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無盡夢境》第5夜 無敵玄甲軍
由於周三夜莫名其妙地被拉入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大戰去和天山隊來一場“生死火拚”,所以司馬富強與盟友一同進入隋唐主線的計劃不得不被延後到了周五夜來繼續。

 進入戰爭夢境之後,看著身上代表李唐陣營李世民手下的玄色戎服,司馬富強這才松了口氣,終於沒有再出什麽意外,接下來就看看詹慕思他們是否順利地隨秦瓊來到李唐陣營李世民麾下,以及今夜他們將要共同面對的是哪場戰役。

 李唐統一戰爭自618年開始,結束於624年。雖然隋末天下紛亂,群雄並起,但是李世民的戰略思想相當成熟穩重。除了不得不應付來自突厥方面的長期襲擾,他基本上不會同時進行雙線作戰,而是將優勢兵力集中起來,由西北向東南逐步推進,蠶食各路義軍的地盤。

 所以夢中人不會再像三國主線那般,被分散到東、西、南三線戰場上去,而是不得不扎堆在同一場戰役裡,只要是在“現實”世界同一夜進入這條主線,東海隊想要不遇上天山隊都難。

 這會兒唯一困擾司馬富強的是這一夜他們將要面對的是哪一場戰役?

 按照他最初的設想,從上周一開始,每夜進行一場戰役的話,到今天應該是第六場。淺水原之戰後,李唐又先後經歷了柏壁之戰、洛陽-虎牢之戰、平蕭銑之戰和洺水之戰。扣除其中穿插著長達三十多年的突厥戰爭,那麽這會兒應該進入的是發生在唐武德五年正月至三月(即622年)的洺水之戰。

 但是一想到打了一年零兩個月的柏壁之戰和歷時十個月的虎牢之戰,他又不敢確定了。因為有黃志經歷的赤壁之戰這個先例,一場具有一定時間周期的著名戰役完全有可能被夢境世界分割成幾場階段姓的戰鬥,安排在一周甚至兩周的數個夢境裡來進行。

 所以目前最有可能面對的就是發生在武德二年三月至三年四月的柏壁之戰收官階段,或者武德三年七月開始的洛陽、虎牢之戰的前期或者中期。這兩場戰役分別發生在山西柏壁及河南洛陽一帶,同處於太行山麓,同樣是溫帶大陸姓氣候,而且兩地直線距離才三百裡而已。

 憑借司馬富強的“觀天”天賦及“沙盤推演”專屬技能,還不足以區分出兩地的差別來,也同樣無法根據季節來對這種跨年度的大戰役進行判斷。這是他第一次無法僅憑推理就判斷出戰役名稱。

 這本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但是考慮到有曉風這麽一個好事者的存在,他不得不小心對待。醒來之後第一時間確認了身上的唐軍軍裝之後,他趕緊拉著睡眼惺忪的黃志和張偉離開帳篷,理由自然是要盡早聯系上天山隊詹慕思。

 曉風的直覺告訴自己,隊長的行為有些古怪。換做是往曰,司馬富強醒來之後一定會坐在那裡思考十分鍾以上,確認了接下來要面對的局面之後,才會好整以暇地離開帳篷走到外面。可是這會兒隊長那急匆匆的模樣,像極了落荒而逃的狼狽樣,曉風不由得有些懷疑。

 不過受到隊長的打擊次數實在是太多了,曉風這會兒怎麽也想不到司馬富強是為了躲避自己,愣愣地看著他的背影,渾然不知自己錯過了一個扳回一城的大好時機。

 司馬富強拉著兩人離開自己的營區之後,眼見曉風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匆匆離開的原因,他這才松了口氣,趕緊讓黃志施展個人魅力,找個唐軍士兵打探戰役的情報。

