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無盡夢境》第1夜 定居山之殤(4)
  定軍山東圍,隨著夏侯淵分兵的到來,蜀軍的攻勢也逐漸減弱。然而回首南望,南圍那邊卻是激戰正酣,蜀軍已經是攻上山頭。張郃正猶豫著是否回救,黃志卻不得不製止他。盡管他心裡也有萬般不舍,但這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刻。不管是為了保存魏軍實力,還是為了東海隊,他都必須做出正確的選擇。  時年張郃為蕩寇將軍,品秩比黃志的諫議大夫要低,且黃志同時兼任征西將軍夏侯淵的軍師,故受其節製,便領命伺機東撤。

  盡管熟悉這段歷史,但身臨其境的司馬富強依然覺得如此的無力。史書無法寫明雙方每一條軍令,每一次兵力調動,一切還看臨場指揮。而他們面對的是蜀漢謀主法正,這個被陳壽評為“奇畫策算”的法孝直。顯然東海隊的三個臭皮匠依然是稍遜一籌。

  法正兵分十路不僅僅是為了讓魏軍無法守護鹿角,其謀慮之深遠,甚至考慮到了如何阻截魏軍的突圍。只有全殲夏侯淵大軍於定軍山,蜀軍方能一路暢行無阻,出漢中,取關中。

  無論司馬富強如何調兵遣將,總是被十路蜀軍之一堵了回來,找不到一條活路,眼見著便要辜負夏侯淵的期望,將魏軍全部葬送於此。

  黃志雙眼赤紅地盯著定軍山南麓,那裡烈火衝天,戰鬥已經接近尾聲,蜀軍以優勢兵力徹底壓製了夏侯淵剩下的半數漢中軍。

  “我們反其道行之,就往西北方向走!”他轉頭望向司馬富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去陽平關?”司馬富強恍然大悟。

  他以前研究《三國志.張郃傳》總是有一段相當不解的問題,便是其中一句“淵遂沒,郃還陽平。”

  陽平關的作用在於西拒蜀軍,而蜀軍一旦過了陽平關,進入定軍山所在的漢中盆地,那基本上就遏製了曹軍通過斜谷南下的可能,同時也獲取了兵出斜谷北上關中的機會。

  古陽平關地處定軍山西北方向,即現實世界中的漢中市勉縣武侯鎮。按理來說,劉備大軍從陽平關出來,南渡沔水以攻定軍山,這一代應屬於蜀軍的地盤。

  而斜谷道位於定軍山東面,是連接關中平原與漢中盆地的通道,中途經過終南山裡的太白縣,南口名為“褒”,即現代漢中市北面的褒城鎮,北口為眉縣,在寶雞市和鹹陽市之間。

  兩者的方向是截然相反的,這就引發了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為何張郃敗軍不往漢中方向取道斜谷退回關中平原,反而回了敵人的地頭陽平關,成了一支深陷重圍的孤軍。

  古人寫史總是惜墨如金,以致於留下一大堆謎題讓後世不得不反覆考證,依然沒有個定案。就如同安陽曹操墓一般,其真偽恐怕還有待夢中人親自去一探究竟。

  此時黃志一言既出,立刻讓他想通了這一切。原因就是張郃反其道行之啊,既然法正不讓魏軍逃回漢中,那麽反攻他陽平關便是。法正已將蜀軍悉數帶來包圍定軍山,那陽平關定然守備空虛,取之不難。

  陽平關與定軍山之間流淌著一條沔水,而斜谷道南口“褒”也同樣在沔水以北。這樣一來,據有陽平關的張郃軍進可攻退可守,並將蜀軍阻於沔水南岸,隨時可以根據形勢往東退往斜谷。

  也不知是夢中人又一次冒了古人的功勞,抑或是歷史本就該有他們留下的足跡,黃志當即對張郃下達了全力向西北突圍的新指令。而那個方向,也正好是十路蜀軍中最薄弱的環節,夢中人也都是身先士卒,緊跟在張郃身邊,

以鋒矢陣突圍。  張郃也是智勇雙全的一代名將,善巧變,曾先後隨韓馥、袁紹。在官渡之戰中屢屢獻策,但不為袁紹所用,否則歷史必然為之改變。

  別看他現在僅是個蕩寇將軍,很快在一年之後,便被曹丕授予左將軍一職。後又在228年於街亭擊敗馬謖,令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半途而廢。最終官拜征西車騎將軍,與張遼、樂進、徐晃、於禁並稱為曹魏五子良將,在陳壽的《三國志》中並著一傳。

  張郃被譽為五子良將之軀,因為“手足頭顱皆喪,唯軀乾長存。”他是五子良將中活到最後的一個。231年,隨司馬懿擊退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後,不慎死於流矢。也就是說,他與東海隊還有很長的一段緣分。

  此時並肩作戰,再沒有比這血與火的戰友情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在張郃看來,諫議大夫士心的這幾位親兵親將雖然實力不怎麽樣,但比起一般的校尉也不差了,只是欠了些火候。

  司馬富強的盾用得好,但是攻擊就比較差,衝擊力明顯不足,這能是守護著側翼。殘月使的是長柄錘,步戰尚可,馬戰時因為下盤不穩,反而有些施展不開。同理還有曉風,他的“敏捷”也適用於步戰,在馬上基本上是無從發揮。可是若要讓這二人棄馬去步戰,司馬富強又不肯,畢竟大軍團作戰時,個人的力量過於渺小,指不定背後挨上一刀便沒了。

  反觀一直不顯山露水的黃鶯和午陽更適合馬戰,他們兩一刀一槍,都是馬戰利器,配合上技能段位壓製,對上一般小兵所向披靡。

  張偉的爪子更是無用,他也和黃志、李莎一般拿弓射箭,暫時轉職馬弓手。但是其準度實在不佳,畢竟騎射也是具有相當難度的, 就算黃志也是新近才領悟此技巧。不過張偉此時又一次凸顯其排兵布陣方面的長才。眼見各人在鋒矢陣裡發揮的作用不同,便立刻作出調整。

  “黃鶯到儁乂將軍右手邊,午陽去左首。馬強護黃鶯外側,殘月護午陽。其余人都射箭!”

  這其余人裡,除了張偉自己沒有“箭術”技能,其余三人恰巧都有。新隊形一旦調整好,這支“鋒矢”的衝擊力立刻上了一個檔次。

  黃鶯有了可以完全信任的隊長在旁保護,便放棄了防守,將手中丈二長槍的威力發揮到極致,這也是她進入夢境世界以來第一次放手攻擊。估計這裡面也有某些想法在作祟,盡管很理解司馬富強,但她多少對於這家夥的大男子主義有些許的不滿。她要當著這個男人的面,全力地展現自己的能力,讓他知道自己這個女人也能為他分擔責任。

  另一邊,午陽的樸刀與殘月的錘子也是相得益彰。殘月只要依靠錘子的力量將周圍來襲的兵器撞開,午陽立刻抓住空襲揮刀劈砍,其效率卻是比黃鶯這頭高得多。

  後頭的四張弓則按照張偉的指揮,隨時將火力傾斜到前方阻擋最密集的地方,緩解身處鋒尖的幾人將要面對的壓力。

  蜀軍是兵多但將寡,不可能每一路都有名將坐鎮以防張郃突圍。在張郃與東海隊的合力衝擊下,蜀軍轉攻為守的防線很快便被鑿出一個口子。張郃帶著東圍魏軍大部貫穿了蜀軍防線,成功突圍。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