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揚明》第17章 熱銷
  劉全跟隨夏天南進了廠區,一下子就被幾百人熱火朝天的場面吸引住了。  只見幾百名女子――其中大多是身穿黎族服飾的黎人――操作著以前沒見過的紡車和織機,上百台紡車吞吐著數千根紗線,織機的梭子飛快的穿梭,一匹匹雪白的布料堆積如山。

  劉全被震撼了,他知道這麽大規模的生產意味著什麽:小戶人家自己買棉花紡紗織布的效率如何能與這個相比,一戶人家全家上陣一天也織不了兩匹布,而這種大規模的生產足以超過十家、百家的勞作。何況普通人家平日裡隻是閑暇時織布,農忙時還得種田,這麽算起來,一千戶人家都比不上這日夜不休的幾百人。

  數量是遠遠超過了,質量呢?劉全看了看堆積的布料,雪白細膩,紗線均勻,不用摸就知道是上等棉布。

  劉全對新東家越來越看不懂了,敢殺人、有謀略,還會製作這麽奇怪的紡車、織機,能開這麽大規模的作坊,莫非是智者轉世?已經翹辮子的胡家少爺比這位老爺年紀還大呢,整日裡除了打打殺殺什麽都不會。想到這裡,對新老爺的敬佩和畏懼又深了幾分。

  此刻譚山譚大管事來了,他向夏天南匯報這幾日的產量。

  劉全在旁邊看了眼紅不已,這個譚山鹽腿子一個,以前不過是馬嫋村一個破村長,平庸無能,現在居然當上了這什麽大一個作坊的管事,要是自己不是投降過來的,以自己的能耐,說不定這管事就是自己了。不行,得在老爺面前表現表現。

  劉全東看西看,希望能做點什麽讓老爺高看自己一眼。無意中踱步到堆積的布匹旁,順手摸了摸布料的手感,這一模感覺不對啊,怎麽像絲綢一般順滑呢?他連忙抱起一匹布,仔細撫摸,果然,和一般的棉布不一樣,若是閉著眼睛,一定以為這是絲綢。

  夏天南注意到劉全的舉動,問道:“劉全,你在做什麽呢?”

  劉全連忙放下布料,小跑著過來:“稟老爺,小人有個發現。這作坊織出的布,手感堪比絲綢,比最上等的棉布還要好。”

  “是嗎?”夏天南也去摸了摸布料,果然非常順滑,之前還真沒注意到這點。

  劉全感覺自己的機遇來了,趁機問道:“敢問老爺,這布匹準備銷往何處,賣價多少?”

  “賣到廣州去,暫時定價為市價的八成”。

  “千萬不可啊,老爺,這布既有棉布的透氣,又有絲綢的順滑,定價隻能高不能低啊,小人建議,得比上等棉布高,比一般的絲綢低。”

  這個劉全,還頗有商業頭腦啊,這不是在上等棉布和絲綢之間開辟一個細分市場嗎?夏天南覺得這個提議值得考慮。不過話說回來,都是棉花織的布,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劉全找來一把紡紗的棉花左看右看,又扯下一段棉條拉成絲,肯定地告訴夏天南:“老爺請看,關鍵就在這棉花。小人去過廣州,見過一般人家紡紗用的棉花,拉出的絲沒這麽長,也沒有這麽韌”。

  夏天南不知道自己用的原材料海島棉,比陸地棉的品質更優良,若不是劉全發現,肯定當成普通陸地棉紡織的布賣了。聽劉全這麽一說,他意識到肯定是瓊州自產的棉花品種和大陸的不一樣,才導致了布料品質的不同。既然如此,原來的價格必定要修改,這事要和張明禮重新協商。

  說曹操曹操就到,張明禮帶著幾個隨從來了,他正好從廣州返回瓊州,一聽隨從稟報,馬不停蹄就趕來了。

  一進紡織廠,和劉全一樣,被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震撼住了。本來還懷疑月產五千匹布是夏天南吹牛,看這場面,完全可以做到。

  張明禮首先表示了對夏天南紡織廠開張的祝賀,然後直接問何時可以開始發貨,貨款已經準備好,船也在碼頭停泊,只等出發了。

  夏天南笑著擺擺手,“不忙不忙,張兄,之前商定的價格要重新商議。”

  張明禮急了,箭在弦上了,突然來這麽一出,不會是對方反悔,想撇開自己單乾吧?

  “夏老弟,咱們之前可是把價格都說好了啊……”

  夏天南遞過一匹布料:“張兄看看這布料的質量如何?”

