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30章:迫於無奈
卻話蘇軾等一乾人,跟著那農戶左轉右轉,穿過阡陌小道,終於來到一間破舊的土屋之中。這土屋,用的是土坯磚砌起來的牆,現已經四面透風。房梁是一根圓木,還算比較結實。屋頂,則是用乾草鋪成的。

 屋外,雖然有著一個小院子,但只是用柴扉掩蓋著。院中還有一個狗舍,但卻沒有狗守家。大概是主人養不起了的緣故,一條狗吃的東西,並不比一個人少啊!

 閱歷較豐富的秦明看得出,這房屋原來也是瓦片做得屋頂。大概是因為房屋主人囊中羞澀,無錢修繕,才導致今日這等困境。

 那農戶似乎也知道,這房屋太過於破舊,頗為不好意思。屋裡連坐的椅子、凳子都欠奉,最大的家具是一張床和一張桌子,一條板凳,僅此而已。房屋裡,最好的避風避雨的角落,則由一個大瓦缸佔據著,想來是存放糧食的地方,民以食為天嘛!

 農戶訕訕地說道:“家裡沒有坐的地方,隻好委屈一番官人了。”

 蘇軾看著家徒四壁的土屋,心中頗為訝異。原先他還以為農戶穿這身衣裳,不過是為了做農活而不弄髒其他衣裳,現如今看來,是他想多了。分明是人家僅有這一套衣裳,為了衣可蔽體,才穿出來乾活。

 看到這麽貧苦的生活,秦明也有了些觸動,先前那股氣惱完全消了,有點抱歉的意味問道:“大哥,你的兒子呢?”

 那農戶把鋤頭放入屋中,苦笑一聲,說道:“不瞞各位官人,我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都賣了。”

 蘇軾聞言,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說道:“甚麽?”

 農戶自嘲地笑了笑,頹然地坐在板凳上。說道:“不過還好,僅僅是賣給了村頭的宋老爺,他人好,見我和渾家實在養不活這些孩兒。便都收下了。要是鄰村的,那是全都賣給了外人,今生都別想再見了。”

 不僅是蘇軾,就連秦明他們,都聽得異常震驚。脫口問道:“你有幾畝地,為何養不活一家七口?”

 農戶突然憤恨地說道:“幾畝地?就算有幾十畝地又如何,還不一樣淪落到今時今日這地步?不瞞各位官人,我祖上原先也富闊過,曾有良田百畝。可架不住他的兒子多啊,每人分一點,傳到我這裡,竟然隻分到一畝八分地,還是瘦田!娶個渾家,原以為多個人會好些。卻不料彩禮又花光了積蓄。剩下五個兒女,一畝八分地裡面能有多少糧食打?不過三百來斤!交了稅,還剩兩百斤出頭的樣子。吃穿用度,全靠這一畝八分地,不賣了他們,難道叫他們和我這沒用的爹爹,一同吃苦受罪?他們在宋老爺家,吃得好,穿得好,住得也比我這狗窩好多了。我渾家每日幫宋老爺養蠶織布。混一口飯吃,順帶還能見他們一見,這已經算很好了!”

 蘇軾靜靜地聽著他訴苦,發現好像也沒有說道重點。等他發泄完了之後。蘇軾才緩緩地問道:“既然大哥說自個是算好的了,那不好的呢?”

 農戶冷笑一聲,說道:“若是命不好的,生下孩兒來,養到三四歲,便賣給梓州城裡的老爺們。女孩兒好賣。要是男孩兒,還得挑三揀四。價錢,還不如一頭羊高!”

 蘇軾聽到這,總算琢磨出一些味道來。原來不是人販子猖獗,而是這些自耕農,實在走投無路,才鬻兒賣女,換來他們的孩兒生存的機會。

 這年頭,又沒有什麽衛生避孕常識,農民娶了老婆之後,就好像成了造、人機器,根本停不下來。像這個農戶,五個已經算少的了。要是其余的,沒有七八個,都不算顯眼的。

 多一張嘴就得多一份口糧,可田地就這麽多,糧食也就那麽多,根本不夠養活一大家子的,怎麽辦?虎毒尚不食子,人心都是肉長的,為了換來兒女的生存,只能鬻兒賣女了,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要是能養活他們,誰還會鬻兒賣女啊!

 蘇軾不死心,繼續試探道:“難道就沒有人販子拐賣嗎?”

 那農戶似乎聽得最好笑的笑話一樣,哈哈大笑道:“還需要拐賣嗎!這等價錢,大戶人家不過是吃一頭羊罷了。要是男孩兒,還不如一頭羊!大戶人家,在乎這些錢嗎?哈哈哈……”

 即便是秦明等大老粗,也能聽得出笑聲中的無奈,悲憤,痛苦與無助。蘇軾生性耿直,突然高聲說道:“大哥,你不知道陛下已經下旨減免全國賦稅了嗎?”

 那農戶搖了搖頭,說道:“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田地就那麽點,減稅能減到哪裡去?”

 蘇軾愣住了,他真的沒想過,原來一向視為仁政的“減賦稅”,也不能拯救這些少田少地的自耕農。

 那農戶似乎扯開了話匣子,繼續說道:“如果我不把孩子都送到宋老爺那,那不久之後,我這點田地都沒了。那時候,別說我的孩兒,便是我也要成為宋老爺的佃戶。我即便有點窮,還能有瓦遮頭,有糧可吃。要是佃農,辛苦大半年,到頭來連自個都養不活, 最後還不是一樣賣身為奴?這遲與早,有甚麽分別!”

 聽著農戶的憤恨,蘇軾總算明白了。不是人販子要拐賣孩童,而是這些農民,被逼得要鬻兒賣女,否則連自己都活不下去。他們想過要抗爭,可他們沒有抗爭的資本。他們沒有錢讀書,供不起一個讀書人,改變不了命運。一代一代之後,田地越分越少,也就越來越貧窮。最終,也只能像這個農戶一樣,為了不徹底為奴為婢,更是為了生存,只能忍痛鬻兒賣女了……

 蘇軾突然歎道:“前朝柳柳州曾撰文,名曰《捕蛇者說》,言苛政猛於虎。誰知今日,非苛政,亦猛於虎?此乃天災,抑或?”

 農戶、秦明等人都不知道蘇軾在感歎什麽,但他們都知道,蘇軾似乎很有感觸的樣子。沒辦法,他們識字不多,哪裡知道柳柳州,乃是大詩人,大文豪柳宗元?他的《捕蛇者說》,也是流傳千古的名篇!

 蘇軾聽了農戶的訴說之後,總算明白什麽叫民間疾苦。只見他從袖中掏出荷包,在桌面上倒出幾百文銅錢來,推到農戶面前,說道:“大哥,我幫不了你很多,只能聊表心意。多謝你的直言,我等要告辭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