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國崛起1857》第120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獲
  1729年,蘇格蘭商人柯林坎貝爾成功說服了瑞典國會,取得了在東方貿易的特權,將瑞典東方公司改組為瑞典東印度公司,專營東印度貿易,其實主要是為了跟中國貿易,因為瑞典東印度公司歷史上共有138次遠航,其中132次來到中國。  當時的瑞典對來中國貿易極為重視,甚至為此在起航前,瑞典國王就冊封柯林為爵士,柯林則加入了瑞典國籍,並搬到了哥德堡,所以他策劃的第一次遠航的船名就叫哥德堡號。

  瑞典東印度公司在對華貿易中一度十分成功,長期僅次於英法兩國,排在對華貿易的第三名,而且跟第二的法國相差不大,跟第一的英國相比也相當與英國的七成,賺取的利潤甚至可以說讓瑞典完成了工業原始積累,每一次成功的遠航帶回去的收益,都高於瑞典國庫的收入,也難怪他們的國王甚至在出發前就願意封柯林坎貝爾為爵士了。

  只不過可惜的是,隨著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了印度這個後方基地,並且發現了鴉爿這個貿易利器之後,漸漸的就在對華貿易中一枝獨秀,丹麥、瑞典這樣的小國漸漸從對華貿易中退出,連法國一度都退出了對華貿易。

  瑞典東印度公司也在1813年解散。

  瑞典東印度公司是解散了,可是因為公司當年的貿易而發家的許多家族還在,這些家族的發財夢也依然在,很多家族心中依然有一個中國夢,希望能再次重塑對華貿易的輝煌,或者說希望再次發財。

  阿道夫坎貝爾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祖上正是開啟瑞典東印度公司首航的柯林坎貝爾,他們家族也一直都是瑞典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同時還繼承者瑞典爵士頭銜。

  但就跟英國一樣,隨著瑞典進入1850年代,開始了工業革命,貴族就慢慢的沒落了,新興資產階級成為新貴族,讓老貴族一個接一個的破產。

  坎貝爾家族也遭遇到了經濟危機,維持貴族奢靡生活讓他們家族負債累累,到了阿道夫之時,已經到了窮途末路,要麽眼睜睜看著那些大腹便便的銀行家收走他們家的莊園,豪宅讓他們家族顏面掃地,要麽就重新奮鬥發一筆大財,就在窮途末路的時候,阿道夫看到了他的祖先柯林留下的日記,祖先在中國大發橫財的那段日子讓他怦然心動,竟然萌生了重新來中國淘金的念頭。

  於是年少無知的阿道夫破釜沉舟孤注一擲,抵押了自己繼承的家族房產,租了一艘二手破船,雇傭了一些頭腦不太清楚的酒鬼,帶著魯濱遜一般的天真夢想上路了,他的船上裝載著工業革命初期瑞典的粗劣工業品,一些簡陋的服裝,鍾表,甚至還異想天開的弄了幾十套瑞典木材打造的家具。

  可想而知這樣的貿易旅程,姑且不論旅途的艱難,即便到了中國也會賠的底掉。

  更悲催的是,他來到中國,正好趕上了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爿戰爭,結果連廣州都沒進去,就一直滯留香港,他最後窮到別說給船員發工資了,連吃飯的錢都快沒有了,那群酒鬼好幾次都要毆打他。

  等到朱敬倫開赤灣港辦厘局,阿道夫才算等到了機會,自以為春天來了,熬出頭來,帶著那些不倫不類的商品,鼓動起了船員們最後一絲希望,駕船到了赤灣,結果當然是最深的絕望。

  就在窮途末路之際,他想起了他祖先柯林日記中記載的,多次幫助過他的潘家。那本日記他在前來中國的苦悶旅途中多次通讀過,而且他還貼身帶著當年潘家跟柯林通信的一些信件。

  懷揣著最後一絲希望,他多方打聽之後,敲開了剛剛在赤灣開張的潘仕成假借的同文行的大門。

  對於這種落魄的西方小國商人,潘仕成見的並不算少,他起初也沒有在意,隨便招待著阿道夫一行人,同時派人回廣州跟本家確認一下,看這些人是不是騙子,結果本家一些老人還真記得幾十年前瑞典東印度公司的事情,確認了阿道夫並不是騙子,帶來的書信也確實是潘振承的筆跡。

  熱情好客是中國人的傳統,尤其是這種有錢人,此時看到一百年前的故人後代上門,感覺仿佛就是窮鄉僻壤的窮親戚登門求助一樣,已經轉變為讀書之家,並且培養出了四個翰林,六個舉人的潘振承家族,善心大發,請求同族潘仕成幫瑞典人一把。

  本家的要求潘仕成不好拒絕,畢竟自己接手了人家的所有生意,也就隨便扒拉了一下,破費了點浮財收下了阿道夫那些破爛貨,打算鎖在自家的倉庫裡任其腐爛,同時也跟阿道夫他們聊了聊。

