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戚繼光的浙兵到達北疆時,矗立於雨中數個時辰不動,軍容軍紀讓北軍震驚。然而今日李植的兵馬,紀律恐怕絲毫不弱於當年戚帥的戚家軍。這樣一支兵馬引起的震驚,也絲毫不弱於戚繼光的浙兵。
而虎賁師士兵肩上那製作精良的火銃,那一排排軍馬拖拉的重炮和輕炮,那輜重車上綁著的全身鎧甲,則更讓洪承疇搖頭歎息。兩年多未見,李植的兵馬更加強盛了。我大明竟然會有這樣一支強軍,當真是國家之幸。
此時在洪承疇身後的總兵有大同總兵王樸、宣府總兵楊國柱、寧遠總兵吳三桂。尤其是吳三桂,從未見過李植的兵馬,此時他見興國伯大軍的裝備如此精良,看得瞠目結舌,讚歎連連。
李植的大炮、火銃和鎧甲,還有那些被步兵當作騎行工具的軍馬,隨便哪一樣拿出來裝備某一支部隊,都能讓這支部隊立即變成鐵血強軍。而這些東西居然同時武裝在一支部隊身上,這是多華麗的一支兵馬?
也只有興國伯這樣的兵馬,才能南滅流賊北據韃虜,立下赫赫戰功。
終於,前面出現了李植的中軍旗幟,洪承疇率領麾下三名總兵,快步迎了上去。
看到了馬上的李植,洪承疇拱手說道:“興國伯一路北來,路上跋涉辛苦了!”
李植翻身下馬,拱手說道:“為國效力,何敢言苦?倒是李植來遲,讓督臣等候了。”
洪承疇拉著李植的手說道:“聽聞興國伯這個月忙於在山東發報紙,如今如何?”
“已經順利發行!”
洪承疇極會做人,他現在的榮辱生死都在錦州大戰的結果上,所以他不似其他文官那樣排斥李植的報紙,倒擺出了和李植同心的姿態。聽到李植的話,他哈哈大笑,說道:“如此便好。等興國伯在遼西殺退東奴,便萬事無憂了。”
見洪承疇這麽會說話,李植也哈哈大笑,場面一時十分融洽。
楊國柱走了上來,大聲說道:“興國伯多年未見,兵馬更盛於當初了!”
李植看到曾經和自己一起隨盧象升戰鬥的楊國柱,點頭說道:“鎮朔將軍依舊矍鑠,只是盧督臣已經不在了。”
楊國柱拱手說道:“多虧了興國伯在天子面前仗義執言,盧督臣方才受到朝廷優恤,我等更被天子免了喪師之罪。”
兩人唏噓了一陣,大同總兵王樸站了出來,哈哈大笑說道:“三年前某在京畿和興國伯一起殺奴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今日我們支援錦州,若是能再殺一些韃子,便是為盧督臣再報了一筆仇。”
王樸極會說話,一下子就把李植和楊國柱的話題轉到當下的戰局上去了。
李植點了點頭,拱手朝洪承疇說道:“督臣,既然大軍已經齊集,我等便入中軍大帳中,商議如何退敵吧!”
洪承疇點頭說道:“興國伯所言極是,我們便到中軍議兵。”
眾人跨上戰馬,李植和洪承疇並轡而行,往洪承疇的營帳走去。
一路上路過各軍營寨,各軍的傳令兵便快馬衝進營寨中大聲喊叫,把興國伯兵馬已經到達寧遠的消息傳播出去。各營寨裡的各鎮士兵聽到這個消息,都是士氣大振。
韃子此次大軍南下挑戰明軍,是準備和明軍決戰。明軍這些年哪裡曾和韃子決戰過?每一次都是見到韃子就跑,根本不敢戰,明軍士兵對這一戰的勝負十分擔憂。
但是既然興國伯來了,形勢就不一樣了。
李植在范家莊、青山口大敗清軍的故事,已經隨著說書人和戲班子的演繹傳遍了全國,天下誰人不知道興國伯?各鎮的士兵都已經把李植當成了大明的中流砥柱。此時得知興國伯大軍到來,士兵們對這場大決戰勝負的忐忑之心,安定了不少。
那些營帳靠近營寨邊緣的明兵,紛紛擠到營寨邊,想看一看興國伯的兵馬是怎樣的。等他們看到李植軍中那大量裝備的火銃、大炮,不由得發出一片片讚歎聲。
李植讓薛三庫率領兵馬去扎營,自己則帶著三個團長進入中軍大帳,和其他將領一起商議殺奴大計。
進入大帳中,李植看到大帳裡中上首擺著兩把並列的大椅子,兩把椅子上面各鋪著一張熊皮。洪承疇進入帳中,指著其中一把椅子說道:“興國伯請上座。”
如今李植身為伯爵,位列勳貴之列,已經不是一般的總兵。洪承疇讓李植和自己並列而坐,這是把李植列於和自己分庭抗禮的地位。而其他的將領,議事時候只能站在大帳的兩側。
洪承疇是個做事老道的人,他久在軍旅是個老兵,思考問題的方法和一般的文官大不一樣。他知道李植不但是伯爵,而且手握強兵,地位不同。他上來就給李植不一樣的待遇,讓李植和自己平起平坐,十二分的禮遇。
他這樣禮遇李植, 李植反而會和他客氣客氣,尊重他的指揮權。如果他讓李植和其他總兵一樣站著,李植不滿之下哪裡會聽從洪承疇的調遣?
李植心裡想了想,知道洪承疇的意思,也不客氣,哈哈一笑便坐到了右邊的熊皮大椅上。鄭開成等幾個團長,則站到了李植的身後。
洪承疇也坐了下去,一揮手,一張大地圖被四個親衛舉了出來,鋪在了兩把大椅前面的地上。地圖上畫著的,是寧錦防線南北東西的山川地理,城池要塞。
洪承疇一揮手,朝一個將領一指,說道:“吳三桂,你是本地的鎮守,對這裡的山川地理最是清楚。你來說說現在的情況!”
李植聽到吳三桂這個大名,心裡一震,暗道這便是歷史上的大漢奸啊。他抬頭一看,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將領走了出來。這個將領身穿白漆鱗甲,背披大紅披風,頭上戴著一頂鳳翅盔,精神抖擻。他生了一個高大的鼻子,眼睛裡精光閃閃。
吳三桂走到地圖前面,拱手說道:“末將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