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67章:轟動
馬車經過終點站皇家大學的月台減速,緩緩地停住了轉動。馬車內的陸承啟和張載,相談正歡,卻沒有感覺到馬車停住了。

 待得馭車內侍來報,請陸承啟下車,才知道已經到站了。陸承啟請張載先下車之後,才跳下馬車,隨口問了一句:“這馬車走了多久?”

 內侍恭恭敬敬地說道:“回陛下,約摸一盞茶時間多一些。”古人計時,一盞茶約是一刻鍾,一頓飯約是半個時辰(古人講究細嚼慢咽,大抵也是食物較為粗糙,纖維素較多的緣故),一炷香約是兩刻鍾(半個小時,通常來講,這一炷香指的是一般供奉祖先的香,較細較短),一壺酒約是一個時辰。

 陸承啟聞言,點了點頭。以四十多公裡的時速,走三十余裡,也就是十五公裡左右的路程,只需要十七八分鍾,也算是不錯的了。而且這馳道顯得很平穩,沒有顛簸感,陸承啟對此很滿意。

 而站在一旁的張載,也饒有興趣地打量起這輛奢華的馬車來。張載看書很多,也很雜,可是這樣的馬車,他也是沒有見過,只是隱約間覺得,有些秦代馬車的特點。可馬車上,有很多極盡巧思的地方,張載都不知道有何用處。

 陸承啟見張載很有興趣的模樣,笑著說道:“先生似乎對這馬車很感興趣?”

 張載也不掩飾,讚道:“如此平穩的馬車,草民還是第一次見。有幸和陛下同乘,實乃生平快事也!”

 “若是喜歡,這樣的馬車,以後先生乘坐的機會不會少了,因為這馳道和馬車,都是由皇家大學的師生們共同研製出來的。”陸承啟說到皇家大學,不無自豪感地說道。

 聽得陸承啟又一次談及以後即將在那工作的地方,張載更是來了興趣,仔細瞅了瞅馬車的零部件。指著一塊固定在馬車車抽上面的硬木,說道:“陛下,敢問這是何物?”

 陸承啟才注意到,這馬車輪子兩邊的車輪上。各自在車抽上,安裝了一塊硬木。硬木後面則連著一條麻繩,麻繩穿過鑄成的鐵孔,並不影響駕車。

 這樣的裝置,不就像後世自行車一樣的刹車裝置嗎!陸承啟記得。先前唐勳跟他說過,想必也是經過實驗,確實有效才安裝上去的吧。

 陸承啟詢問馭車內侍,果不其然,這是刹車的裝置。只要拉動在車轅上的麻繩,牽動硬木,便能起到製動效果。古人巧思,果然厲害,不輸後人也。

 陸承啟感慨一聲,遂向張載說道:“先生。皇家大學不同以往私塾,書院,你真的要前去任教嗎?”

 張載見得這般巧奪天工的馬車,哪一處細節都顯出巧思來,心中對這些皇家大學的學子們充滿了好奇,進一步詢問皇家大學的事情。

 當陸承啟把皇家大學的辦學宗旨說出來之後,張載陷入了沉思之中。以工匠、算學培養為主,醫學、自然學培養為輔,連學子原先很多都是不識字的。這樣的學生,和張載想象中的學生。大相徑庭,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辦好了。

 陸承啟卻好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一面描繪著皇家大學的未來,一面暢想著這些學子的創造力。似乎對皇家大學充滿了信心。

 張載聽完陸承啟敘述,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陛下,這些學子,都不學聖賢書嗎?”

 陸承啟一愣,突然笑道:“學,當然學。只是老師稀少。唯獨由楊太師兼任。若是得先生幫助,太師的擔子就少一些了。”

 張載恍然大悟,陸承啟還是有些羞愧。他招收的學子,雖說都很聰明,大多有一技傍身。可幾乎都不識字,楊道奇教授也不是教聖賢之道,就是直白地教他們認字而已。至於讀聖賢書,不排除有學子自己會看,可要是說大學教授,那是不可能的。這也和陸承啟先前的觀點有關。

 先前陸承啟認為,儒家學說不過是禁錮人的玩意,不值得學。可通讀了儒家經典之後,陸承啟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儒家思想能萬古長青,是因為它講述的是天地間的規律,乃是一部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孔子曰仁,孟子曰義。乃是實現自身和諧,身邊之人和諧,從而家庭和諧,國家和諧。這是有大道理,大智慧蘊藏在裡面的。後世很多人都誤以為中國一直沒有信仰,其實儒釋道,哪一種不是信仰?

 陸承啟說的假話,不過是想讓張載安安心罷了,並沒有什麽惡意。陸承啟此刻也明白了,一個人沒有相應的道德,掌握的能力越大,他的破壞性也就越大。儒家恰好是讓一個人能自我修煉,自我反省的思想,適合教化萬民。皇家大學既然成了大學,雖然生源不行,可寬進嚴出的,自然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優秀人才,不僅專業技能要過硬,更加要學會做人。

 陸承啟讓張載擔任講師,自然是看中他的學說,講述的是做人、學習的道理。

 因為時間關系,待得內侍再次把馬車轉向,經過凹槽進入馳道之後,陸承啟和張載再次乘坐有軌馬車,返回長安城城北。

 因為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陸承啟此刻顯得有些不自在,可以避開了皇家大學的事情,只是請張載多些講授聖賢之道給這些學子,讓他們能真正成才。

 待得回到長安城城北站,等候多時的長安城百姓,聞訊趕來的京兆府百姓都沸騰了。 這樣的沸騰,到了陸承啟和張載下車之後,更是達到了轟動的境地。

 陸承啟用事實證明了,這有軌馬車,就是快捷,舒適,安全!

 有了皇帝親身做廣告,這馳道,想不火也難啊!

 精明的商人,已經開始找門路詢問,什麽時候能修通京兆府的馳道了。而前來觀禮的讀書人,則對陸承啟鄭重接待連功名都沒有取得的讀書人非常震撼。

 這張載何德何能,居然讓陸承啟如此禮賢下士?就算是內閣首輔,也不見得小皇帝這麽尊敬吧?與皇帝同乘馬車,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修築的鋼鐵馳道,這樣的聖眷,又有誰能達到?

 就憑著張載說的那幾句“狗屁不通”的話?在場的讀書人都很不屑,這些話,他們誰不說得出來,為何張載能成聖成賢,他們卻沒有被賞識?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張載沒有功名卻能得到聖賢之稱,很多讀書人不服,以至於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引起了大順境內的轟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