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揚明》第684章 宋獻策與檄文
崇禎九年臘月二十日,大順軍擊潰了保定總兵劉國柱的人馬後,順利地推進到了昌平,離京城只有一天的行程,大明的首都,離李自成只有一步之遙了。昌平只是一個小城,兵力不多,怎麽擋得住幾十萬大軍,大順軍毫不費力就攻下了城池,從知州到同知、判官全部淪為階下囚,無一幸免。

 為了給大軍開路,李自成派了先頭部隊先走一步,掃蕩官兵,而主力部隊則留在昌平休整一晚。自從經過了劉宗敏的教訓後,他不敢再大意,把先頭部隊的人數增加到八萬,由老營大將劉芳亮率領。至於頭號大將劉宗敏,則被他留了下來,因為他還有重要的事情要交給其做。

 昌平州衙還比較寬敞,被作為李自成的臨時駐地。劉宗敏駐在昌平總兵的鎮台衙門,郝搖旗駐在學宮,田見秀、高一功、李過等人分別擠在別處衙門和民宅,而其他部隊都分駐兵營,又在空地上搭起了許多帳篷。晚飯以後,李自成同劉宗敏稍談數語,便命分頭傳知各營大將,來昌平衙門商議要事。

 自從大順軍從河南北上以來,在行軍途中已經開過多次會議。而現在大軍已經到了京師附近,要商議些什麽,眾人隱約都猜到了幾分,不由得暗自激動,盤算著自己的從龍之功能帶來多少榮華富貴。

 果然,李自成喜氣洋洋地宣布:“先宣布一個決定:京城就在眼前,改朝換代就在轉瞬之間,額決定,從奉天倡義大元帥改稱新順王,等進了京城後,就逼崇禎禪位,順理成章稱帝。”

 眾人歡呼雀躍:“大王聖明,早該如此。”既然稱王了,那就離稱帝只差一步之遙,眾人也能水漲船高,雞犬升天了。

 劉宗敏清了清嗓子,得意地說:“順王說了,今晚大夥好好議議,到了京城後他老人家在城外將駐蹕何處,破城後從何處入北京內城,又由何處進入皇城與紫禁城,進入紫禁城以後將居住何宮,這些問題,要在今晚議個明白,以免臨時慌張,手忙腳亂,失了體面。”

 眾人興奮不已,議論紛紛,可是卻拿不出可行的方案。他們都是泥腿子出身,連皇宮門朝哪邊都不知道,又如何懂這些彎彎繞繞。還是劉黑子提議:“順王可以參照我家將軍的路線,直接由南面永定門入城,然後從正陽門取道承天門,直接殺入皇城。至於進入紫禁城後居住何處,這個就得看順王自己的意思了。”

 李自成按捺住心中的喜悅,問道:“額常聽人說乾清宮之名,究競在紫禁城什麽地方?這皇宮可是很大?”

 其他人自然答不上來,劉黑子謹慎地回答:“紫禁城中,宮殿甚多,外人很難詳知。不如把本地的官員找來詢問。昌平離京城這麽近,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吧。”

 “有道理。”李自成吩咐下去,“把昌平知州帶來。”

 昌平知州戰戰兢兢地來到了衙門,得知不是要殺自己,而是打聽紫禁城的情況,並且要選居住的地方,暗自松了一口氣,回答:“稟闖王……”

 劉宗敏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叫順王,早不叫闖王了。之前是奉天倡義大元帥,現在是新順王。”

 知州心中鄙夷了一番,幾個泥腿子,打了幾個勝仗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又是大元帥,又是稱王,過幾日怕是要自立為帝吧。不過表面上不敢露出絲毫異樣,畢恭畢敬地回答:“是是,下官知錯。稟順王,下官就任昌平知州之前,先為工部主事,對皇宮內苑的布局略知一二。今上召對臣子,或為平台,或為文華殿,或為乾清宮,而以乾清宮最多。紫禁城中宮殿建置,分為前朝后宮,這是就中間主要布局而言。所謂前朝,是指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而言,統稱為三大殿。后宮乾清、坤寧二宮之間,有一殿,名曰交泰殿,取乾坤交泰之義。順王進入紫禁城之後,如果能從當今聖上手中繼承大統,當然應居住乾清宮中,處理國事。明朝自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至今二百二十余年,只有正德與嘉靖二帝,不理朝政,不喜歡居住乾清宮,不足為訓。順王應運而興,以水德代火德(注1)而主天下,不住在乾清宮何以表大順得天下之正?”

 “乾清宮?”李自成點了點頭,他聽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宮殿,心中有種莫名的向往,“言之有理。各位兄弟,你們覺得如何?”

 其余將領大多字都不識幾個,又哪裡知道這些講究,當下胡亂應道:“甚好,便選乾清宮。”

 劉宗敏提議:“順王,既然要奪崇禎老兒的帝位,總得講究個名正言順。額看別人造反都弄個文縐縐的文章公布天下,叫甚麽檄文,咱們也得弄個……”

 李自成連連點頭:“宗敏深得我心,凡是都考慮周全。只是這裡的兄弟都沒念過書,又如何寫得來?”

 劉宗敏得意洋洋地笑道:“這些大老粗自然不行,額早就準備好了。昨日有個讀書人來投軍,還自告奮勇願為順王撰寫檄文,額便把他留下了。如今檄文已經寫好,不如叫他上來,念給順王聽?”

 “甚好。咱們大順會武的不少,能文的可沒幾個,有讀書人來投軍,得好生對待,不可怠慢。”李自成很是高興,順口問:“對了,這人叫甚?”

 “姓宋,名獻策。”

 劉黑子聽了,大吃一驚。宋獻策和牛金星、李岩三個人,正是將軍再三叮囑他要暗中除掉的對象。牛金星已經在洛陽沉河了,卻沒想到這宋獻策無聲無息通過劉宗敏的路子進入了大順軍,還出現在了李自成的視野中。這人曝光了,就不好下手了。

 一名個子矮小的中年文人進了衙門,畢恭畢敬地說:“學生宋獻策,見過順王。”

 ————————————————

 注1:以水德代火德——適應古人大一統政治哲學思想的發展成熟,在戰國末期到秦漢之際,產生了以五行生克解釋朝代嬗遞的道理,稱為“五德終始”。所謂“應運而興”,就是五行之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