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演業》第371章 狼狽北匈奴
鄴城,如今經濟也迅速發展,這讓曹操很是欣慰。

 司馬懿現任丞相主簿,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

 曹操因此對曹丕道,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之人,必會乾預我曹家之家族事務。

 曹丕與司馬懿關系卻好,數次回護,司馬懿得以無事,於是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安曹操之心。

 但司馬懿遠沒有表面上那般平靜。

 當然,此時的司馬懿,並沒有什麽奪取曹家大權的野心,如果說人必須要有夢想的話,奪取曹家大權之事,司馬懿此時就連做夢都想不到。

 他還沒有達到那個視角,便產生不了那種思維。

 但他知道布局,布局一個讓司馬家族獲取在這個時代更加強大的局勢。

 所以他建議弟弟們暗中加入辰河區,以他們的才智,便是從底層做起,也必能有一番建樹。

 到時候不管是曹家統一天下,還是南方擊敗北方,司馬皆立於不敗之地。

 但司馬懿萬萬沒想到,正是發展最順利之時,便出了如此重大之事。

 從傳回的消息看,四弟司馬馗、五弟司馬恂,這輩子仕途,怕是基本斷絕了。

 司馬馗二十年監禁,司馬恂十年,出來以後,人生的黃金年齡已過,關鍵是有了人生汙點,哪裡還能從政。

 “四弟還是太急躁了些,楊辰河氣度包容天下,若四弟按照正常規則,小心經營,必能有一番成就。觀辰河商會前事,將來總督、部長之位,定然亦是以民意取之,四弟有機會進入中樞,可惜卻如此斷了前路。”司馬懿自語著。

 “辰河商會看似松散,其實卻一日比一日越發凝固,如此下去,根基越發緊實,不可動搖啊。”

 司馬懿思來想去,覺得暫時沒有辦法,便將此事暫且擱置,先穩固自身再說其他。

 --

 自古以來,北方都有一個讓人恐怖的名字存在,這個名字叫匈奴。

 東漢初,匈奴大量進入塞內。後匈奴國內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人畜饑疫,死亡大半。而統治階級因爭權奪利,發生分裂。

 48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韓邪單於之孫日逐王比為單於,與蒲奴單於分庭抗禮,匈奴分裂為兩部。後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臣稱為南匈奴,安置在河套。

 而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

 北匈奴在被漢朝軍隊繼續擊敗之後西遷,其後成了入侵歐洲的匈人。北匈奴遠走歐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爾加河地區,一部分在多瑙河。中亞匈奴,一部分與圖蘭低地民族融合(中亞),一部分在阿富汗山區,一部分在印度旁遮普邦,即是白匈奴。

 本來頓河、多瑙河流域匈奴,以南俄羅斯大草原為基地,對羅馬帝國發動戰爭,是致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今時今日,南俄羅斯大草原忽然自北方來了異常強大的軍隊,西方的佐夫羅馬帝國也超乎常理的強大,匈奴人以原始的馬戰,在火槍的煙霧中節節敗退。

 沒有辦法,匈奴人覺得,還是大漢好,大漢沒有火槍。

 於是匈奴人沿著安息帝國北境,一路又東遷,直至伊利河畔。

 這問題就大了,匈奴進入了巴爾喀什湖,進入馬超西域國北境了。

 於是馬超命國師周不疑繼續坐鎮西域王城,馬超自領大軍,北出天山打擊匈奴。

 臨走,周不疑獻計馬超道:“今大王留馬鐵將軍坐鎮國都,中樞安枕,所缺者為人口也。大王至後,請少做殺傷,盡量多多擄掠一些人口回來。”

 馬超如今對周不疑佩服得五體投地,連鋼鐵廠,火藥槍槍都給自己生產出來了,如今自己實力,已然是天翻地覆之變化。

 若不是周不疑建議暫時不要殺回涼州,自己只怕已然領軍殺入玉門關,再與曹操決一高下了。

 馬超領五萬大軍北擊,周不疑也真不遺余力為期發展後方。

 烏孫國境往西百裡,巴爾喀什湖西南,為康居國,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自從馬超擊敗烏孫,康居國便直接歸順,並承認馬超國主地位。

 康居人口僅三四萬,與大月氏同種,西鄰安息帝國,是一個逆來順受之國,本來無事,但匈奴一來,便直接被擊破,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康居國王被殺,其余人皆被充作奴隸,匈奴準備霸佔此地為基地,再圖發展。

 趁著馬超北征之際,周不疑將北方狀況傳書於辰河城,楊錫接到情況,馬上給出部署建議。

 楊錫建議,將所有康居人口,全部搬遷離開本土,遷至天山赤谷城,也就是原烏孫國的都城。

 楊錫要施行堅壁清野,如此龐大的地域,一旦他國來襲,根本無從救援,不能發展。

 並且楊錫建議,周不疑可讓馬超西出北上,不斷擄掠人口,馴服同化,快速發展。其信上著重寫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十六個字。這是楊錫一直貫徹的方針。

 有馬超和龐德這二人在,又有周不疑坐鎮,那匈奴就不是問題,只是來送勞動力的。

 匈奴從新出現在西域,楊錫想到的是,狼來了。這狼,不是匈奴,他必匈奴更狠。

 不管狼來不來,楊錫能做的,這已經是最多的了。

 他此刻在忙著監督夷陵往秭歸的公路工程。

 三十萬人的工程,擱在哪個朝代,都不算小事。

 從夷陵至秭歸,直線距離就四十公裡,但從夷陵往北,要繞過許多山谷,遇到連綿山脈還要走S型盤山而上,算起來,竟然達到兩百公裡長度。

 但就算兩百公裡,也架不住三十萬人熱忱。

 楊錫命南郡總督賴皮,直接在夷陵成立水泥廠,又在沿途各鄉方便之地,成立碎石場,水泥碎石澆灌之下,一條康莊大道,從長江邊新建的夷陵港,直接往北延伸三四十公裡,再往西折往山區。

 有了這條公路, 物料、糧食運輸已然極為方便。

 隻四個月時間,楊錫已經將夷陵境內幾十公裡公路修成,公路上小小腳踏三輪車,變成了物資運輸主力。

 楊錫親自參與勞動,光著膀子,甚至教工人士兵們唱起了勞動號子。施工現場綿延十數公裡,場面氣氛極其熱烈。

 進入山區時,盤山公路成階梯狀,綿延至山頂,彎彎繞繞加起來有一二裡長,但上下施工之人,相隔不過數丈,這種施工奇觀,應在一千多年後出現,此時卻已然成為常態。

 蜀中探子將此地建設情況報於劉備,蜀中大驚。

 這楊錫竟然來真的。

 劉備聚眾商議對策,原本劉璋帳下投降者,大部分建議求和。

 一些軍中大將,主張主動出擊,至少要搞些破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