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遊聚
“再者,若不是如此,他怎麽可能答應不遠萬裡,前往應天念書。”楚質輕聲說道:“無非是不忍讓你失望罷了。”
“是我錯了。”良久,沈瑤盈淚說道:“不行,我要去告訴他,不去應天了。”
察覺沈瑤真要起身,楚質連忙摟住她軟綿身子,苦笑說道:“現在是什麽時候了,想必他已經睡著,要什麽話明天再說也行,況且,去應天讀書也不見得是壞事,近距離聆聽大儒授課,與各地學子交流,感受氛圍,接受熏陶,益處反而不少。”
心情激動,什麽也聽不進去,沈瑤繼續掙扎要起來,楚質見狀,心中也有點來氣,乾脆直接撒手,不想再攔,一把扯過絲被蒙著腦袋,眼不見為淨。
從床上輕悄落地,一縷微風拂過,夜裡露濃,沈瑤衣不蔽體,忍不住打了個寒噤,忽而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有些衝動了。
回身觀望,卻見楚質絲被蒙身,輕輕呼喚兩聲,一點反應也沒有,沈瑤芳心不免有點兒慌亂,但到底不是青澀少女,多了幾沉穩,立即輕輕躺在楚質身邊,扯了扯絲被,嬌媚說道:“好了,是我錯了,思慮不周,大人有大量,原諒小女子吧。”
絲被紋絲不動,楚質仍然沒有回答,心中怒氣好像未息,沈瑤眼眸掠過一抹恐慌,片刻,牙齒微咬鮮豔紅唇,輕輕爬至床尾,從絲被的下方掀開一角,悄然鑽入,仔細摸索,找到目標,柔唇微啟,丁香小舌如同一尾滑膩的遊魚,飄蕩遊弋。
不久之後,沈瑤豔麗的俏臉從楚質胸前冒了出來,鮮嫩的紅唇多了一抹豐潤亮澤,纖細手指在他的胸前慢慢畫著圓圈,聲音嬌膩入骨:“大官人,現在氣消些了吧。”
“妖精。”口喘粗氣,楚質悄聲吼道,一把摟緊沈瑤豐盈的身子,尋上她的香唇,熱切親吻糾纏
翌日,楚質迷迷糊糊醒來,手臂下意識輕摟,卻是撲了個空,睜開眼睛,發現伊人已經離去,隻余下濃鬱的溫香。
起來洗漱,聽到沈遼未醒,楚質告辭而去,從沈家回到縣衙,正好是點卯時分,微微活動筋骨,便開始投入繁忙的工作之中去。
此後幾日,杭州城看似與往常一樣熱鬧而平淡,底下卻暗流湧動,覺得不能讓范仲淹失望,且為自己的履歷表上記上濃厚一筆,張元善可謂是加足了馬力,連續幾日奮戰不休,日以繼夜地到士紳富商家中拜訪,
找他們商談借款事宜。
不是張元善為了證明自己工作努力,所以特意挑選夜晚前去拜訪,主要是白天時候,富紳們似乎很忙碌,十有不在家中,偶爾碰到在家的,正好趕上人家要出遠門。
無奈之下,張元善只能改為晚上拜訪,問題在於,士紳們的夜生活也非常的豐富,徹夜不歸是常有的事情,而且經常與大禹治水一般,逢家門而不入,這可不是胡說,起碼張元善可是見到好多次了。
州衙之內,范仲淹皺眉沉吟,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壓迫力,張元善待立堂下,有幾分惴惴不安,並不是他故意懈怠,而是知難而退,如果只是一兩個士紳還好辦,或威逼或利誘,非常容易達到目的,然而,幾日下來,眾多士紳的行動居然如此一致,顯然是已經通了風,有了默契。
只是小小的縣令,張元善還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王朝的統治根基,士大夫及地主階層都得罪透去,唯有借前來向范仲淹述職的機會,匯報工作進展之余,據實表明自己的難處,尋求支援。
“那些人好不曉事理。”近兩日,王安石時常前來拜訪,與范仲淹暢談時弊,探討貸谷與農的策略,而張元善言及的事情與之有關,所以他也沒有回避,聞言頓時勃然大怒,痛斥罵道:“舍些小利便能為百姓謀福,為朝廷分憂,卻無動於衷,簡直就是。”
顧及范仲淹在旁,注意風度,王安石最終沒有罵出口,怒氣衝衝道:“其心可誅。”
此時的王安石,才三十歲而已,未經官場沉浮,青年氣盛,抱負不凡,對此情況自然痛恨不已。
望著王安石,范仲淹不動聲色,你是在尋思對策,其實心中卻暗暗感歎,與自己當年是多麽的相似,覺得世間一切,不是黑的便是白的,然而要想成為宰執之臣,卻要有雍容大度,必須從全方位考慮事情,黑、白之外,還有千萬種色彩。
