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揚明》第16章 開工
  各方皆大歡喜。符峒主傳話叫各村的奧雅(黎語“老人”的意思,解放前一般的黎族群眾用這個稱呼黎族的上層頭人)都來飲酒,在宴席上取出兩枝箭來,他先讓人大聲的把協議念了一遍,然後在箭上砍了九刀,接著又把另外一枝箭給夏天南。  “你也砍九刀好了。”張成告訴他,這是斬箭的儀式,表示雙方要遵守彼此的規定,如果違反約定,就要罰九十頭牛和九十兩白銀。

  斬箭之後,又多喝了幾碗米酒。夏天南又乘機提出,希望以後每月定期提供山上的棉花,同樣以鹽或者鐵器支付,這個要求被很痛快的答應了。

  協議達成後,符峒主比夏天南更希望交易順利進行。他留夏天南一行住了一晚,第二日就選了一百二十名女子,並派人采摘了五百斤棉花,還派出五十名土兵負責運送。

  談判非常順利,具體實施起來則有小小的麻煩。一百二十名黎族女子被土兵們帶到村子中央的空地集合,她們都表現出一種恐慌的情緒――從小生活在寨子裡從沒出去過,更別說長途跋涉去漢人的地方做工了,不由得她們不害怕。

  古代女子還是很恭順聽話的,這點不管是漢族還是黎族都相同,雖然看得出她們都有些排斥給漢人做工,但峒主的話沒人敢不聽。

  夏天南看著這群娘子軍,思索著如何安撫她們並順利帶回臨高。考慮再三,覺得隻有簡單直接一點,動之以利。反正有峒主的命令,不怕她們不聽話,自己要做的就是減少她們對未知命運的恐懼。

  想到這裡,夏天南要向導張成把自己的話翻譯成瓊州話給她們聽――黎人能聽懂瓊州土話,類似於遼東官話的普通話本地漢人或許聽得懂,但是黎人肯定不懂。

  “你們不用怕,去臨高做工,可以換回鹽和鐵器,讓你們的家人每天都有雪白的鹽巴吃,讓你們的男人有鋒利的刀去打獵,有堅硬的鋤犁去耕田,至於你們自己……”夏天南特意頓了一下,觀察了下娘子軍的反應,還不錯,聽得很認真,“保證每天有三頓飯,都是白米飯。”

  張成翻成瓊州話後,人群騷動起來,每天三頓白米飯,有這樣的好事?

  一個膽子大點的年輕女子問道:“那每天飯菜也有鹽嗎?”

  夏天南被逗樂了:“姑娘,你叫什麽名字?”

  這個大膽的姑娘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臉圓圓的,牙齒很白。黎族女子的特點就是紋面和咀嚼檳榔,旁邊圍觀的老太太臉上密密麻麻的紋著黑色的花紋,一張嘴卻是烏黑一團(每天嚼檳榔的結果),著實恐怖,難怪說海南十八怪,老太太像妖怪了。

  還好不少年輕女子不像本族的老太太嚼檳榔一口黑牙齒,沒有紋面,這個女子皮膚也沒有其他同胞那麽黝黑,在本時空的黎族女子中算的上美女了。她大大方方說:“我叫符南英。”

  “呵呵,南英姑娘,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家是開鹽場的。”

  這個保證讓娘子軍穩定下來,倒是旁邊圍觀的人向娘子軍中熟悉的人遞話,叮囑到了那邊如果真有這麽好記得捎信回來,自己也求峒主讓自家女人去做工。

  思想工作很快做通。夏天南帶著娘子軍和五百斤棉花喜氣洋洋回到了胡家莊,前來迎接的林偉業目瞪口呆。

  接下來從馬嫋村調集八十名婦女――暫定月錢三錢銀子――湊足兩百人,大生產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結構簡單的廠房和宿舍已經建好,把娘子軍安頓下來之後,

臨高附近所有的木匠全部都被請過來趕製珍妮機和織布機,人手還是不夠,譚山無奈隻有跑去隔壁鎮裡花高價請木匠。  每製造出一台珍妮機和織布機,技術總監林偉業同志就現場培訓一批工人熟悉機器。在培訓過程中,漢黎女工體現出了不同的特點。

  馬嫋村八十個女工為了生計終日在鹽場勞作,加上根本沒有余錢添置衣物,已經很久沒有摸過紡車和織機了。而黎族女工自幼就接觸紡紗織布,尤其是能夠用簡陋的提花機織出複雜的花紋,就是後世所稱的“黎錦”,對於這種改良的機器,黎族婦女比馬嫋村漢族婦女表現出了更高的天分和適應能力。

