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揚明》第119章 決定出兵
  苟二貴逃到府城之後,直接去知府衙門告狀,卻被擋了回來。他一個不入流的小吏,走的匆忙又沒帶多少銀子,連知府衙門的大門都進不去。  他狀告臨高鄉勇勾結黎族暴民殘害鄉紳,知府衙門沒接到臨高縣衙的官方消息,從知府到上下官員,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對他不予理會。苟二貴在府城沒有親戚投奔,身上只有幾兩散碎銀子,又不敢回臨高,多日下來,飯也吃不飽,衣服又髒又破,形同乞丐。

  就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終於等到了知府派人找到他,讓他去衙門稟告相關事宜。

  秦秉嚴是在接到澄邁縣令林三峰的死訊後才想起苟二貴的,苟二貴多次上門告狀都被擋在門外,但是他的事情還是傳到了秦秉嚴的耳中,兩件事情都涉及黎人,為了弄清真相,這才召喚苟二貴前來。

  秦秉嚴詢問在場的官吏和幕僚:“各位怎麽看?”

  同知趙越拱手道:“府台,這黎人頭目黃猛甲卑職有所耳聞,乃澄邁縣內最善戰的部落,曾經數次幫助官府鎮壓其他生黎暴亂。根據他們二人所說,卑職認為:黃猛甲攻打澄邁縣城失敗後,與臨高鄉勇勾結,殘害鄉紳,甚至殺害朝廷命官,已成臨高澄邁兩縣之大患!”

  “趙同知認為該如何處置此事?”

  “黎人膽敢殘害朝廷命官,為了朝廷體面,為了穩定兩縣局勢,只能出動大軍將其剿滅!”

  秦秉嚴撫須問眾人:“各位認為如何?”

  大小官員和一乾幕僚紛紛應道:“趙同知所言甚是,還請府台出兵。”

  秦秉嚴點頭,他心中也是這麽想的。林三峰與他來往密切,這幾年著實送了他不少銀子,現在死於非命,自己就少了一個財源,很是可惜,於公於私,都必須剿滅這夥亂民。

  既然議定了剿滅的方針,那麽接下來就是如何出兵了。瓊州府沒有營兵,衛所爛到什麽程度,大家都心知肚明,按說要奏請兩廣總督,調集廣東營兵或者廣西的狼兵,這才是廣東能拿出手的部隊,可是為了區區一個黎寨,似乎是殺雞用牛刀,恐怕報上去也不會被批準。

  在場的官員議論一番,最後還是趙同知建議以本府衛所軍為主力進剿,戰力低下沒關系,一個衛所不行就兩個,兩個不行就三個,黎人不過幾百人,幾千人推過去,踩都踩死他們了。

  秦秉嚴采納了這個建議。

  瓊州的衛所分為內五所、外六所,共11個千戶所。除去以防備海盜為主的外六所,稍微過得去的也就府城瓊山附近的前所了,全稱是內附衛五千戶屬下前千戶所,本地人稱其為瓊山千戶所。

  瓊山千戶所有三百多戶軍戶,男女老幼將近兩千人,能拉出五六百兵丁,以這幾百人為核心,其他幾個千戶所湊一湊,一兩千兵總是有的,再加上瓊山、澄邁、文昌等縣的鄉勇,就可以湊起三千之數了,按歷來打仗的規矩,可以號稱一萬大軍了。

  按朝廷的制度,知府是無權調動駐軍的,不過若只是調集本地衛所軍清剿境內匪患,報請廣東都指揮使司下令就是。

  一切議定之後,瓊州府的戰爭機器就咯吱咯吱運轉起來了。秦秉嚴兩手同時進行,一面行文廣東都指揮使司府,一面提前知會各千戶所的千戶,同時動員本地鄉紳捐錢捐物,為大軍開拔籌措錢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想衛所那些軍戶賣力,沒有開拔銀子和作戰的賞銀是不行的,幾千人的吃喝也耗費巨大,光靠府城官庫那點錢糧遠遠不夠。

  就在知府衙門定下方略之後,劉全和楊由基來到了府城。

  他們來打探消息,卻不知從何下手。除了與臨高縣衙打過交道,二人與官府沒有任何交集,想送銀子都找不到門路,只能帶著幾名護衛隊員天天在知府衙門附近轉悠碰運氣。

  這個年代沒有保密的概念和制度,從朝廷到地方官府都是四面透風的篩子。兩人轉了幾天,就聽到茶館酒肆開始傳出大軍要去臨高縣剿滅黎人的消息了。不過具體如何出兵,版本就很多了:有人說知府奏請兩廣總督出動精兵,還有數萬廣西狼兵;有人說殺雞焉用牛刀,瓊州府本地兵力就足以;還有人說白沙寨水營也會參戰,水陸大軍齊頭並進。至於兵力人數, 更是眾說紛紜,從兩三萬到十幾萬的說法都有。

  兩人被這些消息驚的一愣一愣的,十幾萬大軍啊!就算打個對折,也有五六萬。哪怕護衛隊員個個三頭六臂,也架不住官兵人多啊!楊由基估算了一下,假設護衛隊新老隊員全部拉上戰場,全部配上火器,對付人數兩倍左右的官兵問題不大,前提是新隊員經過短期訓練火器操練得很熟練,但是官兵數量到了五倍六倍甚至十倍,什麽都是白搭。

  楊由基擔心這一戰力量對比太懸殊,劉全更是心裡惴惴,他把這輩子出人頭地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夏天南身上,若是此戰敗了,夏天南的勢力也就垮了,他就算保住性命,這輩子也不過是一個螻蟻一般的小人物了。

  他對楊由基說:“這麽下去不是辦法,坊間傳聞必定有誇大之處,還得想辦法從知府衙門打聽消息。接近不了官老爺,就想法接近其他小吏。”

  楊由基同意,摸了摸用布纏住的刀,說道:“用銀子你上,需要動刀子我上,無論如何我們要打聽到準確的消息回報老爺。”

  事實證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換做在臨高縣,縣城屁大點地方,大家鄉裡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只要舍得花錢,刻意結交,和縣衙的小吏混熟不是難事。可是到了府城,就算是知府衙門的書辦胥吏,也自成一個圈子,兩個鄉下來的土鱉顯然無法短時間打入這個圈子,就算你請客吃飯,也得先搭上線。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