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31章:你是好官
那農戶呆呆地看著散在桌面上的銅錢,還在滴溜溜地打著圈。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蘇軾已經走出了屋門。

 他猛地一個激靈,用衣裳把銅錢都扒拉下來,衝出門去,大聲喊道:“娃子,我可不能再要你的錢了!”

 蘇軾頭也不回地說道:“你說出了我想知道的,這就是你應得的!”

 走在後面的皇家軍校學員,也笑著對他說道:“拿著吧,說給你的就是給你的。嘿,這位爺,富闊著呢!”

 農戶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捧著一衣兜的銅錢,喃喃地說道:“好人哪……”

 這一行人,大多沒見過如此的世道。為了生存,居然連自己的兒女都要賣了。先前聽說亂世的時候,為了生存,易子而食,他們是怎麽都不信的。可當事實擺在眼前的時候,他們不得不信了。

 一行人,沉默地走著,每個都是滿腹心事。不聲不響地走了一段時間之後,秦明突然問道:“若他們的田地都沒了,他們靠什麽活下去?”

 蘇軾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他環顧了一下四周,此刻秋風送爽,正是秋收季節。漫山遍野,都是金黃色,看了讓人賞心悅目。心中突然想起《詩經》裡面的一首《碩鼠》,當即吟唱了出來:“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秦明等人雖然聽不太懂,但詩中那種無奈。和對生活的眷戀,還是感染了他們。蘇軾是用唱的方式唱出來的,以樂教和,秦明他們也能聽得懂個大概。這便是音樂的魅力。

 《禮記·樂記》中說道:“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以禮教中,以樂教和。”孔夫子也曾提出“克己複禮”。周禮裡面,最為核心的部分,便是音樂。

 這歌聲,乃蘇軾有感而發,直接催人淚下。此刻蘇軾心中想的,便是到底誰才是那個碩鼠?蘇軾心中隱隱已然有了答案,是地主嗎?可地主在這些農戶走投無路的時候,給了他們一條生路啊!是他們自己作孽,生養太多?蘇軾想到,自己兄弟姐妹六人。隻存活了兩個,這人倫大欲,乃是人類生存繁衍的本能,孔子都說,“食色,性也。”難道孔夫子所說的,還會有錯?

 蘇軾再深究下去的時候,他似乎觸碰到了一個禁忌,難道皇權是那隻最大的碩鼠嗎?蘇軾不敢想了,儒家綱常思想。禁錮他不敢往這方面想。一個國家,人君都沒有,人心便散了,這個國家還能稱得上是一個國家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國,家又怎麽稱得上一個家?

 蘇軾的心亂了,他發現,現實生活似乎把他所學的東西,毫不留情地一一擊碎。聖人所說的大治之世,在這個愈來愈複雜的社會中。又將如何實現?

 蘇軾想到這,便停住了腳步,看了看秋風過後,已然蕭瑟的草木,一時間迷茫了。

 秦明見蘇軾魔怔了,連忙搖了搖他,說道:“蘇大才子,你沒事吧?”

 蘇軾被他晃醒之後,勉強一笑,說道:“沒事,走吧……”

 一行人又走出十幾步之後,秦明見時近午時,阡陌之上,已然沒有多少農戶,便低聲說道:“蘇大才子,你不要這樣。我相信,你是一個好官,是把百姓死活放在心裡的。嗯,聖上也是一個好皇帝,親政以來,屢屢減免賦稅,深得民心。而剛剛見到的,不過是個例來的。我相信,天底下,這樣的農戶,不會太多!”

 蘇軾怔怔地說道:“好官?好官?何為好官?為民做主,還是讓百姓能活得下去?”

 秦明聞言,笑道:“蘇大才子,連我都能想的明白的事情,你怎麽想不明白呢?我也是為混口飯吃,才當兵吃糧的。先前家裡,共有九個兄弟姊妹,我最大,家裡沒吃的了,見邊軍招兵,我便去了。當兵好歹還能有口飯吃,不會餓死。這幾年,我就回過三次家,老五,老八,老九得病都死了。老二出去給村中老爺種地,還能混口飯;三妹、六妹、七妹都嫁人了。條件還算不錯,起碼沒我家窮。我也是調來皇家軍校後,餉銀才多點,每月給點錢給還在家裡的老四,奉養爹娘百年歸老。這人的一輩子,不就這麽過了?蘇大才子,這人哪都是有手有腳的,沒飯吃,行乞都要活下去。我聽說,那馳道最後一站的皇家大學,裡面的學子,不也是苦哈哈的出身?聖上可憐他們,才辦了這皇家大學,給他們一條活路。嘿,我孩提時,聽村裡老人講前朝那會的事,饑荒年哪,餓死的人都是一片一片的,像割麥子一樣,不是幾個村,而是一個府,一個州,一個路的餓死人。那些家中藏著糧的老爺們,卻死活不肯拿一點出來救一下那些鄉親們……那時才是一個慘啊, 人到了那時,什麽都吃了,山上的野菜,樹根、樹皮、樹葉,最後連廟前的觀音土,都咽下肚裡去。聽老人講,吃了觀音土的,吃了以後腹脹,最後都被折磨死了……還好太祖仁義,殺了那些為富不仁的老爺們,開倉放糧,我那村的人才得以活命……”

 身後的學員聽了,操著一口河、南路的口音說道:“可不就是嘛,俺聽俺村的裡正說了,多虧了太祖奪了江山,不然俺們漢人,不知道還得死多少人哪!”

 秦明歎了口氣,拍了拍蘇軾的肩膀,說道:“蘇大才子,你的大名天下皆知,論學問,我是比不上你的。可有些道理啊,我比你活多了十幾年,總是看得透徹一些。只要當今聖上堅持三年不加賦,那天下太平是板上釘釘的事。你這大才子,就別想太多了,這是聖上該做的事……”

 蘇軾搖了搖頭,說道:“范相曾在《嶽陽樓記》裡寫過,‘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以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話音尚未落,一個蒼老的聲音接著說道:“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