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揚明》第73章 炮型的選擇
  拿破侖炮是一種以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名字命名的滑膛炮,機動性強、火力凶猛、製造和使用極為簡單,由青銅鑄造而成,直到19世紀的美國南北戰爭還在大量使用。聯邦軍隊把它命名為M1857型12磅野戰加農炮。其117mm口徑的炮膛能夠發射重達12磅(合5.44公斤)的重型鐵製炮彈。以5°的仰角射擊時,有效射程可達1600碼(合1480米)。  按美國南北戰爭的實戰戰例來看,這種火炮能命中1600碼外谷倉大小的目標,在滑膛炮時代可以算得上精度很高了。由於青銅就可以鑄造,工藝相對簡單,網絡上有人稱穿越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都可以鑄造,可謂穿越神器。

  夏天南打斷了林偉業的介紹:“這種炮是不是可以秒殺明軍的紅夷大炮?多重?”

  林偉業輕蔑地說道:“紅夷大炮仿製的是早期的英國艦炮,最重的紅夷大炮也不過18磅炮的水平,何況以此時明朝的鑄造水平,無論是射程、威力還是精度,給拿破侖炮提鞋都不配。再者紅夷大炮一般用來守城,野戰都是用弗朗機一類的小炮——這類炮更像是威力大一點的抬槍,在拿破侖炮面前只是渣渣!”

  至於拿破侖炮的重量,林偉業想了想:“如果按青銅材質計算,炮管重量大概是1200多磅,也就是550多公斤,配上炮車、前拖車和彈藥箱,約莫是3800多磅,1700多公斤。”

  夏天南考慮了一下,一門炮全套裝備重量將近兩噸,以目前護衛隊的規模,沒有畜力可用,光運輸這門炮到達戰場就要佔用很多人力,很不劃算。他搖搖頭,否定了這個選擇。

  “沒有幾千人的部隊規模,沒有牛馬牽引,這種炮就失去了它的價值,我需要更小的炮。”

  作為資深軍迷,林偉業對拿破侖炮很膜拜,被否定後很不甘心,他試探著說:“鐵的密度比銅小,如果換成灰口鐵,減輕重量呢?”

  “我也學過物理的,鐵的密度比銅小的有限,又能減輕多少重量?何況灰口鐵目前又煉不出。再說這炮用去打斬腳峒的土兵,火力過剩,太浪費。”

  林偉業還不死心:“不用大拿破侖,那還有小拿破侖炮呢!”

  事實上被叫做“拿破侖”的並不只有M1857型12磅野戰炮,老式的M1841型6磅野戰炮也很榮幸的被冠以這個名字——即使在現在,很多南北戰爭重演俱樂部中的愛好者們還是在以“大拿破侖”和“小拿破侖”來區分這兩種武器。

  夏天南關心的重點不在於是否叫拿破侖炮:“射程呢?威力呢?重量呢?”

  林偉業介紹:“射程近點,少個兩百米吧,至於威力,據說大拿破侖600米以內可以打穿100人,小拿破侖200米可以打穿50人吧。重量輕了不少,炮管不到400公斤,炮車可以做的小一點,全重估計1400公斤吧。”

  夏天南覺得有些牙疼:“你是說,這種炮比前一種炮威力小一半還不止,就隻輕了300公斤?”1400公斤也接近一噸半了,個頭沒小多少,威力卻下降的厲害,夏天南不覺得這炮有什麽好,直接否定了。

  林偉業哀歎一聲:“你不懂欣賞,這種6磅炮在拿破侖三世手裡可是製式裝備,法軍火炮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夏天南無動於衷:“說說還有什麽炮。”

  “按你的標準,恐怕只有12磅山地榴彈炮了,重量肯定能達到你的要求,

炮身只有100公斤,加上炮架炮車也不過220多公斤,一頭驢就可以拖著跑,而且可以拆分,三頭驢子馱著就可以爬山涉水,不受地形限制”。  夏天南一拍大腿:“我靠,你不早說。這就是我要的小炮啊!”全重才400多斤,拆分之後用人背也可以背上山,正是打斬腳峒這類對手的利器啊。

  林偉業更迷戀重炮,酸溜溜地說:“別說我沒提醒你,這炮的威力和射程就差點意思啊。雖然和大拿破侖同樣口徑,但是射程短了將近一半啊,實戰中實心彈大概700米左右,空心榴彈也才900米。南北戰爭中連6磅炮都能在射程上壓製它。”

  夏天南不以為意:“這射程夠用了啊,最重要的是輕便。至於火炮的壓製,我的林大工程師,你傻呀,我們的對手有火炮嗎?我抵近到300米照樣暴黃猛甲的菊花!”

  林偉業楞了楞, 好像是這麽回事,不由得暗自羞愧,這不是教條主義嗎?老是用南北戰爭的標準來套,全然忘記了現在只是17世紀早期,自己面對的大部分對手連火器都沒有。

  確定了炮型以後,就開始了鐵模的製作。雖然只是臨時鑄造兩門試用,可是林偉業還是一絲不苟地進行泥模的製作,指揮工匠們嚴格按12磅山地榴的口徑長度造出泥炮,分成兩瓣後用鐵板切削內壁,使之光滑無比,為翻鑄優良的鐵模打下基礎。在他看來,造槍也好,鑄炮也好,只要是工業生產,不管是手工還是機器流水作業,沒有臨時湊數的概念,都必須嚴謹。

  烘乾泥炮花了兩天時間,澆注鐵水後鐵模成型倒是很快。然後按照龔振麟《鑄炮鐵模圖說》的工藝,在模的內表面刷上用細稻殼灰與細砂泥加水和成的塗料,再塗刷極細煤粉調製的第二層塗料,這是為了防止鐵水與鐵模粘連在一起。再箍緊鐵模,烘熱、裝配泥芯,澆入鐵水。等待鐵水凝固後,趁炮身還是紅熱時除去毛刺,再除淨泥芯,就是成品了。用相同的辦法,林偉業還造了一些球形實心彈,以供測試火炮使用。

  不過作為穿越者,林偉業自然不會就此止步。這樣造出來的大炮,就算鐵模澆築的炮身內外壁都比較光滑,也除去了一些毛刺,材質還是白口鐵,相比灰口鐵太脆,依然容易炸膛。這樣就得祭出大殺器——石墨化退火。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