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42章:有苦不能言
見朝堂下文官們都不說話了,陸承啟得意一笑,繼續說道:“京兆府尹可在?”

 京兆府尹黃瑋頤一聽,連忙端著朝笏出列道:“臣在!”

 “黃卿說說,這幾日所查惡吏,可與實情有甚麽出入?”陸承啟淡淡地說道。

 黃瑋頤恭恭敬敬地說道:“回陛下,這幾日臣共接收吏部、監察司移交胥吏案,共三百二十五件。其中一百一十五件已然查清,農戶所告皆屬實。其中,營私舞弊,干擾法令者有二十一人;竊權弄政,侵侮上官者有三十二人;索賄侵吞公款者,有二十八人;敲剝百姓,侵佔民田,偽造稅產簿,偷盜稅款者十九人;轉嫁鄉紳富戶稅賦者,一十五人。此類案件人證物證俱在,皆收押在天牢內,等候陛下明旨處置。”

 陸承啟淡淡地說道:“若無錯漏之處,皆按《大順律》處置,該處勞役的處勞役,該沒收家產的沒收家產。那些偷逃稅款的鄉紳富戶,追補雙倍稅款,可免責任。被轉嫁稅款農戶,則一一退回稅款。侵佔民田者,退回田地,處以地價等同之罰款。敲剝百姓者,處勞役便是……”

 黃瑋頤說了遵旨,心中卻是有苦難說。他身為京兆府尹,小皇帝沒追究他的失職都算仁慈了。這等胥吏作惡,他不可能不知道一絲端倪的。小皇帝輕輕巧巧放過他,擺明了就是告訴文官們,黃瑋頤是朕的人,朕說他沒事就沒事。被硬生生綁上了小皇帝的“賊船”,黃瑋頤心中的苦,又有誰知道?

 陸承啟還是太小看真正文人的風骨了,除去那些專門為了升官發財而來的文官,還是有幾個是真心為國的。這時,刑部尚書周延華出列說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陸承啟自以為這些話壓製了文官,沒想到這個又臭又硬的國丈跳出來了。不消說,這個正義感十足的國丈,當他看不慣一件事的時候,他可以追著陸承啟,從大慶殿到垂拱殿,哪怕追到禦膳房,都要陸承啟遂了他的心意。相比較來說,陸承啟怕刑部尚書周延華,多過禦史中丞李然。李然不過是個老年“憤青”,亂噴一通完事;周延華可沒那麽容易敷衍,每每讓陸承啟頭痛至極。

 不過,對付硬骨頭陸承啟也有法子。見周延華出列要奏,陸承啟先是說道:“哦,周卿可是覺得,朕處置不當?”

 周延華一愣,端著朝笏說道:“非也,陛下熟讀《大順律》,自是處理得當。”

 “那周卿所奏何事?”

 周延華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道:“臣懇求陛下,收回新政。”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陸承啟雖早有預料,但還是措手不及。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一字一句地說道:“周卿可是有什麽高見不成?”

 周延華上前一步,端著朝笏說道:“今陛下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邇英進讀,至曹參代蕭何事,帝曰:‘漢常守蕭何之法不變,可乎?’對曰:‘寧獨漢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湯、文、武之法,雖至今存可也。’漢武取高帝約束紛更,盜賊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漢業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變也。太祖之時,閑居無事,常召侍從近臣與之從容講論萬事,至於文武朝士使臣選人,凡得進者往往召之使前親加訪問,委曲詳細,無所不至。所以然者,一則欲使下情上通,無所奎蔽;二則欲知其人能否才器所任是以黝險取否,皆得其宜,太平之業,由此而致。”

 周延華這是在用蕭規曹隨的典故,點明了祖宗之法不可變。更深的意思是說,禹、湯、文、武是儒家稱道的上古盛世,自不待言。周延華所稱道的高帝、宣帝時期,特點是吏治清明,與民休息,輕搖薄賦、國富民安。而他所貶抑的武帝、元帝時期,窮兵黔武,百姓兵役繁重;苛取於民,民陷水火之中;揮霍無度,耗費巨萬;國勢衰敝,海內虛耗,統治秩序極不穩定。

 如果沒有點墨水,還真不知道周延華在說什麽。

 陸承啟笑了笑,說道:“那周卿認為,朕該如何做?”

 周延華正色道:“興教化,興政治,養百姓,利萬物,此人君之仁也。知道誼,識安危,別賢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惟道所在,斷之不疑,奸不能惑,伎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人君有此仁、明、武三德,則國家興旺,百姓安居,盛世可期。”

 聽了周延華的話,陸承啟冷冷地說道:“朕觀天下,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於夷狄,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而風俗日以衰壞。究其原因,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而所謂法先王之政,隻法其意而已。朕視時勢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變更天下之弊法,以趨先王之意,有何不妥?賴非夷狄昌熾之時,又無堯湯水旱之變,故天下無事,過於百年,又當如何?”

 周延華卻一步都不退,說道:“此言謬矣!陛下新政,又豈是效法先王之政?”

 陸承啟見他落入轂中,說道:“既然要法先王之政,朕當即下旨複井田!”

 此言一出, 滿朝文武齊刷刷地跪在地上,說道:“陛下不可!”

 恢復井田製,這不是要了他們命根子嗎!好不容易才從庶民成了地主,沒有土地之後,這些官員拿什麽吃飯養老?拿什麽給子孫後代分田分地?說得好聽,恢復祖宗之法,可真的恢復了,恐怕第一個造反的就是他們了。

 陸承啟徉怒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教朕如何做?”

 文官們看到小皇帝是真的怒了,左諫議大夫雲楓連忙說道:“陛下息怒,唯今之法,隻消收回新政既可。天下士子,無不歡顏。陛下聲望,也更顯盛隆。”

 陸承啟冷笑道:“那朕的子民呢?天下士子多,還是黎民百姓多?吏治敗壞,首當其衝便是窮苦百姓。若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朕的江山要還是不要?荒謬!朕說過,誰跟朕的百姓過不去,朕就跟誰過不去!這京兆府的惡吏,眾卿豈非不知?天子腳下的京兆府尚且如此,天下又會崩壞到何等局面?朕……”

 陸承啟說得興起,猛地一拍龍椅而起,這時,大慶殿外突然傳來沉悶的鼓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