荊州南陽人,劉璋還有些芥蒂。

 李嚴年輕時為南陽郡專職吏員,以才乾知名。荊州牧劉表讓他到郡中各縣任職。

 曹操進入荊州時,李嚴正為秭歸縣令,秭歸為荊州南郡最西小縣,靠近巴蜀,為長江入巴蜀必經之地。

 李嚴不想投降曹操,於是西往奔蜀,劉璋用他為成都縣令,又獲得能乾的名聲,秭歸此時也歸入巴蜀境內。

 但李嚴自己知道,巴蜀本地觀念嚴重,短時間內要扎根怕是極難,今有機會,便爭取一番,不想還是被駁回。

 但張任出戰,李嚴也不反對。張任出生於貧寒家庭,但自少就膽大勇敢,為人有志向節氣。

 張任外出遊歷時,曾拜入武術大家童淵門下,修得百鳥朝鳳槍,蜀地人送其稱號“槍祖”。其師弟張繡被楊錫陣斬,稱“北地槍王”。小師弟趙雲現為劉備帳下。

 張任現官任益州從事,職位遠在李嚴之上,李嚴自是不會不服。

 劉璋選定了張任,卻有別駕張松諫言道:“周瑜算無遺策,能以一郡之地,對抗江夏楊錫,豈能小覷。且其兵馬七八萬,又得我降兵二萬,十萬大軍豈是易與。今張將軍雖勇武,但畢竟我益州只剩兵馬八萬,自要留三萬兵馬留守成都與巴郡,五萬兵馬卻未必能取勝。”

 劉璋被說的沒了主見,果真又未決,張松又道:“今漢中劉備既為益州屬地,今成都有戰事,卻為何不能一同出力,豈不知唇亡齒寒之理?”

 劉璋聽張松如此說,覺得真有道理,這劉備擁兵數萬,不說令其出兵,至少可請其出兵二三萬,以解燃眉之急。

 張任又出言勸諫劉璋道:“劉備英雄,卻不可讓其輕易入蜀中。”

 劉璋不聽,認為劉備仁義,必不負自己,遂命人下書往漢中。

 劉璋卻不知道,張松乃法正好友,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人誹謗,十分苦惱,張松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之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恰好漢中孫乾結交了法正,法正便引導孫乾與張松結交,張松與法正遂決定暗中迎戴劉備為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