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演業》第372章 虛虛實實
面對楊錫即將到來的攻勢,蜀中已然出現分歧。

 法正道:“今楊錫決意要引兵來犯,但我益州南北相加,合孫權之兵,亦有二十余萬軍馬。主公應與孫權之妹孫尚香盡快完婚,光是訂婚還不行,完婚以後,那時便不需防備孫權,可盡起蜀中兵馬五六萬,於秭歸北山中,楊錫公路欲經過之地,修建堡壘,破壞生產。如此一來,孫權亦能騰出兵馬,南下取得永昌郡,平定蠻夷,增長實力,共抗楊錫。”

 事實上,經過數次大戰,劉備對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已然沒有這般崇拜。對於諸葛亮的內政能力,劉備卻依舊推崇不已。

 反而法正漸漸進入劉備的視線之中,象此種戰略問題,劉備第一時間征求法正意見。

 但這也怪不得諸葛亮,不是其沒有能力,而是楊錫這邊,無論從任何方面,都絕對碾壓。幾次對抗,劉備屢戰屢敗,不是敗於戰爭本身,而是敗於背後的實力。

 劉備、曹操總結了許多,發現楊錫征戰,從來不冒險,每每都是以多欺少,以強欺弱。

 若是在其弱時,皆示之更弱,一旦強大,便毫不講理。

 比如此次取南郡,楊錫竟然理由都不給曹操一個。要知道,曹操代表的可是朝廷,乃天下正統,楊錫說開打,便提軍來了。

 法正提出之策,的確最為可行,於是通知孫權,盡快完婚。

 如今孫權與劉備各自佔據益州上下,同病相憐,竟然沒有發生任何齷齪,劉備親自往牂牁郡,順順利利便將孫尚香取回了雒縣。

 吳夫人還是像歷史上一樣,看到劉備後大為讚賞,認為其一表人才。

 楊錫就想不通了,演義中描寫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

 這身高什麽的都不誇張,就是這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這不知道是如何傳出來的。

 這還是人嗎,這是猿猴,還有那目能自顧其耳,那這眼睛也大的太嚇人了。

 楊錫也見過幾次劉備,就是臉巴子大一點,耳朵肥厚點而已。

 不過此時人的審美,臉大而肥為美,想楊錫這種臉不夠大的,就屬於實力派。

 這種長相,吳夫人極其喜歡,覺得其有富貴相。

 卻說劉備取了孫尚香,時間已至五月,楊錫已然將公路修至秭歸北面不遠,沙坪水庫位置。

 沙坪水庫上面有條小河,河道不寬,水流注入沙坪水庫,又流出來經秭歸縣東邊注入長江。

 到了此地,便可直下秭歸了。

 楊錫修到此地時,發現水庫出口,竟然修築了一個山寨,將河口死死掐住。

 這是法正親自來了秭歸,與趙雲聯手為之。

 法正與趙雲嚴陣以待,每日派細作於山林中探看楊錫動靜,卻見楊錫這邊大軍於沙坪水庫北建立軍事基地,每日集訓,卻並無出兵之態。

 而二十萬民力,卻每日往來於已經修好的公路,並不閑著,公路也漸漸的往西而去。

 法正看了幾日後驚道:“莫非這楊錫,是要直接將這公路,修至蜀中不成?此地至蜀中,可要比夷陵過來遠二三倍的。”

 他自己都被自己想法給驚住了。

 不過想想也不可能,如此長的公路,自己只需派人於半路截殺其運輸隊伍,那此路便無法修成。

 果然,五月底,公路上的民力漸漸少了起來,只有一些兵馬,卻還留在公路上,分段把手。楊錫分段把手,法正的破壞騷擾之計不攻自破。

 法正能想到的,楊錫自然能想到。

 楊錫此刻通過已經修成的公路,運送來三百飛天球和一些炸藥包,這些炸藥包,甚至都不是炮彈。

 六月初一,天氣炎熱,山林卻幽深翠綠。

 法正於趙雲正用望遠鏡於柵寨上看著楊錫大營動靜,卻忽然件天空密布飛天球。

 “趙將軍,對方飛天球來攻,看來我軍也只能以飛天球應付了。”法正雖未與楊錫正面作戰過,但一些戰事,卻早有研究。

 趙雲道:“此事我早有應對,他以飛天球來攻,我卻早有準備,雖說強弩不如其火箭筒,但勝在我數量夠多。”

 趙雲一聲令下,早於河邊準備好的五百飛天球飛起,朝水庫上方飛去。

 於是兩邊空戰遂起,楊錫知道趙雲早有準備,卻沒想到是這招,估計他的秭歸守軍,從鎮守秭歸以來,便天天防著自己這一手吧。

 數百個飛天球在沙坪水庫上,分兩邊陣營開火,一邊火箭筒聲勢浩大,另一邊則是加強弩弓無聲無息。

 雙方飛天球都紛紛掉落,有的直接掉入水庫中,有的損壞不嚴重的,還能折返回去再行修補。

 楊錫看著這神奇的一幕,也算是長了見識。

 冷兵器時代的空戰,讓人哭笑不得。

 這種戰鬥,死人很少,除非運氣好到爆棚,要不然相隔一公裡被擊中的幾率接近於零,但飛天球實在太大了,還是有可能穿透。

 楊錫其實可以做更多飛天球,但他覺得這沒有意義,又很多種辦法可以取得勝利,不需要用這種笨招。

 就在戰場東十余裡處,程谘團一萬五千人,個個穿的迷彩軍裝,頭戴鋼盔,秘密穿入山林之中。

 這是一隻經過山林考驗的部隊,楊錫知道他們能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務。

 原來楊錫的正面襲擊,只是拖住趙雲大軍而已,真正的目的,乃是要派騎兵突襲其後路。

 程谘下令, 帶齊兩日乾糧,全軍不許生火做飯,於山林中潛行。

 其實十多公裡路程,行軍一個小時最多了,但於崇山峻嶺中,雖然有過探測,還是不敢大意。

 在林中穿行了三個小時,程谘下令全軍休息,副團長胡友道:“程團長,為了避開一路上有人,我們往東穿行了七裡,這裡有條河,要不要順流而下?”

 “不行!絕不能順河而下,越是我們行軍簡單的地方,越是可能有地方細作。我們撿最難走的道路,這裡往南是獅子岩,山高難走,我們就走這裡,直下雞公岩。”

 原來楊錫早探到,那寇封小子,投靠了劉備後,被歸入了趙雲帳下,負責屯軍於雞公岩。

 雞公岩南面,卻是長江河道,寇封將轟天炮炮台設置北岸,船隻自下遊拐彎過來本就困難,再被炮台一轟,哪裡能經受得住,端的是炮台當關,多好的船也過不來。

 楊錫戰略的第一步,便是拔除劉備設在長江的第一關,炮台關。沒有了炮台,才能安全行舟過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