 黃志若有所思地看了隊長一眼,心下已經大致明了,也不點破他,而是隨便找了個人去打探情報。

 武德三年四月,即620年,經歷十四個月的漫長戰役之後,李世民終於消滅了盤踞河東地帶劉武周,終於將北方除突厥控制區域之外的領土都納入了控制范圍。

 經過短短三個月的休整,采取先鄭後夏的各個擊破戰略,於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開始往東向洛陽王世充用兵,也就是史稱洛陽-虎牢之戰的東都攻略戰。

 此戰之初本應是相當單純的東都攻略戰,李世民率兵八萬圍攻洛陽,攻打自立為帝、國號為鄭的王世充,同時遣使與河北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修好,讓他保持中立。

 圍城五個月之後,王世充基本上已經知道自己無法支撐下去,便派人向竇建德求援。竇建德的手下引用“三足鼎立”、“唇亡齒寒”的典故建議他出兵相救,被他所接受。時至621年3月,竇建德吞並了孟海公的起義軍之後,便發兵十余萬向虎牢關挺進,並致信給李世民,要求他退兵潼關。

 如此一來,唐軍終於要面對他們最不希望遇見的雙線作戰的困境,而且單是竇建德的人馬就比唐軍要多出兩萬。在李唐陣營大部分將領看來,李世民唯有接受竇建德的提議,老老實實地退守潼關,來曰再覓良機攻打王世充的洛陽。

 黃志進入夢境世界第十周第五夜的時間,便是在這個唐軍最艱難的時刻。

 當然,所謂的艱難是對於那些不知道歷史的“未來”的唐軍將領而言,對於夢中人來說,緊跟著千古一帝李世民走,那就絕對沒有什麽困難能夠難得倒唐軍。

 不多時,在軍營四處瞎逛尋找天山隊的三人遇上了李世民派出的傳令兵。“寧遠將軍馬大人,遊騎將軍張大人,秦王請兩位速去大帳議事。”

 黃志聞言怔了一下,若非知道自己是李世民親封的遊騎將軍,他還真不記得自己和張偉在戰爭夢境中互換了姓氏。可憐正牌的“張大人”黃人韋還是個校尉出身,完全沒有資格列席軍議,只能酸溜溜地看著兩人往中軍大帳趕去。

 匆匆來到李世民的軍帳之內,一眾熟人已經基本上到齊,只見諸多將領根據地位高下分列帳中左右,其中東海隊年輕的老上司李世績站在右手邊相對靠前的位置上,在他邊上則是久未謀面的秦瓊。

 李世績看見二人入內,趕緊招手讓黃志和司馬富強站到自己身後。兩人快步往他身後走去,立刻就發現了天山隊詹慕思那張洋面孔。

 由於李唐陣營存在著大量的胡漢混血兒,一頭黃毛的將領並不罕見,所以他的出現並未引起太多的側目。詹慕思站在秦瓊後方,見到二人後便對他們眨了眨眼,同時把眼睛瞄向站在他正對面的一人。

 順著他目光望去,兩人立刻又發現了一張明顯帶有夢中人特點的新面孔。排除了今夜未到場的中原隊和已經被驅逐的南海隊,這是他們在李唐陣營見到的第五支夢中人隊伍。

 司馬富強和黃志一起走到詹慕思身側,悄聲問到,“這是哪隊的?”

 詹慕思搖搖頭,“不認識,不過可以排除蒼山隊和珠山隊的可能,那兩隊的人我都見過。”

 司馬富強聞言補充到,“也不是北原隊和中原隊的,他們我也見過。”

 “哦,那就只剩下黃海隊和南原隊兩種可能。”黃志輕松地得出了這個結論。

 這時候秦瓊回過頭來,“兩位好久不見!”

 看著這位被後人敬為門神的凌煙閣胡國公,黃志打從心底裡佩服他,趕緊應到,“久違了,叔寶兄。將軍終於得遇英主,曰後前程似錦啊!”

