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揚明》第703章 追贓助餉
李自成的“聖駕”到了午門前邊,兩邊朝房,寂靜無人,所有的門都在關著。午門城樓的高大和壯觀,大大地超過承天門。往日午門前是非常神聖的地方,文武百官從來沒有人在五鳳樓前騎馬,也沒有紛亂的腳步聲。然而今天這個地方的情形卻大變了。

負責清宮的劉宗敏得知李自成到了,匆匆地走出午門,跪下接駕。李自成從他的神情看出來沒有找到禎偵下落,不免心頭一沉:難道是趁著混亂的時候逃出城了麽?

然而他在眾人面前竭力不露聲色,好像滿不在乎,再一次仰望城樓,向隨行的曹化淳問道:“這午門城樓就是俗稱的五鳳樓麽?”

曹化淳恭恭敬敬躬身回答:“是的,闖……陛下,以後陛下每日五更上朝,先由太監在此五鳳樓上鳴鍾。”

李自成點頭道:“好,我們進紫禁城吧。”

宋獻策趕快說:“且慢,還需要一個官員為陛下牽著禦馬方好。”

李自成微微一笑,說:“孤戎馬半生,跋山涉水,什麽樣的險路都走過。如今走進這紫禁城中,還需一個人為孤牽馬麽?”

宋獻策說:“臣加入大順時間不長,但也知道皇上所騎的烏龍駒是難得一見的駿馬,從未出過差池。往年在兩軍陣上,炮火連天,殺聲遍野,烏龍駒馱著陛下衝鋒陷陣,立下大功,名揚全軍。只是臣所擔心的是,如今一進午門,處處是上下台階,處處是高大的宮殿,金碧輝煌,異常雄偉莊嚴,烏龍駒從來沒有見過。一旦馬驚,稍有閃失,便是不吉之兆。不如有熟悉宮內地形的官員為陛下牽馬,以防烏龍駒進宮去有意外之驚。”

李自成從一切必須吉利考慮,同意了他的建議,遲疑問道:

“誰可為孤牽馬?”

曹化淳一個箭步上前,諂媚地說:“奴婢熟知宮內情形,願為陛下牽馬……”

李自成草根出身,原本對這些肢體殘缺又身居高位的閹人不甚感冒,只不過新朝未立,為了吸引前朝的文武百官為自己效力,對這些主動歸順的太監必須給面子。他轉頭看了看,周圍都是跟隨自己打拚的將士,暫時還沒有夠分量的文武官員歸順,除了這個前朝東廠提督、禦馬監大太監,其他人都不知道該往哪走,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他微微頷首:“那後,就由你為孤牽馬進宮。”

進了午門,李自成不覺為出現的巍峨宮殿感到震驚。他用馬鞭向北一指,輕聲問道:

“這就是金鑾殿?”

曹化淳躬身回答:“回陛下,這是皇極門。過了皇極門才是皇極殿,俗稱金鑾殿。”

李自成“啊!”了一聲。

他在心中說:“一座皇極門竟然有這麽壯觀!”他想到入城之前,自己選擇駐蹕的地方是乾清宮,便說,“帶孤去幹清宮。”

按照原本的商議,李自成要坐在乾清宮的皇帝寶座上,在樂聲中受“群臣”朝賀,才算是完成了今天的入城儀式。但因為暫時沒有多少重量級的文武官員主動歸順,加上崇禎下落不明,使李自成對於接受群臣朝賀的事興趣索然,當務之急是必須全力在北京城內找到崇禎,不管是死的活的。當下便下令:“今日過於倉促,‘朝賀’一事暫且延後,前朝投降內臣,暫回各自家中,聽候錄用。另傳詔全城:明日黎明,但聽午門鍾聲,凡前朝文臣武將,都要來乾清宮面聖,不得遲誤,違者抄家問斬!”

曹化淳心中一凜,這是新皇要立規矩了,看來對於今日百官沒有主動歸順心有不滿。他心中有幾分幸災樂禍,既鄙視那些端著架子的大臣,

又為自己的果斷決絕而自豪——越早歸順好處越大,那些自以為是的大臣個個都認為自己是諸葛孔明吧?只是這位新皇並非求賢若渴、三顧茅廬的劉皇叔,這下恐怕有不少人遭殃了。不過崇禎下落不明的消息讓曹化淳心裡有些惴惴不安。他害怕萬一崇禎帝逃出北京後到了勤王的夏天南或者吳三桂軍中,再由夏天南或者吳三桂保駕,逃到南京,明朝就不會亡,他們這些急於“攀龍附鳳”的內臣,不僅會性命不保,遺臭青史,將來形勢如果有變,只怕會抄家滅族。

乾清宮中。

一直端著的李自成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包袱,一屁股坐在了龍椅上,不複剛才的威儀,沉聲問:“崇禎究竟去往何處,給孤好好地清查,不惜代價,哪怕閉城大索,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跟隨進入乾清宮的都是心腹重臣,聞言全部跪下:“遵旨!”

“另外,那些前朝的大臣怎麽回事,怎麽沒有一個人來主動歸順?”李自成陰著臉說,“既然他們不主動,就不要怪孤不客氣。宗敏,從明日起,挨個去百官家中訓話:明朝已完,大順朝初定,正是用人之際。如果願意為新朝效力,不管以前有沒有為圍剿我軍出力獻策的,孤不計前嫌,官職不變;如果敬酒不吃吃罰酒,想撇清與前朝關系做富家翁的,孤不會讓他好過,抄了他的家,滅了他的族,看看脖子硬還是孤的刀子硬。”

宋獻策建議:“亂世用重典,舊朝覆滅、新朝初立,用些硬手段也是理所當然。不過臣建議將此事與為大軍補充軍餉一事合二為一,來個追贓助餉。”

“追贓助餉?”李自成若有所思。

“陛下明見:入城之後,京營和禦馬監直屬的兵馬大多投降,總數近十萬。收下這些人容易,可是養活他們難,光是這些人的餉銀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否則引發嘩變,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但是陛下從河南一路打到京城,讓沿途百姓歸心,靠得就是‘均田畝、不納糧’,不能向百姓征糧收稅,又哪來的銀子?所以只能從官宦之家入手了。京城富貴人家多如牛毛,只要下旨命官員吐出貪汙贓銀、士紳繳納錢糧,大軍餉銀的問題就解決了。”

“這個主意不錯,就這麽辦。”李自成覺得這個法子好,既滿足了餉銀的軍需,又保住了自己“均田免糧”的口碑,可謂一石二鳥之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