  符南英在黎族女工中是紡織手藝最好的,不僅如此,在整個提南峒都沒有人敢自稱比她更善織。她驚奇的發現,漢人的紡車和織機,看上起怪模怪樣,但是紡紗和織布的速度快了很多。自己已經是寨子裡紡紗最快、織布最好的女子了,但是寨子裡最蠢笨的女子使用這種紡車、織機,都能比自己快很多。

  她對教女工使用紡車和織機的林偉業產生了好奇,漢人的男子也懂織布嗎?這種神奇的紡車和織機是這個男子發明的嗎?她把自己的兩個疑問用不很純熟的瓊州話去詢問林偉業。

  面對這個好奇寶寶,林偉業也不知道怎麽回答,難道說自己是來自未來?在舊時空保持單身時間很久了的可憐宅男,聞到了南英姑娘身上自然的體香,混合著花草的芬芳,耳邊是她清脆悅耳的聲音,一時間有些恍惚,心中一陣心神搖曳,忘記了回答,呆呆地看著符南英,過了一會發現不禮貌,咳嗽一聲趕忙看向另外的地方。

  黎族不同漢族,漢族講究的是非禮勿視,男女授受不親,而黎族姑娘把這種“無禮”當做對自己外貌的肯定,所以南英姑娘不僅不生氣,反而很高興,這個男子還真是個老實本分的阿哥啊!

  南英姑娘笑了。她笑起來有兩個淺淺的酒窩,露出了雪白的牙齒,一雙眼睛像極了彎彎的月亮。看著南英姑娘笑靨如花,林偉業的小心髒不爭氣的跳的很快。

  夏天南沉浸在大明資本家的美好憧憬中,沒發現林偉業的失神。他按照後世的管理方式,把漢黎女工按各自擅長的技能分為紡紗班和織布班,實現了最原始的流水分工作業,以提高生產效率。等到設備到位,紡織廠就正式開始運轉了。

  生產實行三班倒,從卯時(凌晨5點)開始上工,辰時(晚上9點)下工,兩百人按照紡紗和織布的分工排出出工表,輪流做工休息。

  夏天南決心做個有業界良心的資本家,命譚山請了幾個婆子專職做飯,每天保證三餐吃飽,宿舍還設計了公共浴室以供女工洗浴,有專門的婆子燒水。每日做飯的大米從胡家莊的糧倉裡搬就是,反正胡家那一百多畝田很快要收租子了。

  林偉業提議舉行一個開張典禮,請本縣有頭有臉的人物――比如錢師爺什麽的來剪個彩什麽的。夏天南考慮再三還是否定了,本時空重農輕商,官府對商賈之流既看不起,又要壓榨搜刮,商人是沒什麽社會地位的,暫時悶聲發大財吧,等到事業上了台階,武裝力量也足以自保,再玩這些虛的也不遲。

  在深山裡終日吃不飽飯的黎族女工們,來到了漢人的地盤,卻發現這裡和黎寨比起來簡直是天堂:每天能吃飽飯,而且都是白米飯,每頓飯菜都能吃上鹽――要知道很多女工平時難得有白米飯吃,一個月難得吃上有鹽的食物,寡淡無味不說,不吃鹽也沒有力氣。

  工作量雖然大,但女工一向吃苦慣了,再說做完工能吃飽,然後還能洗個澡舒舒服服睡覺,住的地方打掃的乾乾淨淨。在這樣的環境下,女工們很快適應並喜歡上了這裡,爆發出了極大的生產熱情――平均每天能織出兩百匹布左右,這其中黎族女工功勞最大,她們每天能織一百三四十匹布。

  黎族女工中技術最出色的是符南英,漢族女工中最出色的是譚二嫂,為了表彰她們,夏天南任命符南英為黎族女工的班頭,譚二嫂為漢族女工的班頭,負責管理女工的作息和排班。

  日產兩百匹的產量讓夏天南樂的合不攏嘴,這樣下來,一月就是六千匹,超過了自己當初的估計。於是立馬找來張明禮的隨從,叫他設法與張明禮聯系,馬上運貨去廣州賣。

  張明禮還沒來,劉全來了。他最近把胡家莊的佃戶都跑了一遍,頗有成果。他稟報道:“老爺,我透露了一點消息,這些佃戶都沒什麽反應,反正不加租子就行,誰收租都一樣”。

  夏天南點頭表示知道,然後說:“你辛苦了,還沒看過新開的紡織廠吧,隨我去看看。”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