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72章:火炮初成(5)
陸承啟也很好奇,糜費甚多的鑄造火炮,他們二人到底鑄廢了多少門火炮,當即說道:“也好,朕倒要看看,你們鑄造出來的後裝火炮到底是什麽個模樣。”

 聖口一開,便是聖諭下達。唐勳沒有遲疑,便告退一聲,去找人來搬動火炮了。不一會,二十多個身強體壯的工匠,便合力用推車推來了五門或粗或細、或長或短的火炮。

 陸承啟一看,便知道全是不合格品。其中甚至一門火炮,炮身都是裂縫。這樣的火炮,怕是沒有打出一發炮彈,自己倒先炸膛了。怪不得是廢炮,原來是這樣的火炮啊!

 有一門一看就知道是後裝火炮的,非常像是大號版的洪祥式步槍。這大概是因為蘇頌和唐勳二人見到洪祥式步槍如此威力,估算著如果如果把洪祥式步槍放大後,肯定就能獲得更大的威力。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樣不按照比例的放大,差之毫厘,謬以千裡。鑄造出來的火炮,別說威力提升了,就是連洪祥式步槍的射程都比不上!

 當蘇頌一一介紹他們的“成果”之時,他的臉上是充滿了無奈的。他也知道,造槍和鑄炮根本就是兩碼事。槍管還能采用鐵模鑄造法,趁著還是鐵水的時候,倒入鐵模之中,兩邊一合,鐵水成型之後,這槍管便成了。這樣的方法,是在原先的工藝上發明出來的,省時省力。雖然造出來的槍管強度差強人意,可一旦槍管損毀,也能立即換上。而損毀的槍管,也能再回爐冶煉成鐵水,再鑄成槍管,也不算浪費。而鑄炮就不同了,洪祥式步槍還能分開來鑄造,因為步槍本來就是組裝而成的。可火炮要是有一點漏氣的話,整門火炮都廢了。分開鑄造的火炮,極易產生氣泡,在這個鑄鐵技術落後的這個時代,組裝火炮,似乎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

 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蘇頌和唐勳總結了經驗,采用了泥模鑄造法,一次性將炮身鑄造出來,嚴絲合縫,沒有一絲漏氣,氣泡也幾乎沒有。這樣的火炮,才算是出乎蘇頌和唐勳的意料之外,第一次實驗就打出了十裡的射程。震天的響聲,把周遭的農戶都嚇了一跳,晴天裡打雷,讓他們議論紛紛,有說雷神降世的,有說鄰村不孝子被雷劈的,還有的更荒唐,說是自己引來的……額,後者明顯是在忽悠人,就像後世某個電影片段裡面,一個乞丐拉住一個小男孩,說道:“小子,我看你骨骼驚奇,一股靈光從天靈蓋透出,小小年紀就一身橫練筋骨,假以時日給你打通任督二脈還得了?看我與你有緣,這本《如來神掌》便宜賣給你了,只收你十塊錢。從今以後,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好不好?”

 好在監察士四處出動,在鄉村裡面四處走說,此乃軍器監實驗最新的秘製武器,專門用來打契丹人的。這才讓恐慌的農戶們鎮定下來,紛紛說道:“有這樣的神雷,契丹人這回肯定討不了好去!”

 “說到底,還是聖上英明啊……”

 “誰說不是啊,這農稅降下來後,哪家的日子不好過了?”

 “就是就是……”

 ……

 當然了,這些事陸承啟是不知道的,他此刻在仔細觀察著這五門廢炮,根據蘇頌所說,其中有兩門是根本沒法發射炮彈的。剩下三門火炮,都是存在著漏氣,炮彈打不遠,甚至連床子弩都有所不如。

 陸承啟仔細觀察了一番,也發現了的確是這樣。采用組裝法的後裝炮,炮身不能徹底堵住氣孔,黑、火藥不能充分燃燒,沒有強大的爆發力,重達幾斤的炮彈自然是射不遠了。

 只是陸承啟不得不佩服蘇頌和唐勳的想象力,很多設計都是別出心裁的。就拿那個後裝炮門來說,采用的是類似大門合頁一樣的設計,裝填炮彈的時候,掀開炮門就行了。只是漏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再有靈性的設計都只是裝飾品而已。

 剩下的三門火炮,設計都大同小異,都是在堵住氣孔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只是這個時代的技術實在有限,哪怕蘇頌和唐勳竭盡全力,還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後來,心思敏捷的蘇頌就琢磨開了:“或許陛下的設想並沒有錯,自身憑借我們的本事,這樣的後裝火炮根本鑄造不出來。唐侍郎,不如試一下把後面堵死,從前面裝火藥炮彈,你說如何?”

 唐勳那時也是沒有了辦法,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不曾想這樣的火炮真的極具奇效,一次就鑄造成功了。這樣的火炮後面完全是堵死的,除了預留出一個放引線的小孔之外。

 聽著蘇頌的解說,陸承啟總算明白了問題所在。這樣的設計雖然簡單,但極為實用。能成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可這樣就滿足了的話,火炮是不會進步的。陸承啟還是覺得後裝炮,在射速上有很大的優勢。

 在一旁認真聽的沈括,突然說道:“臣倒是有一個法子,不知道陛下以為如何。”這句話明著是說給陸承啟聽的,但實際上是說給蘇頌和唐勳聽的。畢竟真正掌管鑄炮的是他們兩個,而不是陸承啟。

 經歷了朝廷的風波,現在對於人情世故有著更深一步了解的陸承啟,也明白了沈括為和要這麽說。他們三人是分工合作的,沈括負責新式戰船的設計,而唐勳則負責鑄炮。蘇頌因為是全才,則統籌全局。

 現如今唐勳這邊出問題了,沈括即便有心幫忙,也怕搶了他們的功勞,結惡了他們。唯有陸承啟下旨,才能“名正言順”地參與到鑄炮之中。

 這樣的彎彎繞繞,要是之前的陸承啟,定然是毫不知覺。可政治鬥爭是最鍛煉人的,陸承啟作為皇帝,要是頭腦簡單,不習慣深究的話,那他這個皇帝就是做得很不合格了。

 這樣的念頭,現如今的陸承啟只需一轉念便能想明白,當即笑道:“你們三人是朕最倚重的人才,沈卿有什麽奇想,但說無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