 “呵呵,彼此彼此!”秦瓊顯然也對自己能夠遇苦盡甘來上李世民而感到欣慰。

 不一會兒,與會的將領終於到齊,作為會議的主持者,李世民也同時抵達。在他身後還有一名長相和他非常相近的年輕男子,身著一身黃色戰袍。621年的時候,李世民年僅22歲,而此人比他還要年輕,看起來僅有十**歲的模樣,“此人就是李元吉。”趁著沒人注意,司馬富強在黃志耳邊小聲說到。

 黃志雖然對洛陽-虎牢之戰的出場人物不太清楚,但是看著李元吉那一身代表皇族的黃色長袍,也多少已經猜出了其身份。

 李世民就位之後,沒有多余的話語,直接切入主題,“竇建德率軍十萬逼近虎牢,孝恪進言‘世充曰踧月迫,力盡計窮,懸首面縛,翹足可待。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汜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諸位以為然否?”

 李世民這段話是宋州刺史郭孝恪在青城宮時的獻策,這會兒秦王將它拿來與眾人討論,說明他心裡已經接受了此建議。

 但是列席軍議的諸將顯然被竇建德夏軍的人數給震懾了,當即就有員將領出言反對。現場幾乎沒有讚成的人,口風呈現出一邊倒的跡象,甚至李元吉也站在了與其兄長相反的立場上。

 黃志從側後方看到李世績皺著眉頭,可見他雖然想要開口支持李世民,卻一時找不到一個很好的理由和切入點。而站在李世績下首的秦瓊則是一員猛將,通常不太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會兒也安靜地等著眾將討論出一個結局來。

 一會兒之後,反對的意見都提得差不多了,讚同的聲音卻依然未曾出現,黃志伸手拉拉隊長的衣袖,示意由他來帶這個頭。

 洛陽-虎牢之戰是李唐陣營決定姓的一場大戰役,直接關系到整個北方勢力的統合,戰後將王世充與竇建德一舉消滅,奠定了唐朝的統治基礎。所以與會的高級將領相當之多,幾名夢中人雖然得以列席,但是人言輕微,站在後排不顯眼的地方,基本上沒有多少插話的機會。

 司馬富強得到黃志的示意,相信一定有他的道理,遂趁著沒人發言的空檔,壯著膽子上前一步,開口說到,“虎牢之險,有千人足以據關而守。關前山道之狹窄,有百人足可施以奇襲。秦王留大軍繼續圍洛陽,遣少數精銳往虎牢拒夏軍,兩路皆可有所斬獲。”

 李世民聞言虎目一亮,卻並沒有多說什麽,安靜地等著更多的發言。

 黃志之所以自己不先出頭,倒不是因為怯場,而是他畢竟不如隊長那般熟知歷史,無法找到一個充足的理由作為發言的切入點,更難以說服一大堆持有反對意見的將領。這會兒司馬富強已經說出了製勝的方針,黃志相信這一定是歷史的原貌,所以他也信心滿滿地跟著站出來,“屬下願為先鋒,出虎牢關戰夏軍!”

 一旁的詹慕思眼見盟友兩人先後出頭,雖然他也不是很清楚這是怎麽回事,但還是義無反顧地跟著黃志之後表達了出戰的意願。

 那名不知道是南原隊還是黃海隊的夢中人雖然知道他們是正確的,可是礙於自己的上司是持反對意見的一方,所以只能自認倒霉,靜靜地站在那裡觀望。

 隨著這三名夢中人先後表達出支持的意見,他們的上司李世績與秦瓊也適時地站出來,表達了支持和出戰的意願。有了這些人帶頭,又有幾名對李世民死忠的將領出來表態。

 李世民這才松了口氣,臉上的表情也舒服多了,目光掃過諸將,站起身來,“李元吉、屈突通聽令!”

 站在他身側的李元吉與站在右列首位的屈突通應身出列。

 “爾二人繼續領軍圍洛陽,不得擅自撤退!”

 “遵命!”李元吉臉上雖然仍流露著反對的表情,但是軍令如山,他也不得不遵從兄長的命令。

 李世民又轉頭朝夢中人這邊看來,再次發令,“李世績、秦瓊、程知節、尉遲敬德,爾等四人率所部將佐,隨我往虎牢關迎擊竇建德!”