  張明禮接過布料,第一感覺是雪白細膩,摸了之後發現手感堪比絲綢,不禁“咦”了一聲。

  他雖然不是經營布匹生意起家,但是絲綢和棉布衣服質地很容易區分,絲綢順滑上檔次,棉布柔軟透氣。手中這匹布明明是棉布,但兼具了絲綢的光滑特質,較之一般上等棉布更勝一籌。

  經商多年的敏銳讓他察覺到了其中的商機,他興奮地說道:“這種布料完全可以比市價高兩成,銷量一定不會差”。

  “不不,張兄,我決定按市價賣,給你的進貨價是2兩。”

  按市價賣,也就是4匹3兩銀子,進價2兩,自己的毛利還增加了,但是這定價讓張明禮不解,明明比同樣價格的棉布質量更好,為什麽不加價呢?

  夏天南45度仰望屋頂,心中歎息,用相同價格、質量更好的商品佔領市場,壟斷市場後產生的巨大利益又豈是區區加價所能比的。我要打敗市面上所有的手工生產的布匹,掀起一場17世紀的棉布革命,這種道理你們誰又懂呢?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乎,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不解歸不解,張明禮還是與夏天南口頭定下協議,在廣州銷售不能超過市價,市價如果波動,隨行就市。

  那邊紡織廠生產如火如荼,這邊張明禮裝滿一船貨物回到了廣州。

  由於之前對布匹生意還沒有太大把握,沒有開設鋪面。張明禮一邊選址準備開布行,一邊送了五十匹布到熟人的布行寄賣試探市場反應。

  結果這種如絲綢一般順滑的棉布很受歡迎,五十匹布沒幾天就賣光了。廣州城歷來海貿發達,有錢人家不少,家境殷實的人家更多,有錢人家買這種布縫製日常起居的衣服,很是乾爽舒服,一般人家直接當綢布衣服穿――雖說朝廷對穿絲綢有限制的禁令早成了空文,但是絲綢的價格依然是平常人家難以承受的,花棉布的錢穿出了綢布衣服的感覺,誰不喜歡呢?

  市場的反應堅定了張明禮的信心,張氏布行很快開張營業了。

  他按照承諾,沒有聽從掌櫃夥計的建議,隻按市價銷售,生意紅火的很,顧客很快打聽到了這家專賣一種布的鋪面,接踵而來,每天都要賣出十幾匹甚至三四十匹。很快這種布在廣州城有了名氣,因為張氏布行透露此布來自瓊州,甚至有了別號――“瓊州布”。

  雖然對這種布料信心很足,但張明禮還是沒有預計到能如此熱賣。第一批進貨為了趕時間試賣隻有兩千匹,不到一個月就基本售罄。當下決定繼續進貨,帶著貨款乘船又來到臨高。

  為了表示誠意,雖然兩千匹布沒有賣完,張明禮還是足額支付了貨款,共計一千五百兩。確認布料熱賣後,夏天南和林偉業也非常高興,這和鹽場的獲利不同,依靠的是領先時代的技術,而且是朝陽產業,這讓他倆很有成就感。

  不過接下來張明禮的請求讓他們陷入了幸福的苦惱――增加供貨的速度和數量。

  增加供貨就要增加產量,增加產量就要擴大生產規模,擴大生產規模就要增加工人數量。

  眼下的兩百人還是夏天南好不容易拚湊起來的,馬嫋村的女工已經影響到了鹽場的產量, 提南峒的女工雖然工錢便宜,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一個峒寨能提供的婦女畢竟是有限度的。像提南峒除去男人和老人、小孩,適齡的婦女也就兩三百人,而且黎族婦女不僅洗衣做飯,還負責山欄稻的播種,如果都來臨高,整個峒寨的生活就會癱瘓。

  接待了張明禮,讓他在胡家莊休息後,二人回房開始商議。

  “工人!工人!上哪去找更多的工人?”夏天南苦惱地轉來轉去,好不容易搭起了紡織廠的架子,順利開工,卻立刻面臨了用工的問題。

  林偉業也沒什麽辦法,“要不,把其他人叫來開個小會把,集思廣益,畢竟本地土著比我們更熟悉情況,說不定有主意。”

  也對,怎麽忘記了這茬。在舊時空,作為老總的夏天南,經常召開部門負責人以上的會議,商議解決公司運營中的問題,群策群力,才是一個團隊前進的保證。眼下自己身邊可用的人不多,必須挖掘他們的潛力。

  劉全、譚山、女工代表符南英和譚二嫂、甚至楊由基和黃漢生這種“軍事戰鬥人員”都被通知開會。

  眾人滿腹疑問地坐在前廳,互相詢問,試圖從別人那裡探得消息,二位老爺想幹什麽――開會這個詞有點陌生,但是從字面來看也很容易理解,就是一起商議事情,可是自古以來,從沒聽說過老爺和夥計、下屬商議事情的,老爺的體面還要不要了。

  議論一陣,兩位老爺出現了。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