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揚明》第702章 “新皇”入城
北直隸境內,瓊海軍主力和吳三桂的寧遠騎兵一南一東,虎視眈眈,而京城之內,李自成並不知道這一切,大順軍全面佔領了內城、皇城,除了劉宗敏帶領的精銳正在紫禁城清宮,其余人馬齊聚內城正陽門一帶,恭迎新鮮出爐的大順永昌皇帝進城。

攻破外城後,李自成駐扎的大營設在釣魚台,匆忙稱帝後,這裡就成了他的行宮。選好良辰後,將領們恭敬地走進院子,正要跪下叩頭,李自成揮手阻止,問道:“要啟駕麽?”

宋獻策躬身說:“臣等正是來請皇上啟駕。”

這時,行宮大門外三聲炮響,接著一陣鼓聲,說明聖駕可以出行了。這些禮儀都是宋獻策鼓搗的,李自成也不懂,都交給他去運作。

在一群親將扈從下,李自成走出行宮。在向外走時,他向走在右邊稍後的侄子李過問道:“宗敏進去清宮,可找到崇禎的屍體麽?”

李過低聲回答:“劉將軍已經有兩次飛馬來報:周皇后已經自盡,崇禎不知下落。”

“難道在夜間逃走了麽?”

“正在紫禁城各處尋找。臣等擔心他昨夜從宮中逃出,藏在民間,等待機會逃出城去。此事關系重大,今日非找到他的下落不可。”

李自成心中一沉,用嚴厲的口氣囑咐:“如若他藏在民間,務必廣貼布告:凡敢隱藏崇禎者全家斬首;如有獻出崇禎的,可得萬金之賞,還賞給高官厚祿!”

李過回奏:“臣遵旨!”

“聖駕”在一陣鼓樂聲中從釣魚台啟駕了。走在最前邊的是郝搖旗,他身後是軍容整齊的二百騎兵,全是甘草黃高頭大馬。這二百騎兵的後邊是一位傳衛武將,騎在馬上,身材高大,擎著一柄黃傘。黃傘左右是十名駕前侍衛武將和傳宣官,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儀表英俊,神情莊嚴。

李自成穿一件繡著飛龍和潮水的淡青色箭袖綢袍,腰系杏黃絲絛,頭戴寬簷白氈帽,帽頂有高高的用金黃色絲線做成的帽纓,帽纓上邊露出耀眼的金頂。帽前綴一塊閃光的藍色寶石。

黃傘,帽纓,袍上的繡龍,說明他已是帝王,而淡青色龍袍和帽前的藍色寶玉,表示他是“水德應運”。為著要臣民明白他是從馬上得天下,而江南尚待平定,所以事前議定,他今日以箭袖戎裝入城。

到達崇文門大街的盡頭,有三百多名跪在地上迎駕的人。他們早已下馬,一望見黃傘就趕快跪下,俯伏地上。李自成看見這一群跪在地上迎駕的人都是蟒袍玉帶、冠服整齊,但同明朝的文官冠服似乎略有不同,最特別的是這些人的下巴和嘴唇上都是光光的,沒有胡須。

他正要向左右詢問,忽見一人從地上抬起頭來,陪著小心說道:“奴婢曹化淳啟奏聖上:奴婢率東廠各級掌事內臣,前朝司禮監內臣王德化恭率十二監二十四衙門大小掌事內臣,另外有在大同、宣府、居庸關各地降順之監軍內臣,共三百一十二員,前來跪迎聖駕!”

李自成一聽說都是明朝內臣,心中得意,這些往日高高在上的大太監,如今都要跪在地上自稱“奴婢”,一口一個“聖上”,這就是掌握權力的好處啊!

他問道:“你也算前朝內臣頂尖的人物了,是崇禎的心腹。如今崇禎下落不明,你知道他逃在何處?”

“昨夜奴婢在阜成門,不在宮中。只聽說宮中很亂,但不知崇禎皇爺逃往何處。”

“崇禎逃出宮去,必有內臣相隨。你知道是哪個內臣跟隨在他的身邊?”

曹化淳回答:“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共有七人,除了新任命的方正化不知所蹤外,

六名秉筆太監有五人今日隨臣和王德化來跪迎聖駕,只有一個王承恩近日常在崇禎皇爺身邊,頗受寵信,破城之前還提督內城防務,今日未來迎接聖駕,聽說天亮前他跟隨崇禎皇爺逃出宮了。”李自成心中憂慮崇禎的去向,但是不能在這些投誠的太監面前表露出焦躁情緒,所以不再詢問,說道:“啟駕!新降順的內臣們,有職掌的隨在後邊,無職掌的都回家去,聽候發落!”

傳宣宮接著高聲傳呼:“啟駕!”

“聖駕”繼續前行。李自成在眾星捧月之下,進崇文門後一直向北走,然後從西單牌樓向東,轉上西長安街。所經之處,異常肅靜;沿街兩旁,家家閉門,在門外擺一香案,案上有黃紙牌位,上寫“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門頭上貼有黃紙或紅紙,上寫“順民”二字。

能進入北京,奪取江山,已經超出了李自成的預期, 他心裡自然十分激動。但是他對沿途大街上關門閉戶、斷絕行人、冷冷清清的情景,又覺得十分失望。有一些居民聽見了劉宗敏的傳諭,知道大順軍不再殺人,開始敢將大門打開一半,出來接駕,但都是跪伏香案旁邊,不敢抬頭,不敢做聲,帽子上貼著用黃紙寫的“順民”二字。

李自成心裡有些不悅,想象中百姓歡天喜地迎接自己進城的情形與現實形成了鮮明對比,就連黃沙鋪路也不曾有,這入城未免也太冷清了點。

不過到達承天門後,這種心思煙消雲散了。李自成走過下馬碑,在兩個巨大的石獅子前邊駐馬,隨駕的兵將們也都在下馬碑前下馬。李自成仰頭看城門樓飛簷重脊,鴟吻高聳,十分壯觀。再從中間門洞向北望,隻覺得無處不巍峨壯觀,心中生出一股自豪,一想到走過這道門,進入紫禁城,天下就是自己的了,一時志得意滿,心花怒放,之前的些許不悅無影無蹤。

這時,宋獻策來到他的馬頭旁邊,躬身提醒:“陛下,請箭射‘承天之門’,拔除明朝的不祥之氣。”

“是極。”李自成一凜,差點忘了這茬。一旁的李過趕快從背上取下勁弓,又從箭橐中取出一支雕翎箭,雙手捧呈給他。

李自成策馬後退幾步,舉弓搭箭,只聽弓弦一響,一箭射中“承天之門”牌上中間空處,即“大”字的下邊,“之”字的上邊。將領們和護駕親軍們立刻歡呼:“萬歲!萬萬歲!”

李自成望著承天門牌上的箭矢,撫須大笑。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瀏覽閱讀地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