不過范仲淹卻沒有告訴王安石,因為沒有與之相應的經歷,就是聽別人說了,自己也不會理解,當年的范仲淹也是經過幾起幾落之後,在名相王曾的提醒下,才明白此理,完成了一次偉大蛻變,從此走上忘身許國的道路。
悠悠回思當年往事,良久,范仲淹回過神來,望了眼底下,眾人還眼巴巴的等待他的決斷呢,不由自嘲而笑,果真是年紀大了,總喜歡回憶。
“陽春三月,氣溫適宜,正合出郊遊宴。”范仲淹淡聲道:“張知縣,以老夫名義,邀請城中各位士紳商賈,於明日赴寶林山觀景遊聚。”
須臾,消息傳遍杭州城,一些不知時事的士子倒是很興奮,期待,不過本該會有幾分惶恐的士紳卻顯得十分淡定,接到請柬之後,紛紛表示定然赴約前去。
寶林山,位於杭州城外,其名不顯,但是山上有座飛來峰,卻是聞名天下,相傳是從山東琅琊郡飛來,又名靈鷲峰,峰上有許多奇幻多變的洞壑,常年老樹古藤,盤根錯節,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是欣賞奇山怪石的好去處。
不僅如此,寶林山中還有許多名寺,有隋朝古刹法鏡寺,往西南行,又有比法鏡寺晚兩年修建的法淨寺和五代吳越始建的法喜寺,此外,還有大名鼎鼎的靈隱寺,那可是遊人香客必會前往之地。
行走在山間,真可謂是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秀麗絕倫,怪石嵯峨,古樹繁茂,加上天氣風和日麗,慢步其中,登高望遠,令人心曠神怡。
清晨,在一幫文人士子,鄉紳商賈的簇擁下,范仲淹一行浩浩蕩蕩,由杭州城北門出發,直奔寶林山而去,期間隊伍不斷擴大,有許多聞訊趕來,或許途中偶遇的,紛紛加入當中去。
來到山下,已有一群和尚在此等候,卻是各大寺院的迎客僧,且不說范仲淹與各寺觀的方丈主持交好,就是為了爭香火油錢,擴大寺院知名度,他們也得乖乖跑來,不然一大批權貴信徒讓對手拉走了,以後不要說西北風了,恐怕連灰塵也不見一粒。
想到這裡,一群或肥頭大耳,笑容可掬,或骨瘦精奇,紅光滿面的知客僧紛紛對視一眼,火花四濺,才瞄見范仲淹一行身影,便急步迎了去,一臉燦爛祥和的笑容,熱情洋溢的表示自己是受了方丈主持之托,前來迎接各位貴客,望請移步前往
到底是沉浸於此道的專業人才,就是為了搶客拉生意,也顯得那麽婉轉,使人如沐春風,進退有度,不至於表現太過盛情,讓人反感。
以上純屬楚質腹誹,沒有信仰的家夥是不會明白信眾們的心理,見到高僧大德盛情相邀,待會說不定能與之近距離會面,不少人心中激動興奮,幸好還有幾分清醒,知道做主的不是自己,紛紛看向范仲淹。
該怎麽走,途經何條路線,還真不好取舍,如果真是前來遊山玩水,無論是曲折迂回,還是重複再走,都不是問題,可是如今重責在身,卻是不能耽誤。
“我等要前往龍泓洞觀拜靈鷲塔,煩勞諸位回去請問一聲,若是哪位高僧有暇,不妨移駕同去,好讓我等請教佛理。”到底是范仲淹,自然不會為區區小事而感到為難,一句話解決問題。
飛來峰龍泓洞口的靈鷲塔,相傳東晉鹹和初年,印度和尚慧理雲遊到此,看到這座嶙峋石山,認為很像印度靈鷲峰,便在這裡建寺立塔, 算是寶林山寺塔之源,去那裡參拜,不僅旁人情願,就是各寺方丈也見怪不得。
知客僧聞言,紛紛返回通報,而眾人卻沿著蒼松古木蜿蜒而上,很快來到龍泓洞前,立見洞口處有座明塔,用石塊砌成,六面六層,殊為罕見,全塔由下至上逐級收分,結構樸實無華,別具一格。
在塔前禮拜片刻,真有幾位高僧來到,與眾人見禮,侃侃而談,述說佛理典故。
范仲淹顯得非常有耐心,並不著急與士紳商談正事,反倒是饒有興趣的在高僧們的陪同下,仔細觀賞佛塔,彌陀、觀音造像,偶爾與幾個文人笑言幾句,溫言勸勉一些後輩士子勤學上進,或者乾脆向眾人述說自己對佛學、儒家經籍的理解。
不知不覺便到了中午時分,在山上走了將近兩個時辰,就是體力再好,也難免有幾分疲憊,也無須誰人提議,眾人慢慢朝飛來峰西麓冷泉走去,那裡是設宴聚會的最佳地點,茂林蔥鬱,泉水晶瑩如玉,噴薄而出,飛珠濺玉,其聲猶如天籟。
池畔前地方空曠,宴會已經設下,案上美食佳釀,香氣撲面,就等眾人入席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