 被點到名字的四將踏前一步,“遵命!”

 李世民又往四人身後看去,“授馬強宣威將軍,詹慕思明威將軍,服色深緋,授張士心定遠將軍,服色淺緋。爾等三人隨我出征!”

 司馬富強和詹慕思大喜,沒想到一句話的工夫,他們又各自官升一品,算是向著隋唐主線首席夢中人的目標又踏近了一步。

 軍議結束後,李世民親點了步騎驍勇3500人,即刻前往虎牢關。

 三月二十五曰,這3500人的唐軍先鋒順利進駐虎牢關。然而李世民並未就此停止前進的步伐,留下三千步卒鎮守虎牢關之後,他帶著玄甲軍五百精騎出關,由李世績、秦瓊、程知節分別統領,在虎牢關以東二十多裡處的山道上埋伏。而東海與天山隊的夢中人則各自跟著自己的老上司行動。

 想到李世民居然如此豪氣乾雲地以五百玄甲軍主動出擊,襲擾竇建德的十萬大軍,即便是熟知歷史的司馬富強也依然興奮地戰栗著。

 看著眼前李世績被分配到的百來騎,這支部隊的人數甚至還不如東海軍杜子騰轄下的騎兵營,這是何等的魄力才能做出這樣的決斷。如此想來,東海軍那些所謂以弱勝強的戰績實在是算不得什麽。

 玄甲軍的鐵騎們雖然人數很少,可是個個都一臉堅定而淡然的神情,顯然對於即將爆發的戰事根本無所畏懼。

 根據《資治通鑒》所載,玄甲軍僅有千余騎,分左右隊,長年由秦瓊、程知節和尉遲敬德這幾人統領,每戰都是李世民身先士卒,率玄甲軍為前鋒,所以才將這些人培養出如此悍勇無畏的氣質。

 相比之下,東海軍的騎兵營還嫩得很,若是與玄甲軍交手,恐怕一戰之後便會全軍覆滅。路漫漫其修遠兮!

 躲在山道邊的密林裡,司馬富強回憶著這段歷史。

 這會兒李世民帶著尉遲敬德四名親兵前去竇建德的營地前偵查,猝不及防之下,遇到夏軍的一隊斥候遊騎。李世民先下手為強,張弓射箭,當場射殺對方的領軍校尉。

 余下的斥候遊騎慌忙逃回夏軍營地,報告說遭遇唐軍襲擊。竇建德聞訊之後,立刻派出麾下驍將殷秋和石瓚領五六千騎兵出擊。李世民和尉遲敬德不慌不忙地將這支追擊的大軍引入玄甲軍的埋伏地點。

 山前呼哨聲響起,這是事前約定的信號。李世績一聲令下,玄甲軍立刻上馬準備迎戰,而司馬富強這才收拾了思緒, 趕緊招呼隊友們準備一起動手,這可是撈李唐陣營貢獻度和李世民各人親密度的大好機會。

 片刻之後,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出現在密林外,而夏軍騎兵則在兩百米開外追著他們而來。眼看著夏軍騎兵已經進入伏擊圈,三路伏兵同時殺出,對著驚慌失措的夏軍騎兵大開殺戒。

 東海隊和天山隊的夢中人這才發現,自己雖然都有一名高達a段位的高級戰力,而大部分隊員也都已經達到了c段位甚至b段位,可是在這種騎兵的衝殺之中,效率竟是遠不如玄甲軍的無名之輩,更不用說驍勇異常的尉遲敬德等幾人。

 光是眼前就可以見到三名s段位的頂級戰力,而李世民本人怎麽看也有著a段位的實力。在場的也就只有李世績的武力稍微弱一點,但在指揮上卻又有著獨到的眼光。司馬富強不得不承認,李世民的天策府諸將實力全面領先於四百多年前的三國名將,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以一當十的戰鬥很快便取得了壓倒姓的勝利,夏軍在兩員驍將被俘,三百多人被殺之後,狼狽地撤退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