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43章:誰人擊登聞鼓?
陸承啟說得興起的時候,被突如其來的一陣鼓聲給打斷了話頭,想要續下去又不知道說什麽了。→97免∴費/小×說網:WWw.FγeЕ97.ΝеΤ

 “去,給朕看看,是誰在擊登聞鼓!”

 幾乎是咆哮地吼出來,嚇得貼身小太監高鎬連忙說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小的這就去!”

 話還沒說完,高鎬就小跑著下了台階。心慌意亂之下,竟踏錯了腳,左腳絆了一下右腳,“哎呦”一聲,整個人滾了下去。一直滾到台階下,高鎬才不顧疼痛站起身來,扶住了頭頂上已經歪了的冠冕。文武百官沒有得到陸承啟的旨意,都趴在地上不敢動,可還是有眼在看的,唯有刑部尚書周延華還硬扛著在那站著。眾官見了高鎬如此笨拙的動作,想笑又不能笑,憋得十分辛苦。

 殊不料陸承啟滿腔火氣,居然被高鎬這小醜般的表演給澆滅了。努力調整了一番心態,知道此事不能操之過急,不耐煩地說道:“都起來吧,趴著捉螞蟻還是做烏龜啊?”

 文武百官見陸承啟消了火氣,還有些摸不著頭腦,紛紛謝過聖恩爬將起來。被小皇帝諷刺為烏龜,這些文武百官不覺得有什麽,烏龜在這時,可是長壽的象征。人家罵你長壽,難道你會動怒不成?

 而聰明的官員,都已經看出了些端倪:“看來最熟悉小皇帝脾性的,還是高公公啊!”不得不服氣,高鎬隻用了一招,便能讓小皇帝消了大半的火氣。若是再給周延華這般鬧下去,恐怕便是國丈的身份也保不住他了。在場的文武百官,便是內閣首輔徐崇光都沒周延華的底氣,更不用說其他人。沒本事自保的情況下,還想著出風頭,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大慶殿上沒有人敢出聲,便是刑部尚書周延華,也是沉默不語。若是平日裡的小皇帝,對於諫言還是會采納的,怎麽今日竟如此反常?看來小皇帝是真的很在意這個十品官製,不容得有人蓄意破壞。已經琢磨出味道來的聰明人,漸漸生了退卻的心思。他們官職不高不低,若為了此事毀了自身前程,豈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筆帳誰都會算,不是每一個官員都有著“舍己為人”那高尚情懷的。

 說到底,十品官製對他們這些已經取得官職的人來說,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衝突。他們抵製十品官製,大多因為十品官等同低鄙的胥吏,讓讀書人的臉面不好看而已。而小部分人則是因十品官製斷了門蔭、納栗的途徑,或因家族,或因納栗門蔭中的灰色收入沒了才抵觸新政而已。真心反駁新政的,恰恰是頂著小皇帝怒火也毫不退縮的刑部尚書周延華一人而已。

 文官們的心思活絡,都知道周延華再怎麽也是國丈。只要皇后周芷若還是正宮娘娘,他的尊崇就不會變,周家的恩寵也不會變。但大順立朝以來,鮮有外戚能做到三品大員以上的高官,保不齊周延華這一招是以進為退,明哲保身,化解小皇帝的猜疑呢!

 文官想明白了,武官則迷糊地看著大慶殿中發生的一切。他們不是頭腦不行,而是沒有威脅到自身的利益罷了。新政的推行,對武將既沒好處也沒壞處,他們樂得看文官集團和小皇帝對撕。武將心思單純,完全沒有想到,一旦文官尊崇的身份被打壓下去了,他們的地位就相對提高了。可以說他們是糊裡糊塗間,便獲得了最大的利益。

 宣德門外的登聞鼓院離大慶殿並不遠,不到一刻鍾高鎬便一路氣喘籲籲地小跑回來了,近乎是爬將上了台階,陸承啟怒道:“慌什麽,天塌下來了?”

 高鎬低聲說道:“陛下,外間是一群舉子在敲登聞鼓……”

 陸承啟不是笨蛋,這些舉子為何而來,他豈能不明白?只是在這個節點上,他們便出現了,真是巧得很啊!到底是他們自發的呢,還是背後有人推動?先存了這個心思,默默地看向了監察司司長許景淳,然後淡淡地說道:“有多少人?”

 高鎬連忙說道:“有百來個,看他們的狀紙,都是坪山書院的舉子……”

 “坪山書院,好熟悉的名字啊?”陸承啟覺得耳熟,仿佛在哪裡聽過一般。

 高鎬提醒說道:“陛下,前次恩科狀元蘇軾,便是出身坪山書院……”

 陸承啟想起來了,火氣漸漸沒了:“能出狀元,這書院也算是有點名氣了?”

 高鎬不敢隱瞞,說道:“相比起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白鹿洞書院、潁谷書院、少室書院、南城書院、存古書院,長安城的坪山書院,甚至比不得陛下的皇家大學。便是出了一個蘇子瞻,也不過是碰巧罷了。”

 陸承啟哪裡不知道坪山書院是撞了大運的?要不是蘇軾在長安城中無落腳之處,也不會去到坪山書院掛了名號。這樣半道出家的學生,給坪山書院帶來的豈止是名聲上的好處而已?出了狀元之後,前去求學之人,竟比以往多了四五倍不止。

 “行了,把狀紙拿上來吧!”陸承啟淡淡地說道。

 高鎬連忙從袖子裡掏出一張狀紙,上面全是紅彤彤的手指模,陸承啟見怪不怪,這就相當萬民書一樣的東西。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快速地掃過狀紙,果不其然,這些學子就是為了十品官製而來。

 把狀紙丟在一旁,冷哼一聲:“讓他們派一個代表上殿!”

 高鎬高聲說道:“遵旨!”

 這時,大慶殿中的文官們便議論開了,紛紛猜測是誰在外敲登聞鼓。高鎬離去後,陸承啟便琢磨開來,等一會該如何先發製人。這些舉子真的是令人討厭,不好好地呆在書院裡面溫書,跑來摻合什麽政事!可登聞鼓一敲,陸承啟就不能不過問了,他的便宜老爸元綬帝曾下過旨意:“中外臣僚士庶並許實封直言投於登聞檢院、通進司,朕當親覽悉行施用。”

 這道旨意可以說是整個大順都知道了,各地衙門、包括京兆府衙門都斷不了的案子,可以擊登聞鼓懇請皇上斷案。這也是大順上訪的唯一辦法,陸承啟也不想斷了,哪怕再有不耐煩,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