  多少知道了一些瑞典國的故事,知道瑞典國在古斯塔夫時代也曾經闊過,在之後的歲月中也多少保存了一些北歐霸主的余威,但也僅此而已。

  巧的是,朱敬倫確定修炮台之後,秘密找了他們這些行商商量,本來主要是找伍家的,因為伍家跟美國人的關系朱敬倫知道,也知道通過旗昌洋行,伍家在美國頗有能量,但是作為同行,潘仕成打聽到了這個消息。

  他又得知瑞典人擅長造炮,向來善於鑽營,且還沒有度過耆英獲罪帶來的危機的潘仕成急需要找到一個新靠山,朱敬倫這種小官他自然是看不上的,但是他知道朱敬倫背後站著的是已經榮升兩廣總督的柏貴。

  出於巴結柏貴的心態,他主動找上朱敬倫,向朱敬倫推薦瑞典人。

  結果朱敬倫對瑞典十分感興趣,跟阿道夫等人秘密交談了一次,就確定由瑞典人負責幫忙建造炮台和大炮。

  之後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至於所謂的擔保,對潘仕成來說根本不算什麽,他沉浮商場多年,看人的眼光很準,一眼就能看出那個叫阿道夫的年輕人正是懷揣夢想闖蕩天下野心勃勃的年紀,知道這種人是不會甘心發一筆小財就懸崖勒馬的,所以很痛快的給阿道夫擔保,再說了,即便阿道夫帶著那些貨物一去不複返,也不過三十萬兩銀子而已,還不放在潘仕成的眼裡。

  可潘仕成並不知道,朱敬倫對這些瑞典人寄予了多麽殷切的厚望,可以說這些人是目前朱敬倫最放心的對象——盡管也不是很放心,可實在沒有其他選擇了。

  朱敬倫付出了三十萬兩價值的貨物交給阿道夫,同時跟阿道夫秘密簽訂了協議,他需要這些人做的事情,除了幫他在瑞典訂購相應的主炮,最重要的是他要求阿道夫幫他從瑞典招募來一大批技術工人。

  朱敬倫希望通過雇傭這些技術工人建立一個工廠,一個能夠鑄造大炮和生產歐洲目前主流線膛步槍的兵工廠。他還打算,除了需要比較高的技術積累的主炮外,炮台上數量龐大的副炮都親自來鑄造。

  為此他甚至派人在廣東的鋼鐵中心佛山采購了十幾噸佛山本土生產的生鐵,讓阿道夫帶回瑞典,找瑞典當地最好的工廠幫忙試驗出一種用中國本土生鐵鑄造出優良大炮的方法,其中肯定包括如何改進生鐵品質的技術。

  朱敬倫希望阿道夫明年回到中國的時候,帶來的不僅僅是用瑞典優質鐵礦砂煉製出來的優質鋼鐵鑄造的主炮,還有如何使用中國雜質頗多的生鐵鑄造優良大炮的一整套工藝。阿道夫表示瑞士的技術和工業實力雖然總體水平還比不上英國,但是在鋼鐵加工技術方面,不比歐洲任何國家差。

  對於瑞典人的技術水平,朱敬倫並不了解,但是一想到諾貝爾就是這個時代的瑞典教育系統培養出來的人才,他就對瑞典人才充滿信心。

  朱敬倫不知道的是,小諾貝爾此時已經二十多歲,並且已經開啟了他的發明之路,並且已經開始了讓他揚名立萬的硝化甘油的研究工作。

  朱敬倫更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小諾貝爾26歲,他的父親在俄國的工廠剛剛破產,一家人剛剛離開事業失敗的俄國,回到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正是一家人最艱難的時刻。

  1859年2月底,阿道夫的破船希望號回到了哥德堡,阿道夫坎貝爾確實如潘仕成所想的那樣,並沒有打算做一錘子買賣,恰恰想法,這一次歷盡艱難的成功,讓他看到了恢復祖先榮耀的機會,通過拍賣一船中國貨物,他賺取到了60萬兩白銀的利潤,還清了家族欠下的巨額債務後,他並不打算停手,打算再次啟程出發,在去中國發財。

  當然之前,他必須把朱敬倫交給他的任務完成,否則他很清楚那個中國人威脅他說讓他在中國寸步難行的話會很快成真。

  所以剛一回到瑞典,他就以前所未有的乾勁行動起來,不惜發動自己家族的影響力,說動了瑞典官方,讓瑞典國家兵工廠幫中國秘密生產要塞炮,同時幫忙試驗使用中國鋼鐵鑄造優良大炮的工藝。

  讓瑞典國王通過秘密派出顧問幫助中國人訓練軍隊,以此再次打開中國的大門,為瑞典商人打通一個可以帶來巨大利益的渠道。

  阿道夫同時還走訪了許多家瑞典工廠,幫忙招募優秀的技術工人,許諾了優厚的待遇,為朱敬倫將來的兵工廠招募英才。

  阿道夫的行動,被一家機械廠的朋友,轉告給了老諾貝爾,這個野心勃勃,喜好冒險,頭腦聰明的技師家族出身的家夥動心了。

  他決定帶著一家前往中國重新開啟一場冒險的旅程,就好像他這二十多年在俄國做的那樣。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